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社會的進步需要人才,企業的管理也需要人才,而人才的挖掘則需要人力資源部的慧眼,所以說人力資源部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只有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提高企業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認知能力,才能讓企業得以長久的發展。本文從人力資源管理激勵制度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對其解決方法與創新策略提出了建設性的看法。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激勵制度;創新
我國各大企業因為受市場經濟的嚴重影響,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與模式上還存在著傳統的觀念,人員配置不規范,舍不得資金投入,使大量的人才流失,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而要想讓各個企業的人力資源能充分的發揮其有效性,就必須要從其根源--激勵制度上,進行深入的挖掘與探討,找出適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的可行之路。
一、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沒有合理的人員配置模式。在我國各大企業的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受到傳統觀念的左右,對人員的配置也一直按部就班的招聘、培訓著,就當前企業的人力資源組成形式來看,主要是由會計、政工、技術人員以及基層工作人員組成,這幾種人員的配置中以基層工作人員最為短缺,常常出現生產部門缺乏骨干人員的現象,也就是說在人力資源的配置中后勤職能部門的人員過剩,而生產部門的人員匱乏,與企業的發展與壯大極其的不配套,這種人員配置的不合理化,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加了生產成本,更阻礙了企業的更快發展。
2.沒有長期的戰略規劃。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一定要有一個長期的戰略計劃,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平穩、健康的發展,但我國目前的大多數企業人力資源部卻沒有從本質上認清這種形勢,對于人員的招聘總是哪個部門缺人就給哪個部門配備,也沒有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更缺乏自己的想法和策略,沒有獨立的管理模式,總是走在企業發展的后面,沒有做到合理的統籌和安排,更沒有做到為企業的百年大計儲存人才而出力獻策。
3.人員流失嚴重。因為沒有規劃性、計劃性,常常使人員的配置處于不合理的狀態下,這就導致一些員工看不到希望,或者對企業失去信心而離職、跳槽,面對如果窘態,人力資源部也沒有拿出一套管理機制和激勵辦法來進行制止,調動不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再加上管理階層對人力資源管理也不太重視,舍不得投資,對激勵機制的制定及管理工作也只是表面現象,沒有深入的對員工的心理進行挖掘和探析,導致企業很難留住現代化的人才。
4.人力資源資源使用率低。人力資源管理認識不足許多企業在用人時,只注重學歷,而忽視人力素質和實際能力。許多人在實際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工作能力強,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學歷或文憑,因而無法獲得提拔和重用。有的企業選拔人才時以學歷為條件,要求必須是碩士或博士,結果是博士碩士招了不少,但是實際效果卻不一定好,有的學非所用,有的大材小用,造成人才的浪費。也有的企業只重視技術水平和來之不易能力,而忽視人才的道德修養,致使一些心術不正的所謂“人才”走上重要崗位甚至領導崗位,造成企業經營管理的混亂以致帶來經濟上的損失。
5.機制方面存在問題。在管理中,由于缺少科學的考核機制,忽視人的利益和主觀需要,嚴重影響了員工特別是優秀人才的工作積極性,抑制了人力資源的潛力,形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在用人方面缺乏科學的績效評價機制,往往通過管理者的“印象分”決定人才的價值。由于不同管理者的閱歷、能力及對待人才看法的差異,具體操作中難免松緊寬嚴不一、因人而異,使客觀、公平、公正的選人原則難以體現;在收入分配方面缺乏與績效考核掛鉤的收入分配機制。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義傾向仍很嚴重,這實際上是忽視了人在工作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及人的貢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急功近利,無法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二、激勵制度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從以上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出,企業人才流失、管理不到位等等問題都因為沒有科學、合理的激勵制度,沒有讓員工在工作中看到希望,不能有效的激發他們的潛能,因此,要想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得到質的飛躍,就必須充分發揮激勵制度的重要性。
1.激勵機制有助于員工良好的發展。企業要想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就必須打好人才戰,只有優秀的人才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也就是說有效激勵制度的建立是員工良好發展的基礎,它可以為員工制定一系列的激勵政策,使員工在努力工作之后,能得到應有的物質獎勵及精神鼓勵,讓員工工作有方向、有干勁,還有不斷奮進的目標。
2.激勵機制讓員工在競爭中進步。在激勵機制之競爭性的刺激下,使員工更具有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因為激勵制度可以讓員工在辛勤的工作中得到合理的報酬,并得到不斷提升的機會。而且利用激勵機制中的競爭上崗等等制度,可以讓員工有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讓他們加強自我約束,時刻準備爭當先進,這樣就能深入的挖掘員工的潛力,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及創造性精神,讓他們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展現,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使人力資源管理得到實效性。
3.激勵機制讓員工得到真正的實惠。在人力資源管理激勵制度的制定時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客觀、真實的原則,只有這樣才以讓員工感覺到平等,才能愿意遵守并履行制度,比如說在生產型企業常常會出現按勞分配、與經濟效益掛勾等等的激勵機制,也就是說能者多勞,多勞多得,這對于每個員工都是公平的,只要能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就能得到更豐厚的回報,所以員工為了爭得更多的獎勵機會,工作起來就會更加的賣力氣,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三、人力資源管理激勵制度的方式及方法
因為人力資本具有轉換性、趨利性以及一些特殊性,他能給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也能給企業帶來慘重的損失,所以作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想對企業管理起到有效的作用,就必須對激勵制度的方法及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做到管理理念以人為本,生產理念以人為先的創新管理,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1.激勵制度中的物質激勵。物質激勵是激勵制度的基本原則,它主要包括:金錢、福利、待遇等等,因為每一位員工為了生計,為了養家糊口,都會希望得到更高的回報,可以說物質的激勵是激發他們積極性以及創造性最好的方法,因為金錢可以讓他們感到充實,如果在激勵制度中對薪酬機制進行合理的定位,一定可以減少人員的流失性。而另一種物質激勵則是福利與待遇,有時候薪酬制度讓員工覺得,這是他們的勞動所得,并沒有對企業產生感恩的心,這時候如果加以福利與待遇的輔助,則會讓員工“感激涕零”,因為不定期或定期的福利發放,更可以成為員工的加油劑,給他們的工作帶來熱情和激情,比如說,對于一些生產型企業,可以加設安全福利、免費餐、員工旅游、各種保險等等,這些福利對于企業來說可能并不會花費太多的資金,卻可以起到溫暖員工的作用,讓員工從內心深處感覺到被重視、被關懷,從而愿意與企業共進退,為企業的發展出力獻策。
2.激勵制度中的精神激勵。物質激勵可以滿足員工們的生理需要,但精神激勵卻是他們心理的追求,所以在精神激勵方面一定不能放松,要想時刻抓住員工們的心,就要從思想上進行開發與引導,為他們制定長期的奮斗目標,讓他們看到美好的企業愿景,還要對為企業做出重大貢獻的職工進行合理的晉升,給予他們更高的發展平臺,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另外,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下,企業也實現了數字化的管理水平,所以要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讓他們有參與權和決策權,也就是說可以利用讓員工入股的方法來提升他們的主人翁精神,或者說可以給予他們股票期權的獎勵,這既是對員工工作能力及表現的一種肯定,更是對他們的一種長效的激勵政策,這樣就可以把員工與企業捆綁在一起,成為利益的共同體,成為老板的合伙人,愿意為企業的未來去打拼,徹底放棄“跳槽”“攀高枝”等等不穩定的思想情緒。另外,企業文化對于精神激勵還能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所以作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一定要創建企業文化理念,讓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成為員工努力的方向和動力,使大家在良好的企業氛圍中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向著共同的目標邁進。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發展路上的指航針,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就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進行不斷的創新與改革,加強激勵制度的建立與完善,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高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為企業打贏人才戰略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文明.激勵制度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05:65+51.
[2]魯曉芳.激勵制度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創新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3,19:93.
[3]王筠.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制度的創新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28:103.
[4]鄭杰.關于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制度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7:8.
[5]王碩.關于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制度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6,0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