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博+戴成波
【摘要】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明道,更為全面深化改革高校思政教育各項工作的實施提供了理論和方法。
【關鍵詞】以德樹人;新局面;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重要講話
教育強則國家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思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結合我國的特殊教育道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旗幟鮮明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一、特殊歷史階段需要特殊的教育道路
會議中習近平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我國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基礎。高校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堅持不懈促進和諧穩定,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學校建設成安定團結模范之地;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使學校發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
二、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習近平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珍惜韶華、腳踏實地,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辦好、辦成高校乃至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抓人才培養能力,而人才培養離不開思想教育。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開展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有針對性地改變相關課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以思政教育來帶動其他各門課程,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做到因事而化。
當下的大學生是“網上長大的一代”,紛繁復雜的互聯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對世界的看法。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平臺是不可忽視的領域,高校要主動將思想政治課與互聯網相結合,運用校園網、官方微信、微博等,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豐富思想政治工作,切實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使高校思政工作做到因時而進。
三、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只是體現在思政課堂上,應在學生成長的每個環節。圍繞立德樹人這個中心環節,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中心開展深入細致的工作,無論課堂內外。當代大學生處在網絡化、信息化、國際化的時代,求知欲強,個性化成長欲望強烈,因此高校要正確引導學生認清國內外大勢,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導向,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努力成為新時代所需的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針對性,是指導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綱領性文獻。高校要加強綜合協調,堅持整體思維,統籌研究思政課各門課程教學設計,切實提升思政課建設水平,在建設立體化教材體系上改進,幫助教師用好教材,幫助學生讀好教材,使用鮮活材料、生動語言編寫和解讀教材,為師生提供好教、好看的思政課教學系列用書;把思政課教學與學生全面發展結合起來,關心學生的思想困惑,研究學生的思想實際;重視實踐教學,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新模式;探索網絡教學,開設網絡教育課,建立和完善大學生網絡思政課主題學習平臺。深刻認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秦 玲. 基于大數據時代下在線教育的研究[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5(02).
[2] 宋 揚, 周春雷, 周春淼.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及應對策略[J]. 語文學刊: 外語教育教學, 2016(01).
[3] 吳景新. 高校個性化就業指導工作之對策[J]. 中外企業家, 2015(32).
[4] 呂偉智. 大數據時代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J]. 新課程學習: 下,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