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榕
在動畫音樂審美口味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下,振興包括中國民族動畫產業在內的動畫音樂產業勢在必行。文章從動畫影片中的民族音樂調式調性、民族器樂的多彩呈現、民族戲曲戲劇的采用等方面,將中國動畫影片中民族民間音樂元素的運用系統地呈現出來,以期給中國的動畫音樂制作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2016年7月上映的中國動畫片《大魚海棠》讓所有中國動畫迷們眼前一亮,該片不論從題材的選擇還是畫面的設計,都融入了大量中國傳統元素,影片不僅包括天人合一、生死輪回的東方哲學,更將豐富的中國民俗文化展現在影片中。盡管這部中國動畫影片獲得一致好評,但與近年美國和日本的動畫相比較,不難發現其無論從內容構思的深度、制作水平的高度,還是音樂制作中的特色成分等方面,都還顯現出許多的不完善。近十年,與美國和日本的動畫制作比較,中國的動畫還處于落后狀態。特別是美國制作的《花木蘭》得到的高票房,更讓國人汗顏,一個取材于中國的古老故事,竟然在美國人的打造下變得如此完美和現代化。我們不禁思考,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以及各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為動畫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中國的動畫產量也居于世界前列,但為什么打造不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優秀動畫片。本文縱觀中國動畫片的發展歷程,就中國動畫音樂中民族特色的呈現做出分析。
一、中國動畫音樂中民族調式調性的呈現
音樂的結構包括節奏、音高、音量、速度、力度,由于表現手段的多樣化,使其在旋律、調式、調性、和聲、織體等方面都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特點。音樂中音階結構、音級、音律的不同決定了不同的調式,進而也賦予了音樂不同的表現風格和特色。中國動畫音樂中采用中國民族調式的創作手法,呈現中突出的民族風格。我國民族調式大致分為了五聲調式和七聲調式。
五聲調式音級構成為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間的關系,除角與徵、羽與宮之間為小三度外,其余均為大二度。唱名為Do、Re、Mi、So、La。五個音級中任何一音均可作為主音,構成一種調式,例如宮調式、商調式、角調式、徵調式、羽調式。中國動畫片《三個和尚》的主題音樂就是展現民族調式的經典作品。片中描寫小和尚的音樂運用了D徵調式和G宮調式,生動地塑造了小和尚單純活潑的形象,胖和尚的主題音樂采用了柔和的E羽調式,把胖和尚憨態可掬的形象傳神地表達了出來。
民族五聲調式的音階排列以大二度和小三度為主,缺少像大小調式里的小二、大七、增四、減五等沖突強烈的音程。以五聲調式為基礎,在五聲的小三度音程間加入不同的偏音就形成了七聲調式,即加入清角(角音上方小二度音)、變宮(宮音下方小二度音)。動畫片《牧笛》的主題音樂就是以D宮調式的七聲調式結構為核心貫穿全劇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安代音樂是一段五聲羽調式旋律,曲調風格獨特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中國動畫音樂中民族器樂的呈現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民族器樂豐富多彩,中國動畫題材的選取也多采用歷史神話題材、古老傳說等。所以,中國的動畫音樂家們在創作音樂作品時,就必不可少地會運用這些不同民族樂器的音色特點來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中國動畫音樂的創作中民族器樂的運用呈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音樂家們根據各類民族器樂音色和演奏的特點,把它們歸類成民族吹管樂器、民族拉弦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等。
(一)民族吹管樂器的呈現
在動畫片《南郭先生》中,因講的是“濫竽充數”的故事,所以,其中配樂自然離不開“竽”這門樂器。“竽”是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音色渾厚豐富。“竽”的吹奏在《南郭先生》的配樂中得到了更加貼切的民族文化揭示。在動畫片《鹿玲》中,高亢嘹亮的嗩吶吹奏和著鑼、鼓等打擊樂器,把爺爺帶著小女孩和小鹿逛集市的熱鬧場景描繪的惟妙惟肖;動畫片《牧笛》,南方曲笛的演奏把江南水鄉的場景刻畫的清新自然;動畫片《蝴蝶泉》和《孔雀公主》中配以葫蘆絲、巴烏等少數民族樂器,突出了影片的少數民族特征;《小蝌蚪找媽媽》中清脆的笛聲塑造了小蝌蚪活潑可愛的形象,對青蛙媽媽則采用稍顯黯淡的蕭來表現其沉穩的形象。
(二)民族彈撥樂器的呈現
在《山水情》《哪吒鬧海》的配樂中,都采用了古琴這一傳統樂器,古琴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歷史。古琴音色深沉曠遠,音域寬廣,最能體現中國文化藝術的精髓。在片中,琴聲把中國道家師法自然、與世無爭的思想和禪宗明心見性的靈感表現的淋漓盡致;動畫片《鷸蚌相爭》中,音樂家運用箏的演奏,表現出河水潺潺流動,河蚌怡然自得悠閑狩獵的自然景象;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中新疆維吾爾族的拉弦樂器薩塔爾所演奏的一段悲涼的維吾爾族民間音調,為影片增加了少數民族特色,明亮清脆的彈撥樂器熱瓦普、彈撥爾也在影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牧笛》中水牛和牧童在河里嬉鬧時,作曲家用了揚琴、琵琶和三弦等絲竹樂器來描繪這一歡樂的場面。
(三)民族打擊樂器和拉弦樂器的呈現
我國民族打擊樂器品種多,技巧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就運用了多種打擊樂器來表現武打場面。《哪吒鬧海》中“哪吒自殺”的情節,作曲家用二胡與小提琴在高低音區的長弓拉奏來表現主人公的悲壯情緒,用琵琶與揚琴的合奏來表現人物緊張復雜的內心,用戲曲打擊樂器來刻畫武打的場面,用木管樂器和弦樂器來抒發人物的情感。此外,還運用了編鐘和古琴這兩種古老民族樂器來渲染畫面,營造出古老、空靈的氛圍。
三、中國動畫音樂中戲曲元素的呈現
動畫片《驕傲的將軍》中,在將軍昂首闊步地進入府邸時,其音樂就采用了京劇中富有音樂性的念白和行腔,配合武場打擊樂器鑼、鼓等發出的“咚鏘咚鏘”聲,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將軍驕傲自滿的特點;《大鬧天宮》采用了我國京劇中的打擊樂器和鏗鏘有力的鑼鼓點,配合京劇人物的武打動作,獲得了完美的視聽效果;動畫片《皇帝夢》采用中國傳統戲曲演出的方法,由“跳加官”開始,分六場依次敘事;《嶗山道士》中主人公王七邊看《神仙傳》邊唱到:“要學神仙,駕鶴升天,點石成金,妙不可言,定要到嶗山去學仙。”這一音樂片段即采用蘇州評彈與南曲唱腔相結合的形式,極具細膩的江南印象。
四、結語
中國的傳統音樂具有西方音樂無法企及的豐富內涵和獨特神韻。在當前數字化、融合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發展中國動畫音樂創作,如何使新時期的動畫音樂走向另一個高潮應是我們探討研究的重點。因此,中國動畫音樂應以開放的姿態,在吸收借鑒世界優秀動畫音樂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民族文化的資源,堅持自主創新的道路,弘揚和彰顯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文化個性和風格,制作兼具民族性、世界性的多元化動畫音樂,為中國動畫電影音樂創作實現文化跨越提供可能。
(成都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