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紅玉
(新疆省石河子市人民醫院急診普外、胃腸外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術后護理干預對胃腸手術患者早期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
毛紅玉
(新疆省石河子市人民醫院急診普外、胃腸外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目的 分析術后護理干預作用于胃腸手術患者中對于其胃腸功能恢復的積極作用。方法 將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40例胃腸手術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對照組在術后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術后針對性護理干預。結果 兩組患者在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進食時間和不良反應發生率上比較,觀察組均明顯占優(P<0.05)。結論 對胃腸手術患者實施術后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加快其胃腸功能的恢復并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方法經驗證效果確切,值得在臨床中借鑒。
胃腸手術;針對性護理干預;胃腸功能;不良反應
從臨床來看,胃腸外科手術是相對較為常見的一類手術類型,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手術成功率和效果有一定的提升,但患者的胃腸功能會因為手術而受到相應的影響,進而影響患者的康復。為進一步提高療效,研究將以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討術后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對研究過程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40例胃腸手術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20),男性13例、女性7例,患者平均年齡(45.2±5.6)歲,平均手術時間(79.4±11.2)min,術中失血量(31.3±10.2)mL;對照組(n=20),男性14例、女性6例,患者平均年齡(44.9±6.0)歲,平均手術時間(80.1±13.4)min,術中失血量(32.1±12.5)mL。資料匯總提示兩組患者上述各項指標間均無差異(P>0.05),可進行分組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術后護理,觀察組實施術后針對性護理干預,方法為:(1)早期活動干預,術后早期康復鍛煉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在術后6~24 h內,根據患者的情況對其進行呼吸、上下肢的被動運動;其次在術后24~72 h,在完成第一階段的運動基礎上加入腰背部的叩擊活動,手術后72 h在完成上述兩項運動指導的期初上,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指導其進行各種主動運動[1];(2)腹部護理干預,腹部按摩能夠對患者的胃腸道形成刺激,極快血液循環,在手術完成后6 h護理人員將患者置于常規仰臥位,并將膝蓋適當收縮,在按摩時以患者的肚臍為中心,并避開手術切口,以順時針進行運動,操作力度由輕到重[2];(3)心理干預,胃腸功能的影響會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影響,因而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告知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能夠加快術后康復進程,以提升其認知度,另對患者或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給予通俗易懂的講解,以免其出現理解上的偏差;(4)早期飲食干預,隨著臨床經驗的積累,沃恩認為早期進食能夠加快傷口愈合,患者的飲食除了要遵循清淡、易消化、營養物質豐富的原則外,護理人員在制訂具體飲食計劃時還應充分考慮到患者本人的飲食習慣,以免其出現抵觸。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進食時間和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指標比較
護理資料統計顯示,觀察組(n=20)腸鳴音恢復時間(32.1±5.7)h,對照組(n=20)腸鳴音恢復時間(40.7±7.1)h;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更短,數據比較有意義(t=4.2241,P=0.0001)。
觀察組(n=20)肛門排氣時間(36.5±4.9)h,對照組(n=20)肛門排氣時間(44.9±6.3)h;觀察組肛門排氣時間更短,數據比較有意義(t=4.7068,P=0.0000)。
觀察組(n=20)排便時間(43.2±7.7)h,對照組(n=20)排便時間(50.8±8.0)h;觀察組排便時間更短,數據比較有意義(t=3.0610,P=0.0040)。
觀察組(n=20)進食時間(31.7±3.9)h,對照組(n=20)進食時間(37.9±4.4)h;觀察組患者恢復進食的時間更短,數據比較有意義(t=4.7158,P=0.0000)。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比較
護理資料匯總顯示,觀察組(n=20)共出現惡心嘔吐1例、腹脹1例,不良反應率10.00%;對照組(n=20)共出現惡心嘔吐1例、腹脹2例、腸梗阻1例、尿潴留1例、腸粘連1例,不良反應率30.00%。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更低,數據比較有意義(x2=12.5000,P=0.0004)。
文獻資料記載來看,胃腸手術后患者由于機體正常生理結構的變化、鎮痛泵的使用以及麻醉藥物的影響,患者的胃腸功能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還會對康復進程造成影響[3]。研究中我們對患者實施了針對性護理干預,從康復鍛煉、心理干預和飲食干預三個環節著手,充分考慮患者在術后康復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而通過針對性的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將各類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降至最低,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患者的康復。研究結果的數據顯示,兩組患者在胃腸功能各指標及不良反應發生率上比較,觀察組均占據了明顯的優勢(P<0.05),提示了術后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4]。
[1] 馮 鋒.胃腸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干預對早期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4):80.
[2] 王 輝.探討特殊護理干預對胃腸手術患者早期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30):253-254.
[3] 祁建賓.術后護理干預對胃腸手術患者早期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5,(21):70-71.
[4] 祁雯琳.術后護理干預對胃腸手術患者早期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6,3(22):176-177.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1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