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培英
摘 要:“方便公眾利用,滿足利用需求”是政府信息公開的指導思想,但需重視檔案利用中的信息倫理研究。在開放利用工作中,信息倫理建設面臨了一系列新的挑戰(zhàn),面對這些挑戰(zhàn),應從開展公民信息倫理教育,大力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和檔案專職人員信息倫理素養(yǎng),加強信息倫理制度建設和信息技術應用管理等幾個方面,進行信息倫理建設。
關鍵詞:政府信息公開;檔案開放利用;倫理失范現(xiàn)象;信息倫理建設
注:湖州師范學院2015年校級項目,項目名稱:政府信息公開與檔案利用中的信息倫理研究,項目編號為:2015XJWK17
政府信息公開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及時、準確地公開發(fā)布。當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政府信息公開提供了嶄新的平臺。各級政府紛紛在政府網(wǎng)站上推出信息公開模塊,公民了解政府信息更加快捷方便。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信息公開過程中,提供信息服務和獲取信息的行為,都必須受到倫理道德的制約。在當下新技術、新媒體日益豐富的背景下,我國政府信息公開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挑戰(zhàn),信息倫理的失范現(xiàn)象極大地影響了信息公開的有效性。如何規(guī)范信息倫理成為政府信息公開面臨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1 信息倫理失范現(xiàn)象
檔案的原始憑證作用決定了它與圖書、情報信息等一般性資料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決定了社會信息數(shù)字化過程中必須考慮道德與倫理失范現(xiàn)象。信息倫理失范現(xiàn)象主要體現(xiàn)在信息污染、信息泛濫、信息失真、信息隱私權、知識產(chǎn)權、信息知情權等幾個方面。信息污染主要包括有害性和有毒性信息、虛假性和偽劣性信息、重復性和圖像性信息,導致大量網(wǎng)絡空間被占用,降低網(wǎng)絡運行效率,更重要的是造成虛假信息的泛濫。這對保持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和時效性非常不利,成為檔案信息開發(fā)利用的重要威脅。
2 信息倫理失范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原因
信息倫理失范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有著內(nèi)外兩個方面的原因:內(nèi)部原因是檔案信息利用者的缺乏正確的社會價值判斷和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外部原因是網(wǎng)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尚存在技術性不足,以及相關政策法律的缺失。如計算機系統(tǒng)面臨的安全性問題一直是信息科技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只要諸如病毒之類等問題的存在,信息倫理失范現(xiàn)象就會一直存在。一些政府網(wǎng)站因維護不及時,也會出現(xiàn)不健康的內(nèi)容。另外,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可能對信息文件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徹底改變文件的原始性。黑客技術,是另外一個重要威脅。無論處于善意還是惡意原因,黑客可以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漏洞而非法入侵、訪問他人的計算機系統(tǒng),從而篡改、假冒、刪除和復制具有原始性質(zhì)的信息資料,將給檔案資料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在我國社會轉(zhuǎn)型期,法律法規(guī)制度建設滯后,相應的檔案管理政策沒有與時俱進,在倡導知情權和隱私權保護的同時,檔案信息工作難免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逐步完善。同時,由于沒有專門針對信息倫理失范的相關人的懲罰措施或懲戒力度不足,都導致信息倫理失范現(xiàn)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3 信息倫理規(guī)范主要內(nèi)容
3.1 隱私權保護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公民的信息隱私權被侵犯的情況時有發(fā)生。處于管理的便利性和集成性,利用數(shù)據(jù)庫技術將本部門相關人員的個人信息、工作信息、社會信息集中儲存,特別是比較敏感的金融、財產(chǎn)、教育、保險、住址、聯(lián)系方式等。如果相關管理者倫理道德低下或在利益誘惑下,這些關鍵信息就很可能暴露出去。例如高考后,很多考生被騙子電話騷擾;購車或購房后,馬上廣告電話跟蹤而至,讓人不勝其煩,這些都是個人信息泄露的惡果。此外,通過黑客或其他非法手段(撞庫技術),從而獲得他們重要的隱私信息。人肉搜索,就是一種嚴重違背信息倫理的行為。隨著網(wǎng)絡立法的不斷完善,個人信息隱私被侵犯的現(xiàn)象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3.2 信息公開與知情權保護
信息公開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門的義務和職責,自由地利用個人信息或申請公開信息是社會公眾的基本權利。檔案管理部門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窗口和來源當然有義務對檔案信息公開,這既是履行公共部門信息公開職能,也是公民知情權的兌現(xiàn)。但是,必須指出的是,公民知情權是一種有限權利,即在可以公開的范圍內(nèi)。公民知情權保護不能造成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受損。在實踐過程中,很難把握二者的平衡,需要從技術保障和制度保障兩個方面來實現(xiàn)。
3.3 公民信息倫理教育
信息倫理是一個新生事物,人們對它的認知程度有限,加強公民信息倫理教育勢在必行。首先,要廣泛宣傳公民信息倫理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充分認識到信息倫理事關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保護他們的信息,其實也是在保護自己的信息。其次,加強信息倫理規(guī)范體系建設,不斷加強信息倫理研究,提出針對性的策略和教育方式。第三,提高公民信息道德水準,主動關注道德倫理教育,成為社會公德自律的信仰者和實踐者。第四,擴大信息倫理教育的渠道,讓信息倫理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學校教育有機融合,特別是檔案相關專業(yè)人士的教育。第五,加強政府信息公開人員的信息倫理教育,將信息倫理教育內(nèi)容納入崗前培訓、在職教育、晉升、考核的考試內(nèi)容中去。
3.4 專職人員信息倫理素養(yǎng)培養(yǎng)
鑒于檔案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公共管理部門都設有專職或兼職的管理人員來管理檔案信息。這些專職人員的信息倫理素養(yǎng)如何,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職能和檔案信息保護非常關鍵。這些人員經(jīng)常接觸檔案信息,也是檔案信息服務的提供者,是信息倫理規(guī)范最重要的把握者。對這些人員,不僅需要從信息倫理教育、培訓的角度來要求他們,要從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高度來約束他們,更要從法律的層面來確保不出現(xiàn)信息倫理失范現(xiàn)象。
3.5 加強倫理制度建設
對一般人來,倫理屬于道德范疇。但對掌握大量信息資源的檔案管理人員而言,倫理成為工作職責的一部分。因此,在新時期政府信息公開和檔案利用過程中,要大力加強倫理制度建設,從管理規(guī)范上堵住信息泄露的口子,降低信息泄漏的風險,并通過與道德自律、懲戒制度的有機結合,使有關人員不敢、不能、不會、不愿違背信息倫理規(guī)范。倫理制度建設包括信息利用崗位制度、信息利用等級制度、信息利用保密制度、信息泄漏懲戒制度等。
3.6 加強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在政府信息公開和檔案開放利用的過程中,信息技術既是工作利器,也是信息泄漏的手段。正是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信息公開帶來了可能和便利。與其同時,信息安全技術的不足,也給信息泄漏帶來了新的渠道,為信息倫理失范提供了新的技術,給信息安全帶來極大危害。加強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是當前信息化、網(wǎng)絡化、數(shù)字化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信息技術安全技術包括防火墻技術、用戶身份認證技術、數(shù)字加密解密技術、數(shù)字簽名技術、信息活動追查技術等,僅靠檔案管理人員自身的計算機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迫切需要加強檔案部門與計算機研發(fā)部門的密切合作,共同維護信息安全。
4 總結
政府信息公開和檔案開放利用中信息倫理建設是一個新問題,也是一個難題。保證公民知情權和信息安全是信息倫理建設這個硬幣的兩面,既是檔案管理改革的機遇,也是檔案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為此,我們需要采取技術和規(guī)范保證各種信息資料的申請公開,同時從加強信息倫理教育、信息倫理素養(yǎng)培養(yǎng)、信息倫理制度建設、信息安全技術應用等方面來保證信息安全,最大程度地減少信息泄漏的可能性。這需要檔案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的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徐燕. 政府信息公開與檔案開放利用中的信息倫理建設[D].安徽大學,2012.
[2]苗玉寧. 政府信息公開中的公務員倫理困境與對策[J]. 中國軟科學,2013,04:169-175.
[3]馬仁杰,徐燕. 信息倫理建設:政府信息公開與檔案開放利用面臨的新挑戰(zhàn)[J]. 浙江檔案,2012,01:16-18.
[4]馬仁杰,張浩. 論社會轉(zhuǎn)型期檔案信息化與檔案信息倫理建設[J].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1:145-150.
[5] 姚燕. 關于檔案信息倫理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蘭臺世界,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