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秀珍
【摘 要】“三疑三探”通過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三個步驟,使學生對課堂知識在“疑”和“探”的循環當中得以吸收,實現運用拓展的目標。文章通過對“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特點的分析,解讀這一教學模式的各個步驟如何與高中化學教學的任務目標相結合,為“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育中的應用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三疑三探 高中化學 教學實踐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中學課改在全國范圍內不斷掀起新高潮,化學教學也不例外。在傳統的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仍是課堂的主導,加之高中化學知識點多,本身又具有抽象性,普遍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不大。“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是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誕生的,是經過河南省教育界實踐的有效教學方法,對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主動參與課堂,提升學科學習的興趣具有積極的正面作用。
一、“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突出問題導向
疑問是思考的開始,是創新的源泉,也是“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最突出的特點。傳統的課堂以教師為主導,引領學生探索問題,而忽視了學生對問題的主動思考和探索。在“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當中,問題是主線,無論是自主探究還是小組探究都是圍繞著問題而展開的。學生在不停地產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當中,積極思考,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問題成為課堂的精髓,解決問題是教學的落腳點,這也要求教師必須設置恰當的情景來激發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二)以小組合作探究為主要模式
“三疑三探”的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圍繞問題展開的,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在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探究中實現的。以不同層次的8~10人的小組為單元,所有問題的發現、分析、解決都是在小組成員的互相幫助和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能力,也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分享和互動,達到小組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凸顯自主學習和評價意識
在“三疑三探”中,問題是由學生自主探尋出來,并自主解決。只有這樣的知識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識。教師在其中發揮出指導的作用,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培養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在其中的評價作用也十分重要,一方面作為點睛者,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的優點和不足并加以指導;另一方面,教師的點評能夠起到激勵作用,使學生小組之間產生良性的競爭意識,促進共同進步。評價不僅存在于師生之間,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設疑自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開展設疑教學的關鍵。教師要了解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興趣所在,以課本知識為依托,從化學與生活的結合點入手,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膠體”一節時,可以讓學生聯想生活中見到過的膠體現象,觀看微課視頻、科教紀錄片等,或者可以讓學生自主配制膠體溶液,讓學生對膠體現象產生好奇和疑問,編寫自學提綱,教師可以進行適當引導和修正提綱。
(二)解疑合探
解疑合探的目標是進一步理解課本內容,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知識共享和互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各小組根據上一環節提出的問題進行合作,根據自身掌握的信息進行交換,并互相答疑,在交流探討中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指出實驗操作中的要點和不正確之處,探討最佳的實驗操作流程,要比單純的教師演示實驗效果更好。
(三)質疑再探
質疑再探是在設疑自探和解疑合探的基礎上,在基本完成本堂課的學習目標的情況下,繼續鼓勵學生提出新問題的過程。在前面兩個階段中,學生已經對課堂知識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質疑再探是通過再一次的“疑”與“探”的循環引導學生對知識進一步透徹深入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對課堂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要運用啟發性的教學、提問方式,充分鼓勵學生不斷向深層次探索,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尤其是要鼓勵層次居于中下的學生大膽質疑。教師可以借助自編習題,對重難點問題進行再一次加深,幫助學生聯接起知識脈絡,為實現運用拓展的目標打牢基礎。
(四)運用拓展
運用拓展建立在學生充分掌握所學知識并完成鞏固訓練的基礎上。教師要針對重難點、易混點適當增加難度。可以借助預設習題、教輔材料,幫助學生分析類型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題關鍵并進行歸納總結。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應大膽發言,大膽交流,就自己對知識點和習題的理解與其他同學交換看法,教師要及時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思考和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同時,運用拓展也是下一輪“三疑三探”的起點,整個課堂就是通過不斷地探究、質疑來鞏固和學習新知,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三、總結
“三疑三探”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價值已經遠遠超出“傳道、授業、解惑”本身。高中化學教學當中運用“三疑三探”要求師生改變以往的身份定位。教師要善于鼓勵啟發,學生要拓展質疑、表達、傾聽和反思,既不能拋開課本,又必須注重拓展和延伸,通過“疑”和“探”的多次循環,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文普. 如何正確運用“三疑三探”教學模式[J]. 新教育, 2009(1):11-11.
[2]牛秀清. “三疑三探”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J]. 新課程·中旬, 2015(10):65-65.
[3]張雪珂. 新課程下化學教學改革的嘗試[J]. 學問·現代教學研究, 2011(6):44-45.
[4]孫小麗. 淺議“三疑三探”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調控[J]. 新課程·中旬, 2015(3):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