黎亮
【摘 要】自從黨十八大會議召開以來,中央多次闡述“中國夢”的構建理念。對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其進行廣泛關注與重視。在高校專業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中對學生灌輸“中國夢”,是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有效途徑,更是貫徹落實“中國夢”的必要手段。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夢” 意義與方法
在學生學習與成長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據著重要地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與明確未來發展方向,為國家以及社會輸送更多創新型優秀人才。“中國夢”理念的提出,使教育工作者有了教育學生的新內容?!爸袊鴫簟辈粌H能夠體現中國人的共同理想,還能促進教育工作與時代的發展腳步保持一致,給學生正確的理想教育,進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的飛躍。
一、“中國夢”的含義
“中國夢”從簡單意義上分析,是中國人民的現代化愿望;從詳細意義上分析,是國家強盛、民族崛起以及生活安穩之夢,更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民族精神為基礎,努力奮斗的目標?!爸袊鴫簟笔恰皣掖髧鴫簟薄懊褡鍙团d夢”“政黨強國夢”以及“人民發展夢”的總稱。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對“中國夢”進行分析,應采用循序漸進的教育方式,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中國”與“夢”從字面上解釋,是“國家夢”與“家園夢”的載體,更是我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國夢”中的“國家強大、民族復興以及人民富強”的“三位一體”,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是實現國家一體化的發展,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去實現共同的理想。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國夢”的作用
(一)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國歷史
從1949年至今,我國在城市化、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文化科技與政治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在各領域取得了顯著效果?!爸袊鴫簟北憩F出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以及夢想實施的可行性,同時也讓人們真正了解到我國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清楚地認識我國發展實際情況,能幫助學生正確樹立國情觀。
(二)有助于構建中國社會主義體系
由于“中國夢”具有時代性,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我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而提出的共同理想之夢。因此,“中國夢”對中國社會主義理論進行充實,充分體現出中國不斷前進和探索的精神。而將“中國夢”引入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僅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系統,而且還使全體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增強了中國人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體現社會主義思想理念
國家想要從根本上正本清源,就應該明確國家社會主義治國理念。社會主義思想理念除了強化民族的團隊精神,還包括國家政治黨派的主要思想導向。國家領導所指“中國夢”,能將國情與世情、民富與國富、存異與求同等進行有效融合,凝聚成中華民族的共同理念?!爸袊鴫簟毕蛉藗冃麄魃鐣髁x思想理念,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和非常積極的作用。另外,將“中國夢”融入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加深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思想理念的認識力度,使學生真正地熱愛祖國。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國夢”的有效途徑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融入“中國夢”的理念,是一項系統化的長遠工程,需要正確的引領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統籌規劃與實際探索,是“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利用現代化多媒體設備,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注重對現代化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充分發揮它對學生的教育作用?,F代化多媒體設備具有隱蔽性和開放性、迅捷性以及平等性、互動性與個體性等特點,能夠改變學生的認知方向。多媒體設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為學生提供新視角和新理念,使學生的個人奮斗理想能夠完全地與“中國夢”理念相融合。相關數據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獲取國內外形式的主要途徑為網絡媒體設備,其次是電視媒體設備,其中網絡媒體獲取信息占據70.6%;而電視媒體獲取信息只占據20.8%。由此可以看出,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二)以專業課為基礎,培養學生實現“中國夢”的實踐能力
高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擔當意識和創新精神,其屬于教育的核心內容,與“中國夢”的實現存在直接聯系。各高校逐漸落實培養卓越人才和“質量工程”計劃,各專業的教學開始重點關注各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完成“中國夢”的過程中,相關人才隊伍應該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教師應充分發揮專業課的特點,確保青年學生在實踐能力方面得到有效提高,進而改善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為國家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師在專業課的具體教學中,第一,應該嚴格依據培養優秀建設者、接班人的要求來進行教學和教育,將“學思結合以及知行統一”作為教學的重點,將專業知識與“中國夢”緊密聯系,按照教育規律與人才培養的規律,幫學生更好規劃學習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就業能力得到不斷提高。第二,在學習專業知識時,應對學生重點教學“中國夢”的相關知識,結合最新的教學模式,改善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出現嚴重脫節的現象,使學生做到“敢于做夢,愿意做夢”,從而共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三)結合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開展,使學生意識到“中國夢”的價值
現階段國內外局勢越來越多元化,將“中國夢”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體現,已成為教育工作者重點關注的課題。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應對“中國夢”的“三個必須”做充分闡明:“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以及必須凝聚中國力量?!?/p>
第一,加大“中國夢”理念的宣傳力度,從理論和實踐等多方面闡述“中國夢”與“他國夢”之間的不同,將“三個自信”和“中國夢”相互關聯,分析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
第二,對“中國夢”的實現路徑進行解讀。隨著“中國夢”理念的提出,社會各群體都能準確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為“中國夢”的實現做出貢獻。
第三,深入探討“中國夢”與大學生之間的關系,闡述大學生發展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的論點,使學生腳踏實地學習,為將來“中國夢”的實現艱苦奮斗,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中國夢”的總體上進行分析,從微觀上來講:大學生將來能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為國家以及社會做出貢獻,實現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從宏觀上來講:“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對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展望與追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中國夢”理念,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與思想政治觀念相融合,加深大學生對“中國夢”的理解,使其能夠為之奮斗,推動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秦記洪.論“中國夢”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廣西社會科學,2013(6):183-185.
[2]蒙秋明.“中國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J].貴州社會科學,2013(7):151-153.
[3]廖列營,王貴林.以“中國夢”為核心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13(12):121-122.
[4]冷書君.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基于“中國夢”的宏觀背景[J].遼寧高職學報,2015,17(12):109-112.
[5]張宇晴.“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3(10):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