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當前很多高校圖書館已經利用微服務提高讀者服務的效率,論文探討了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微服務”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讀者服務發展的方向。真正把微信服務理念鍥入到讀者服務中。
關鍵詞:微服務;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對策
微博、微信作為傳播媒介代表,軟件本身完全免費,使用任何功能都不會收取費用。通過手機網絡人們不僅可以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還可以單聊及群聊,還能方便的發送紅包等資金往來。微信于2011年推出后 ,在極短時問內迅速在城鄉普及開來,短短兩年內用戶量已突破3億[1]。
由此可見,高校圖書館運用微博和微信開展服務是大勢所趨,也面臨著無限的挑戰。論文深入探討了讀者服務中“微服務”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讀者服務發展的發展方向。真正把微信服務理念鍥入到讀者服務中。
1 高校圖書館讀者微服務現狀
1.1 高校圖書館利用微博開展讀者服務活動情況
據黃梅林在2014年調查5所全國著名圖書館和6所省級公共圖書館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圖書館把微博功能主要定位在“活動公告”“新書介紹”“信息咨詢”三項上,對其它功能的開發利用不是十分重視[2]。從關注度來看,公共圖書館明顯高于高校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的粉絲數居于首位,遠遠高于其它圖書館[3]。
1.2 高校圖書館利用微信開展讀者服務活動情況
越來越多的單位、個人、機構已經認識到微信的廣闊前景,紛紛申請注冊了官方認證賬戶。圖書館作為一個服務性機構,也緊跟時代潮流,并著手探索實踐,注冊微信公眾平臺,并申請成為經過認證的微信賬戶。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目前許多圖書館把微信功能主要定位于“活動公告”“信息容詢”“新書推介”等項目,和圖書館微博的功能定位基本相同。值得關注的是,在公布的主要功能上,大多數圖書館都一致認可微信通合互動交流的特性,并推廣應用[4]。圖書館可以把任意形式的訊息,如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直接及時地推送到讀者手機中,讀者通過加賬號或者掃描二維碼的方式關注圖書館官方微信,成為圖書館微信的用戶[5]。讀者也可以用手機回復信息進行反饋、查詢、檢索等操作。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于2013年6月20日舉辦了“嶄解頭角的微信圖書館服務” 學術沙龍,-致認為“微信是方興未艾、 迅速發展的移動通訊工具一圖書館,應該善于利用微信這種符合讀者習慣的工具為其提供更好的服務[6]。”據該院網站數據顯示,自2012年10月開通微信服務以來,僅半年時問內,用戶已多達1 000人,開展的微信活動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12日.在調研的39所“985”高校圖書館中,54%的高校開通了微信公眾號[6]。微信讓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2 高校圖書館利用微信開展讀者服務中遇到的問題
2.1 微服務內容單一,吸引力不夠
在服務中不僅要求圖書館人堅持“一切為了讀者,為了讀者的一切”的服務本位理念,更加要求圖書館人運用“微服務”時必須具備專業化的服務水平,要熟悉,精通創造和整合和處理微資源、微媒體的技術能力以滿足師生的知識儲備需求。但是,從高校圖書館的讀者“微服務”的調查中發現,高校圖書館微信平臺中所能提供的僅是數據,而和讀者之間的互動比較欠缺。對學生吸引力不夠。
2.2 微數據處理和微資源整合還處于發展階段
時代在發展,學生的在汲取知識時會有所選擇,并看重服務的內容和形式,在參與實踐的同時讓知識增長。必須致力于信息創造、信息整合、信息處理,并以此來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知識化的服務。一些高校圖書館的微博、微信平臺、APP客戶端的信息更新頻率低,學生留言也未見回復,顯然與身處微時代的學生知識需求難以對接,導致圖書館的服務陷入窘境[7]。由此可見,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加強微數據技術整合,提升創新能力,必然是高校圖書館提升讀者微服務的核心和主題。
3 如何應對高校圖書館利用微信開展讀者服務中遇到的問題
3.1 盡可能吸引更多的讀者關注圖書館微信
高校圖書館微服務內容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改進。1)各類動態和通知,包括節日祝福等;(2)數據庫、網站、圖書介紹與推薦;(3)館員的簡短書評、學習心得;(4)圖書館各類服務及知識介紹;(5)數據庫使用方法與技巧。還要保證信息資源的多元化、交互性、人性化和差異化,唯有如此,才能厚實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根基。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圖書館常見問題自動回復內容有11個分類,下有若干問答,讀者回復相應編號即可自助解決問題[8]。
3.2 定期調整微服務內容,創新微向導服務
,采用讀者最喜歡、最常用的信息渠道進行服務才能實現高校圖書館以讀者為核心。如根據需求和關注度適當增刪欄目內容、推送有深度、有價值的信息,這樣有利于塑造圖書館形象,開拓新用戶,贏得用戶的關注,使圖書館資源與服務得以深入宣傳。如將微信與讀秀、Metalib等數據庫檢索工具關聯后,實現跨庫整合檢索;將微信與CNKI、EBSCO等各類專業數據庫對接后,實現有針對性的數據庫檢索[9]。
3.3 充分利用資源,迎接新技術帶來的挑戰
微服務為圖書館拓展服務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關鍵是看圖書館如何正確發揮“微”優勢,向讀者推薦有價值的資源[10]。積極與社會媒體合作,加強宣傳推廣借助新媒體開展微服務,有助于開闊視野、利于信息溝通、促進了解、擴大合作服務、改善服務。
4 結語
盡管微服務處于發展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我相信高校圖書館在迎接新的挑戰時會邁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張曉萍.“微服務”:碎片化微時代的圖書館導讀工作策略研究[J].圖書館界,2014(3):54—57.
[2] 黃梅林.微時代的圖書館信息服務[J].新世紀圖書館,2014(6):4O一43.
[3] 黃紅梅,王雪蓮.微博在手機圖書館中的應用I J 1.圖書館論壇,2012(1):72—76.
[4] 溫曉明.圖書館微閱讀服務發展策略初探[J].圖書館學研究,2012(23):90—92.
[5] 王夢,楊玉.網絡微時代新的閱讀價值取向與監管對策[J].河北大學學報,2013(2):80—82.
[6] 彭一熳.即時通訊在圖書館導讀服務中的應用[J].新世紀圖書館,2011(9):46—47.
[7] 田瑞雪,唐維.淺議高校圖書館的知識咨詢服務[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3(7):173—175.
[8] 費庶.微時代高校數字圖書館知識服務的新態勢[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5(2):89—90.
[9]曾琦.基于微博的圖書館資源推薦系統設計fJ1_圖書館學研究,2012(14):27—30.
[10] 樓鋼.“985”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現狀調研與分析[J].中國出版,2014(14):35.
作者簡介
林芳(1972-),女,本科,副研究館員,武漢科技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