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寶琴
【摘要】當前普遍的學科認識中,對政治學科的誤解有很多,導致思政教育專業實習活動的開展往往事倍功半,不容易達到實習的目的,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宗旨,基礎性、發展性培養為核心,創造性培養為目標,以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和研究課程為載體確立具體可行的思政專業實習措施,通過提升教育實習形式的創新性,有利于扭轉這種實習現狀,增加中學生對政治課的理解,對中學政治教育教學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思政教育專業;實習形式;措施;意義
一、提升思政教育專業實習形式創新性的措施
1、確立思政教育專業實習形式創新性的目標
面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實習形式單一,缺乏更好地與時俱進的方式。一些師范類高校主要還是維持一貫強調課堂教學的模式。在實習生走進中學政治課堂時,師范院校作為一個培育未來老師的搖籃,在確立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實習形式創新性的目標時應該以提高實習主體素質為前提、教學為立足點,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宗旨,基礎性、發展性培養為核心,創造性培養為目標,以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和研究課程為載體確立。
2、加強思政教育實習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師范院校的系統學習過程中,大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教授創新思維,這樣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實習的過程中,學生才會有意識的在實際操作中合理的運用。中學政治教師除了要指導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學習策略創造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中學政治教師更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大學期間的心理學知識來幫助中學生樹立健康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任課教師的身份下做一個負責人有愛心的人,做到政治課堂上的教學相長。
創新思維不僅是強調思政專業實習生需要培養,同時針對實習主體所面對的教授對象也要樹立起創新意識。任何學習的過程都不是教師單向的灌輸和一言堂,而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思想政治課也一樣。加強思政教育實習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強調培養實習生方面的同時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也應該加以重視。
3、調整大學思政教育專業實習課程的設置
針對確立的教育實習形式創新目標,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大學課程中,需要師范類高校適當增加針對創新教育方式等類型的實習教育課程的設置。比如“教學方式創新”、“新課改政策研究”等課程,從大學課堂就開始著重培養學生的這種創新教育教學意識,從課程入手拓寬培養思政教育專業學生的創新思維途徑。
作為一名將要站上三尺講臺的政治教師,熟悉教材是最基本的基本功,創新教學是重要能力,不管是將來進入企業公司還是正式走上講臺傳到授業解惑,只有自己先把準備講授的內容理解透徹并且把生硬的教材語言轉換為教師自己擅長的表達方式,才能讓學生更加容易吸收,聽課效率才會事半功倍。所以師范類高校適當增加針對創新教育方式等類型的實習教育課程的設置顯得尤為重要。
4、完善思政教育專業實習的制度與方式
適當延長實習時間,對實習時間進行有效安排。“比如,在一二年級安排學生每周半天到中學見習,在三年級用微格教學方法進行模擬實習,四年級時進行一次集中頂崗實習,學生以兩人一組,深入到一個班級,參加學校的全部活動,實習時間應延長至10周左右”。在教學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實習的過程中,將可以充分利用起實習這段寶貴時光,在中學課堂上以“時事沙龍”、“新聞發表會”、“時事熱點評析會”等活動串聯政治教學,學生學習興趣上來了,課堂氛圍才能活躍。這樣的教學融洽了師生關系,關注了時政,拓寬了視野,提高了思辨能力,學生對政治課的也會隨之高漲。部分自主實習的學生可以考慮去教育機構、政府部門實習,同時現在網絡教育、網絡課程教學也可以涉足。
5、增強思政教育專業實習的審查與考核制度
建立師范院校、實習基地和實習生三方反饋制度,考核的形式也不止是限于表格,授課課件、聽課紀律、視頻資料、家訪紀律等材料,不管是統一實習還是自主實行都要求學生提供,從考核材料這一環節上加強對實習生的約束,避免實習造假的情況發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實習生在自主實習時進入的實習地方,如政府機構、事業單位或企業,有利于政府機構、事業單位或企業的發展,形成人文關懷的環境氛圍,更好地服務于人。
師范院校和實習生兩方面都要對此做出改善,在加強自主實習的管理與規范這一點上,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自主實習需要,其他師范類專業也應該針對教育專業自主實習的規范和管理上做出努力。師范院校方面要訂立相關的自主實習的管理規范條例嚴肅自主實習的紀律,同時師范實習生也應該認真執行、積極配合。
二、提升思政教育專業實習形式的創新性的意義
1、有利于完善思政教育實習的研究內容
當前普遍的學科認識中,對政治學科的誤解有很多,導致思政教育專業實習活動的開展往往事倍功半,不容易達到實習的目的,通過提升教育實習形式的創新性,有利于扭轉這種實習現狀,增加中學生對政治課的理解。當前高中政治課知識體系本身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四大板塊。針對目前部分人對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價值和學科體系的片面了解,往往把高中政治課與行政工作、時事政治等同起來,認為政治課就是說教,把政治課教學看成是傳統灌輸,降低了中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從而產生很多對中學政治教學工作認識的偏差。通過提升教育實習形式的創新性,就有利于消除人們對中學政治課程的偏見,完善思政教育實習研究的內容,為思政教育專業實習形式的創新性研究領域增加新的內涵。
2、有利于貫徹落實我國的教育政策
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新觀念,深刻地影響并引導著當前教師教學實踐的改變,同時也影響著師范類院校畢業生的培養,影響著師范類學生的畢業實習工作。新課程內容綜合性強,要求政治注重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系,以及同社會實踐的有機聯系。而思政教育專業實習形式的創新,就有利于貫徹落實我國的教育政策。讓畢業生走進高中政治課堂時能夠有能力開辟一條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實際情境中學習的政治教育教學道路。創新啟發式教學對政治教師是一場新的革命,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師生定位,新的教與學方式……我們高等師范院校必須以智者和勇者的氣魄和膽識,堅定地邁出改革和實踐的第一步,認真貫徹落實我國的教育政策。提升思政教育專業實習形式的創新性正是響應這一政策的有力保證。
3、有利于思政專業畢業生更好的就業
新課程改革相關政策更加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但這也并沒有徹底忽視教師講授的重大作用,思政教育實習形式的創新,無疑對本科生就業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在中學政治教學過程中,對于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的理論知識,全部讓學生自己思考、討論或者搜集資料,將耗費學生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適時適當地運用實習階段培養實踐的創新式講授方式,列舉與所講授的知識點相關聯的日常生活中的時事政治材料,會更能啟發學生達到政治教育教學的目標。同時,我們也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未來的就業方向不只是中學政治教師。通過實習形式的創新,豐富多種多樣的自主實習形式能夠鍛煉實習生的能力,讓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有更加廣闊擇業平臺。因此實習形式的創新有利于畢業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耀燦, 等.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 人民出版社, 2001:231,232.
[2] 張建文. 思想政治課程與教學論[M]. 人民出版社, 2008:145.
[3] 魏 艷. 我國高師院校地理教育實習模式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 2007.
[4] 桑立群. 思想政治理論網絡教學淺談[J]. 當代教育論壇: 教學研究, 2010,24(9):71.
[5] 唐蘇瓊. 關于培養創新型師范人才的思考[J]. 中國大學教學, 201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