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美
【摘要】我國漢語歷經五千年的演變和發展,成為了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門語言,深入的影響了周邊國家語言的形成。中國和韓國長期的碰撞和接觸,韓國語和中國話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雖然兩門語言有著相似之處,但始終是兩門語言,因此,漢語母語對學習韓國語有著極大的影響。本文論述漢語母語對學習韓國語的影響進行分析,希望能為漢語母語對學習韓國語的相關人士或機構提供有效的幫助,從而提高學習韓國語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漢語母語;學習韓國語;相關部門;分析
隨著1992年8月起中韓建交24年,中韓兩國貿易的增長迅猛,政府合作加強,關系穩定發展,民間廣泛交流,文化激烈碰撞,兩國人民之間相互學習語言的熱潮始終不減。以清華、北大為首的幾十所高校陸續建立韓國語系,一些外語教育機構相繼開設韓國語教育,一些專家學者陸續對漢語母語學習韓國語的影響進行研究對比,筆者通過與平時教學相結合,淺談漢語母語對學習韓國語的影響,希望能夠推動韓國語教育的發展。
一、韓國語學習的影響
1、韓國語學習的消極影響
漢語母語與韓國語始終是不同語系的兩門不同語言,一個是靠語言變換來表達,一個是靠附屬詞表達意思。學習韓國語不可避免受到漢語母語固有思維的消極影響。主要的影響有三方面:其一語系干擾,是由兩門語言不同語系特點決定的。我國的學生在學習韓國語時,經常出現謂語和賓語順序顛倒錯誤的現象,例如學生把“明天洗澡”翻譯成“????”;其二,漢字歧義干擾韓國語,韓國字和中國漢字有許多一樣的地方,也有著相似的發音,但是字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大部分人在學習韓國語時,套用了中國漢字的意思到里邊,使得部分語句不符合意義,例如中國漢字中的“質問”的意思是“根據事實提出的質疑”,在韓國語里“質問(??)”就成了“提問”,意思是“請人解答不懂或不清楚的事”,不同國家形成的文字也許相同,但是意思是不盡相同的;其三,是語音干擾,部分韓國字與中國漢字有相同的發音,在學習韓國語詞發音的時候就會收到中國漢語詞的影響。例如中國漢字“大門”發音為[dàmuén],而韓國語發音里的“大門”沒有shr音,所以按照????發音。因此,不難看出不管是在是在詞語發音還是詞語歧義或者是語序都有較大的影響,所以要盡可能的消除消極的影響是韓國語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從而消除漢語母語對學習韓國語的消極影響,進而提高學習韓國語的學習效率。
右腦具有感性和直觀的思維,左腦善于理解分析,所以左腦發達的人群學習語言具有很大的優勢。而學習韓國語時,不具備周圍人群都講韓國語的環境,最多的是自己去理解掌握韓國語的法則,因此左腦發達的人學習韓國語具有極大的優勢。世界各國學習別國語言都會對母語和外語進行對比,中國人學習韓國語也是一樣的,都對進行漢語母語和韓國語的對比。兩門語言相互碰撞相互摩擦產生的相似點,起到了推動學習韓國語重要的作用,我們應消除對漢語母語學習韓國語的消極影響。
2、韓國語學習的積極影響
漢語母語對學習韓國語的影響形成“語言遷移”,不僅是語義、語法、詞匯、發音上的影響,更是歷史、文化、思維的影響。中國人在學習韓國語前,已形成了漢語母語的固定思維方式,而學習韓國語是在固有的漢語思維基礎上形成新的語言思維,既是用漢語母語的思維方式去學習韓國語,從而逐漸形成新的語言思維方式。這是一般學習韓國語的規律。
漢語母語的思維方式始終伴隨著學習韓國語,漢語母語的積極影響在韓國語理解時尤為突出。然而不同階段的學習,漢語母語對學習韓國語的積極影響也不盡相同。在韓國語學習的前期,學生必須掌握大量的詞匯,并且知道每個詞匯的準確發音,對韓國語的詞義、語法都有一定的認識。在此階段,學習者不能用韓國語思維獨立去交流和寫作,還要運用漢語母語的思維去理解新的韓國語詞匯,對漢語母語的依賴較大。其二,在學習韓國語中期,學習者具備了大量語法和詞匯,逐漸形成系統化的思維能力,但是獨立運用韓國語思維的能力還是有所欠缺。其三,在學習韓國語后期,學習者已具備了清晰的思維,具有了獨立的韓國語思維模式,逐漸具有了獨立寫作和交流的能力,但是在遇到復雜的韓國語語義和語法是,還是會用到漢語母語的思維方式。
因此,不難看出,學習者在學習韓國語的過程中漢語母語始終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部分韓國語詞詞匯可以結合漢語母語的發音形成特殊的記憶和思維,從而輕松的學習韓國語,進而提高學習韓國語的學習效率。
3、文化影響
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每一門語言都是有其固有的文化而形成的,其文化需求必定通過言語呈現出來。中華民族的文化和韓國的文化還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問候語、禮貌語、談話主題、漢語習語等都是有所不同的,文化通過語言來表達。我們中國人士比較謙虛的,例如,別人夸人們的時候,人們都會表現出謙虛,用語言說哪里哪里,但是韓國人不會,他們會欣然接受的說謝謝。還例如送禮物,韓國人會當人的面直接拆開禮物,而我們則會在客人走后才會拆開禮物。韓國與中國的地理位置處在鄰邦,兩國文化相互摩擦,相互交融,形成了其獨有的思維模式。因此,可以看出,學習韓國語必須受到兩國文化的影響。
二、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們對學習韓國語的漢語母語的消極影響、漢語母語對學習韓國語的積極影響、和學習韓國語的文化影響都有了深刻的認識。通過本文的闡述,希望學習韓國語相關人士和教育機構要科學理性的認識漢語母語對學習韓國語的積極和消極的影響。我們要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的發展,正視漢語母語對學習韓國語的影響,從本質出發,解決消極因素對學習韓國語的影響。從而改變學習韓國語的思維方式,進而提高學習韓國語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孫 洋. 淺談母語遷移對韓語學習的影響——針對母語為漢語的學習者[J]. 人才資源開發, 2016,02(14):224.
[2] 高京金. 以“組塊”理論設計部首教材開發研究——針對以韓國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J]. 科技資訊, 2014,12(31):125-126.
[3] 張瑜文. 母語負遷移對韓語漢字詞教學的啟示[J]. 才智, 2015,12(06):214.
[4] 朱 萍. 母語正遷移對韓語漢字詞教學的影響[J]. 經營管理者, 2015,10(31):45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