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オ?
中職學生盡管是中考的失敗者,但也有個別學生在計算機方面有個人的天賦。如果能把這些有某方面天賦的學生引導好了,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本身的才華,從而成就燦爛的事業和人生,否則不僅僅浪費了這些聰明的學生,有時連班風和學風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如何進行“優生”培養,是中職教師一直在思考、摸索、實踐中的課題。
事實證明,讓聰明的學生在聰明中摻入勤奮可把他們引導成為“優生”,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去培養“優生”。
一、 發掘學生的聰明
韓愈的《馬說》有言,“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作為一個好的教師,首先要成為一個好的伯樂,只有這樣才能發掘出聰明的學生而讓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
1.在民主、活躍的課堂中發掘聰明學生
要發掘聰明學生,首先要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建立民主的教與學的關系。現在的學生都十分有個性,教師要拋棄呆板的課堂紀律,充分鼓勵學生,給他們發表意見的機會,師生共同探討,多些贊許,互相尊重,使學生感到教師不止是一名授業者,還是一個對知識不斷追求的學者。讓學生明白知識的力量,明白學無止境,達者為師,讓教師的親和贏得學生的尊重。民主、活躍的課堂使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聰明的學生就很容易被發現了。
2.在課堂表現和作業中發掘聰明學生
課堂是教師的舞臺,也是發掘聰明學生的最好地方。平時上課,教師要根據每節課學生的表現,如完成教學任務的先后及完成的質量好壞發掘聰明的學生。不同的科目,聰明的學生各不相同,如計算機基礎,我們可以通過學生打字、對機器的操作熟練程度進行挑選;而PHTOSHO、FLASH、網頁等可以通過學生作品的創意和美術功底進行挑選;而VB、網絡就要通過學生對程序的理解來進行挑選。
3.在學生的生活細節中發掘聰明學生
有一個事例可證明在學生的生活細節中也可發掘出聰明學生:班上有一個學生胡同學,在上課時偷玩游戲,老師很生氣,晚上找他聊一聊,準備狠批他一頓。但老師發現,在燈光的照射下,他的校服有一個陰影,于是翻開衣服一看,發現他在自己里面的衣服上畫了一個很有個性的動漫人物。于是老師不但沒有批評,還表現出對他的動漫作品的欣賞,并給了他白紙,鼓勵他課余時畫漫畫。就這樣,老師無意中發掘了一個聰明的學生,并且慢慢地把他引導成為一個很優秀的FLASH動畫人才,后來他的作品還獲“文明風采”廣東省動畫項目二等獎。
二、 多給關愛,讓聰明摻入勤奮
1.用班級的力量讓聰明摻入勤奮
挑選出聰明的學生,就要在課堂上多表揚,并鼓勵他們多上講臺演示自己的做法,并且對他們的作業或作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為了讓他們的聰明得到班里其他同學的認可,可提議同學推舉他們為學習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做小老師,讓他們的聰明為班集體服務,并讓這個班集體推著他們不斷進步,更加勤奮。
2.用教師的愛心讓聰明摻入勤奮
在網絡時代,只要想學習,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老師。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多,學得更好,除了要求他們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還可要求他們晚上回家或者節假日上網進行預習。開始時,教師給學生提供預習的網址,并且利用第七節課或晚修時間進行檢查輔導,以后就讓他們自己學會尋找學習資源,可以說,開始的勤奮是要教師引導和督促的。
3.用志同道合的伙伴讓聰明摻入勤奮
學校往往給學生提供了不少學習的舞臺,如選修課、興趣小組和社團。讓學生加入這些舞臺,能在志同道合的人群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提高了這些聰明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能力、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創新和質疑力及組織和溝通能力。如上面提到的胡同學,教師引導他參加學校的動漫興趣小組。他很認真,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從那時開始,隨著學習任務不斷增多、難度加大,他慢慢地不再沉迷網絡,晚修就拿著紙畫畫,晚上回家或節假日還自己上網自學FLASH,就這樣借助外力,他的聰明摻入了更多的勤奮。
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優生”培養
4.用掌聲和榮譽讓聰明摻入勤奮
學校每學期都會組織學生在校內外參加各種比賽,例如計算機方面有打字、辦公軟件、圖像設計和處理、動漫制作等,而校外的有江門五邑地區的學生技能大賽、全國的動漫比賽等。老師可以推選聰明的學生參加各種比賽,讓他們的聰明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得到更多的掌聲和榮譽,這也成為他們繼續努力的動力。例如胡同學,他參加全國的動漫比賽,得到省二等獎,接著他又獲得印刷之星,后來參加職高考試,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廣州國防大學的建筑專業,成就了自己美好的人生。
三、 讓聰明成為榜樣,促進班級的進步
1.成為榜樣,帶動班級的團結和進步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一個班級有幾個或更多的學生成為這個學科的精英時,他們將成為班級的榜樣。一個班級,有了勤奮好學、學習優秀的學生帶頭,學習氣氛就會更加濃郁,這些學生會帶動許多學生一起進步。而其他學生因為有了學習的榜樣和競爭對手,學習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個個爭先恐后;而榜樣受到激勵,他們會更加不斷努力奮斗,促進自我的成長,于是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整個班集體會因為榜樣的影響及帶動而進步,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2.成為得力助手,團結小組成員
我們做任何事都要遵循客觀規律,循序漸進,尤其在教學上,而且要根據教學對象不同,教學方法也應隨之改變,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是存在差異的,因此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時不能千篇一律,特別是對中職學生,因為他們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很大的差異,有的小學到初中家庭貧窮,家里連電視都是黑白的,更不要說電腦了;有的家庭富有,電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教師應根據中職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多種因素,按學生的層次實施分層教學,這樣才是真正因人而異、因層而異的因材施教。但是課堂上只有一個老師,如何真正關注到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的學習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師可利用培養出來的小組長、小老師,讓他們協助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從而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受到關注,得到指導,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增多,你幫我教、你追我趕,團結友愛油然而生,學習氣氛活躍而和諧,教師也由于有了得力助手,上課更輕松,教學效果更上層樓。
3.學生技能突出,成效更顯著
教師培養出來的小組長,都能熟練掌握計算機基礎、PHOTOSHOP、COREDRAW、FLASH、網絡技術等計算機知識。可在周末或者放假時間到電腦公司或者廣告公司、印刷廠等進行勤工儉學,很多時候還和師兄師姐們一起工作學習,他們的能力得到單位的認可,很多時候能夠獨當一面,獨自勝任各種與計算機相關的工作。這樣的班級的計算機考證的通過率高,有的還達到100%,聰明的小組長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 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聰明學生摻入了更多的勤奮與團結,從而使學生整體知識水平不斷提高,技能不斷進步,這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不斷鉆研業務,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不斷進行教學改革,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教學上更上一層樓。
筆者在這幾年中利用業余時間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 “心理學C證培訓” “局域網管理高級工”的培訓等都獲得證書。此外,還投身學校的教學改革中,其中《計算機生本課堂的教學模式探討》在廣東省教育廳“以生本教育改革中等職業教育課堂教學研究和實驗”項目優秀成果評選中榮獲二等獎。這就是真正的教學相長。
總之,多年的職業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善于發現聰明的學生能成為教學的推動力,這種動力不單使他們向著生命的高地沖鋒,還推著身邊同伴的進步,鞭策著教師不斷努力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