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本文回顧翻轉課堂教學國內外研究狀況,分析基于“導學啟發式”理念下的大學英語翻轉教學模式的理論框架,并進行“導學啟發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此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讓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一、翻轉課堂國內研究狀況
自從可汗學院的翻轉課堂教學傳入國內,國內教育界專家就開始關注研究翻轉課堂。其中河南大學段春雨老師通過元分析的方法分析國內翻轉課堂,提出雖然國內對翻轉課堂研究時間較短,但相關研究日益活躍;研究內容廣泛,包括對宏觀理論的探討和在具體學科方面的應用;研究對象從小學生到在職工作者,研究人群從中小學教師到各類教育機構人員;研究方式多樣,有理論性研究、應用性研究和綜合性研究等;研究主題包羅萬象,從基本理論的探討到學模式設計研究,再到教學效果的評價等。在這些豐富的研究中,研究學科適用性問題不足,研究方式強調理論研究,缺乏實證研究。多數研究側重對“模式化”的探討,缺乏對翻轉課堂教學成效的研究。同時,教學實踐時間普遍較短,長期效應有待進一步驗證。為此,本研究立足教學實踐,進一步探究翻轉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二、構建“導學啟發式”的大學英語翻轉教學新模式
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要求學生課前完成認知、識記等基礎階段的學習。亦即要求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詞匯、背景知識等相關內容。課堂上教師將就知識難點,學生的疑惑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它與傳統的課堂教學順序完全相反,強調課前學生自主學習,但自主學習不是自由學習,而是在教師輔助下自主學習,教師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翻轉課堂中主要是教師提供學生課前學習視頻,教師所提供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視頻,就是教師的導學。導學的方式、質量,與學生的匹配程度與翻轉課堂教學的成敗密切相關。課堂上,教師主要講授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這部分就是教師對學生循循善誘的啟發引導,培養學生進行有意義的交流與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可見“導學啟發式”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過程,也更鼓勵教師參與教學思考和探索,是讓教師與學生雙贏的一個教學模式。
三、“導學啟發式”大學英語翻轉教學模式實證研究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擬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導學啟發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能否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二是“導學啟發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能否促進學生課前主動學習,課堂中教師與學生課堂上進行有意義的交流,提高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二)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九江學院2015級非英語專業兩個平行本科班學生。所有研究對象均參加了課前考試、課后考試,進行了兩次當面訪談。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為大學英語全新版課后練習,研究者對課后練習進行分值分配。
(四)研究過程
2016年10月進行實驗,選取九江學院商學院2015級2個本科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商學A1541班47名學生作為實驗組,商學A1542班47名學生作為對照組。從表1學生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出,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在人數和性別上沒有明顯差異,所以有理由認為實驗結果的差異是由不同的教學模式造成的。
表1 實驗班與控制班學生的基本信息
班級 人數 男/女生
實驗班 47 20/27
控制班 46 19/27
兩個班級由一位教師承擔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教學任務,使用教材為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和聽說教程。開學初采用上一學期全校期末試卷的B卷對所有學生進行前測。經過一個學期大學英語的學習,學生參加本學期的全校期末考試,作為后測成績。學生開學初和一學期后分別進行2次面談,以了解學生高階思維發展能力。實驗組和對照組每周平均有4課時的大學英語課。控制組則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前不提供導學視頻。教學方面,實驗組提供課前導學視頻,上課教師提問啟發,采取“導學啟發式”翻轉教學模式。實驗班要求學生課前看導學視頻,自學單詞,了解有關的背景知識,教師主要講授課文的重點和難點,負責解答問題。控制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期最后統一進行后測。最后,對研究數據采用統計軟件SPSS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采用的統計方法是t檢驗。
(五)實驗結果與討論
通過前測發現,實驗班和控制班的聽力平均成績接近,無明顯差異,見表2。為檢驗“導學啟發式”教學模式對英語學習的作用,一學期后對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經過t檢驗發現,實驗班的聽力水平與控制班沒有明顯差異,但口語成績明顯高于控制組,具體數據見表3。
通過與學生的兩次前測和后測面談發現,實驗初期實驗班和控制班在英語交流上沒有顯著差別,但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實驗班的學生在課前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比控制班更高,在用英語進行有意義的交流、辯論、提問等方面比控制班的學生更加積極主動,思路更縝密,語言材料更豐富,實驗班的學生表現出更加積極的態度和強烈的愿望進行英語辯論與交流。
四、結語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導學啟發式”大學英語翻轉教學模式,充分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課前導學,課堂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交流能力,提高教師的探索能力,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全面的提高。當然,本研究也存在不足:調研對象都是來自高校,數據比較單薄;研究時間一個學期,還不夠長。后續研究可擴大調研范圍,延長研究時間,從而更加客觀地研究“導學啟發式”大學英語翻轉模式的構建。
(九江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