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賢
【摘 要】“微課”作為數字時代的一種新型課堂表現形式,以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等特點,正在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中。文章探究微課在軟件工程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微課的歷史發展進行了闡述,分析現有資源的缺點。通過結合軟件工程課堂教學,設計與開發了適合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微課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 軟件工程 設計與分析 總結提升
隨著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博、微信等各種新媒體不斷涌現。“微時代”的到來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轉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對學校及社會教育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就一個完整的知識點,使用多媒體技術在較短時間內對該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視頻和音頻,是重點、難點、關鍵點的完整教學過程。文章就以《數據庫原理》和《算法設計與分析》為例,探討微課在軟件工程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微課”的概述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和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各個行業都悄然發生著改變。從教育領域來看,微課成了教學的新寵兒,微課以其自身特點和優勢促進了教學模式的變革。微課以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為載體,教學內容明確突出。通過網絡平臺的傳播,讓內容的分享更加簡潔便利,加之微課視頻文件容量小,可以實現移動端觀看,從而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此同時,將微視頻教學與翻轉課堂教學相結合,還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化學習,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性學習能力。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師生青睞,隨著國外微課視頻教學思路的影響,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最早關于微課程概念的是60秒課程和1分鐘演講,分別由LeRoy A.McGrew 和 T.P.Kee提出。2008年,David Penrose 提出了微課程的概念,這也是目前我們廣泛應用的微課程。在我國,最早提倡微課教學的老師是胡鐵生,隨后我國也掀起了微課教學的浪潮。隨著微課教學的有序推進,微課作為一種有用的教育資源不僅逐漸被廣大師生所接受、認可,同時也推動了各大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就當前情況來看,我國微課教學研究仍然處在初級階段,其主要研究者為教育工作者、教師以及學者。在這些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微課熱”進一步發展,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全國性或地方性的微課比賽。但是,由于我國微課的研究集中體現在理論層面上,主要從微課的基本概念、制作技術、使用價值、積極影響以及重要意義等角度進行探討,而很少有專家對微課的應用、開發以及設計等方面進行實證研究。所以,有必要加大對微課的實踐應用研究。
二、我國教學資源的不足
當前,我國現有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較低,可用性也不高。究其緣由,主要有四個方面。首先,在建設資源時,主要的依靠和推動力量來自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對資源進行開發、設計的過程中,和實際教學需求、建設現狀聯系不緊密,以至于資源不具有較強的可用性,利用效率也較低;其次,由于開發資源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很少參與其中,往往是借助專業技術人員的力量,使資源開發沒有充分考慮教學情況,從而降低了資源的可用性;再者,微課視頻主要展示師生上課情況,畫面清晰度較差,有較大噪聲,而且沒有充分突出教學內容。最后,由于視頻文件的容量過大,無法有效滿足使用者的下載、上傳需求。
三、微課的開發和設計
微課不僅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其學習積極性,也有助于學生充分理解、深刻記憶教學內容。同時,在微課的輔助下,學生能夠自由安排學習的時間,對提升其自主學習的效率與質量也有較大幫助。為了充分發揮微課的積極作用,要做好有關開發和設計工作。
通過分析上圖關于微課開發與設計的流程,結合微課教學的思路(理論基礎—資源收集和設計—教學方案制作—教學應用探索—教學總結—教學推廣),可以得出微課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收集和設計教學資源
通過集合軟件工程專業課程內容制作教學資源包。可從《數據庫理論》或是《算法設計與分析》等教材中進行教學資源的提煉,并結合微課設計原則,制作出相關的微課教學輔助資料。同時,在進行微課制作時也要由此及彼,對微課的制作流程和原則等進行概括總結。
(二)制作微課教學方案
要從軟件工程專業的教材內容中選擇出適合的微課教學案例,將這些案例融入微課教學中,對微課教學的課前或課中引入進行合理規劃,制作出符合教學主題的微課教學方案。
(三)微課教學的應用探索
要對微課教學設計進行應用探索和效果分析。通過對微課教學的引入方式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展開分析,得出相關教學要點的微課教學的最佳方案。
(四)總結分析微課教學
要全面分析微課教學活動,從微課教學的整個流程展開分析總結,對微課教學實施進行合理有效地總結,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促進微課教學的不斷提升。
(五)推廣分享微課教學
通過軟件工程專業的微課教學實踐,要將微課教學的理念和應用進行推廣,促進微課教學的全面應用,通過交流與推廣促進其他專業微課教學活動的開展與提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軟件工程課堂中引入微課教學,有利于轉變教學模式,促進針對性學習的發展。同時也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興趣。通過優化教學方式,擴大了知識來源,打破了學習的時空限制,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然而,也要全面認識微課教學的不足。微課教學模式有利于改進傳統教學方式,但不會取代課堂教學。通過結合微課教學與課堂教學模式,提升軟件工程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才是實施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張靜然.微課程之綜述[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19-21.
[2]楊志和.軟件工程“微課”教學資源建設[J].青年時代,2015(11):142-142.
[3]呂琴.微課教學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