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婷


【摘要】本文在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概念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所得稅納稅籌劃方法,對Y公司所得稅納稅籌劃問題進行研究以及探討。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 納稅籌劃
一、納稅籌劃的概念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依據現行稅法和國際稅收慣例,在稅法許可的范圍內,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對企業的經營、生產、投資及籌資等進行的謀劃,在不妨礙正常經營的前提下,達到減輕企業稅負的目的,進而實現利潤最大化的行為。
二、Y公司的概況
Y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25日,是一家主要從事提供國內、港澳臺地區及國際航空客運、貨運及郵運服務的公司,Y公司是國內運輸飛機最多、航線網絡最密集、年客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
三、關于Y公司納稅籌劃
(一)對Y公司稅收優惠的納稅籌劃
第一,公司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可以享受稅額抵免的優惠,購置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百分之十可以從公司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Y公司在采購設備的時候,可以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采購一些符合稅額抵免優惠的專用設備,可以適當來減輕公司的稅負。
第二,公司雇傭殘疾人員,所付給殘疾人員的薪酬,可以按照薪酬的100%加計扣除,這樣扣除項目金額變大,所交稅額變少,Y公司是服務類行業,可以在某些不要求優秀人力資源的崗位招聘一些殘疾人員,這樣可以降低公司的稅收負擔,也同時可以在公眾中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有利于公司的良好形象與發展。
(二)對固定資產的納稅籌劃
1.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舊法。對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后購進的固定資產(包括自行建造),允許按不低于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折舊年限的60%縮短折舊年限,或選擇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進行加速折舊。
例:Y公司在2015年9月購進一批飛機發動機,該批設備價值為1000萬元,凈殘值為100萬元,使用年限為5年,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復利利率為10%,
利用平均年限法計算折舊額如表1所示:
利用平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額如表2所示:
利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折舊額如表3所示:
在充分考慮時間價值的情況下,來比較三種折舊方法給公司帶來的影響。F公司若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因為折舊可以在稅前進行扣除,平均年限法下五年的現值總額為682.2萬元,抵稅金額為682.2*25%=170.55萬元,若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抵稅金額為745.616*25%=186.404萬元,相比平均年限法多抵稅15.854萬元,若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抵稅金額為725.34*25%=181.335萬元,相比較平均年限法多抵稅10.785萬元,通過比較發現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抵稅效果最強,因為F公司為航空企業,可以使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所以應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來計提折舊,減輕企業的稅負,并且可以加快固定資產的成本的回收,獲得更多的貨幣的時間價值。
2.對固定資產年限的籌劃。固定資產的折舊額不僅與折舊方法有關,也與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有關,縮短年限,盡管折舊總額與原來的折舊總額相同,但是相當于前期的折舊費用增加,抵稅效果增強,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前期交的稅會變少,相當于從銀行獲取了一筆無息貸款,更有利于加快企業固定資產成本的回收,所以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采取最短的年限進行折舊的計提。
3.對固定資產殘值的規劃。固定資產的折舊額與殘值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殘值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固定資產的折舊計提額。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凈殘值,固定資產的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在特殊的情況下,需調整殘值比例的,應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所以在最初企業應向稅務機關申請盡量調低固定資產殘值率,殘值率降低,每個月的折舊額就會提高,抵稅效果就會增強。
(三)對企業組織結構的規劃
從公司的利潤表可知,公司在2014年、2015年兩年中都是盈利狀況,企業接下來的發展如要投資新企業,建議采用總分公司的模式。因為《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所以就不實行獨立核算,在這種情況下,分公司如有虧損,可以由總公司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總利潤就降低,降低了公司的總稅負,更有利與總分公司的發展。
四、結束語
本文簡單的分析了Y公司的納稅籌劃的思路以及方法。企業所得稅是我國的第二大稅種,因為企業所得稅的稅率較高,給企業帶來了較重的稅負,所以要重視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籌劃,來幫助企業有效的減輕稅負,進一步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祁曉靜.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籌劃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2]孫宏媛.A電力公司新企業所得稅法下的納稅籌劃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0.
[3]林青.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3.
[4]柳惠萍.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實證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2.
[5]張新平.新企業所得稅法背景下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13),18-19.
[6]IBFD.International Tax Glossary[M].IBFD,Amsterdam,2005, 46-49.
[7]劉慧.ZY電力公司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分析[D]遼寧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