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慰
【摘要】文章首先針對中小型銀行自身發展特征,以及其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中的優劣勢展開深入的分析,而后進一步以此作為基礎,對于利率市場化對于我國中小型商業銀行的挑戰展開討論,并且進一步給出若干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對于推動我國中小型商業銀行發展有著積極價值。
【關鍵詞】利率 市場化 中小型 商業銀行
利率的市場化改革,作為一國金融業發展成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必然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在利率市場化的沖擊之下,我國社會經濟格局的方方面面都必須做出對應的調整,而反映在中小型商業銀行工作環境中,曾經并不突出的一些劣勢,諸如資產規模小、傳統業務競爭力弱、中間業務發展相對落后等問題,都會呈現出較以往更為突出的特征。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加強對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對于推動我國中小型商業銀行的發展,必然存在不容忽視的積極價值。
一、中小型銀行在中國利率市場環境中的優劣勢分析
對于中小型銀行而言,明確其自身優劣特征,進一步加強定位,是實現其自身有效發展的重要依據和基礎,甚至于會關系到中小型銀行的生存,因此不容忽視。
面對利率市場化的整體環境,中小型銀行的劣勢突出表現在多個方面,并且從不同的角度對銀行自身的發展施加影響。首先,中小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相對有限,資產總額和貸款總額在商業銀行行業領域的占比雖然呈現出顯著的逐年上升趨勢,但是歷史的原因以及我國政策的影響,都決定了中小銀行在總體市場上的占比,以及資金絕對量仍然偏低。這種偏低從表面上不會對銀行的生存以及盈利構成影響,但是卻為其長期穩健發展埋下了隱患,造成了這個銀行群體對于風險的抵御能力偏低的狀況發生。其次,在傳統業務領域中,缺乏市場積淀等原因,造成的競爭力弱問題比較突出。進一步反映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中,即為利差收入降低,影響到銀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普遍認為可能的應對策略之一在于做大做強自身的傳統信貸業務,以量取勝。但是在實際工作展開過程中,市場環境中的競爭無法避免,大型銀行無疑能夠提供更強的綜合服務,這對于中小型商業銀行而言,并算不上是一個有利局面。再次,中小型銀行的資金轉移定價能力弱,直接造成其發展的滯后。在展開資金管理的過程中,中小商業銀行往往采用分行職能型組織架構,內部環境中資金池之間多以行政手段進行連接管理。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資金管理職能單一,并且加大了利率風險管理的整體難度,同時這種分散管理的狀態,還會進一步造成信息流動不充分,甚至于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進一步導致資金使用安全無效或者不合理的情況發生。最后,利率風險管理能力弱是當前我國中小商業銀行的共同問題。利率市場化意味著利率本身的波動頻率和波動幅度都會有所提升,因此如果利率敏感性資產和利率敏感性負債不相匹配,商業銀行就有在市場利率波動中遭受損失的可能。
雖然中小型商業銀行相對于國有大型銀行而言具有諸多劣勢,但是其靈活的管理方式,以及在面向市場需求時更為靈活的業務調整,也都為其增加了諸多競爭優勢。例如從交易成本的角度看,無論是信息的獲取和處理,還是基于更靈活組織管理方式的具體運行,都能夠幫助實現交易、信貸等諸多方面業務成本的控制與縮減。從這一個角度看,中小型商業銀行的生命力仍然不容忽視,只要能夠認清市場環境的現狀展開積極的調整與優化,其生命力仍然不容忽視,并且在未來必然會成為我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環節。
二、深入分析利率市場化對于我國中小型商業銀行的挑戰
利率市場化,給中小型商業銀行帶來了明顯的影響,從收益以及風險等諸多領域形成不容忽視的力量。這些來自于外部的影響從客觀上要求中小型商業銀行作出依據自身具體情況的調整,唯有如此才能在復雜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得以生存。
利率的市場化,會造成中小型銀行依賴高利差的盈利模式無法繼續,或者說,起碼是無法在此類業務上實現持續的發展和增長。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小型銀行對于存貸款業務的現狀仍然體現為對于利息差的依賴,甚至是嚴重依賴方面,而在非利息業務領域中,則通常包括手續費以及傭金業務等其他相關領域之中。相關數據表明,包括結算清算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財務顧問業務以及銀行卡業務等占比開始呈現穩步的上升,標志著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已經開始著手轉型,并且取得了初步成績,但是從總體的市場占有的角度看,資產管理業務以及理財業務等所占據的市場份額仍然太小,整體發展空間較大,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利率市場化還會在短期環境中為商業銀行的財務穩定性帶來不利影響。理論市場化實施之后,曾經對存貸款利率的上下限進行限定的工作就會失去作用,也就是說,從政策角度為國內商業銀行留出的最低收入保障環境就會消失。利率的市場化會推動銀行間激烈的競爭使存貸款利差縮小,價值利率變動頻繁,銀行收益必然會因此面臨更大風險。
從資本的角度看,銀行在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下,其資本壓力會進一步提升。目前銀行資本補充渠道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種,并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內源融資占比有所提升。目前留存收益是商業銀行內源資本的重要來源,并且其建立于銀行盈利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盈利能力越強的銀行,其內源融資空間也會相應較大。由于凈利差收益是我國商業盈利的主要來源,因此內源融資主要依賴凈利差。但是利率市場化,會因為銀行利息差的降低而導致盈利能力的削弱,進一步造成內源融資困難,針對這一狀況,商業銀行應該增加自身業務種類,削弱盈利能力與利息差之間的關聯,優化其盈利格局。
最后,中小型商業銀行還應當著手改變客戶結構,積極面向直接融資中處于劣勢的中小企業展開服務,并且制定合理的政策。中小企業對于資金的支持比較靈活,這與中小型商業銀行所能夠提供的服務的步伐具有天然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所以國有大型銀行無法比擬的。當前市場環境中,對于這一類企業資金的滿足更多來源于社會,而社會閑散資金雖然能夠實現快速到位,但是卻存在多個方面的隱含風險,這無論對于中小企業還是資金池而言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在利率市場換的環境之下,中小型商業銀行應當積極利用自身經營靈活的特征,著力于開發更多服務項目,以削弱基于利息差的盈利,創建良好盈利結構。因此面向中小企業的服務,成為中小型商業銀行在目前階段的必然選擇。
三、結論
利率市場化,一方面是我國金融環境不斷發展成熟的必然結果,另一個方面也給中小型商業銀行帶來諸多挑戰。實際工作中唯有不斷深入分析市場環境,積極發現銀行自身不足,有的放矢地展開優化,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劉勝會.美國儲貸協會危機對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政策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13 (4).
[2]沐華.中間業務國際經驗及比較分析[R].廣發證券研究報告,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