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
(來賓市人民醫院,廣西 來賓 546100 )
婦科腫瘤患者全子宮切除術后生活質量現狀研究及護理新進展
黃文秀
(來賓市人民醫院,廣西 來賓 546100 )
婦科腫瘤疾病對女性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惡性腫瘤類型包括子宮內膜癌、絨癌、卵巢癌、宮頸癌等。婦科腫瘤在女性全身腫瘤發病率中占首位,除對女性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還對女性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本次研究調查總結婦科腫瘤術后恢復及護理進展,生活質量指標可對患者軀體、心理、疾病情況、社會功能等多方面進行科學評價,已逐漸成為臨床評估疾病預后、臨床療效的重要指標。本文對婦科腫瘤患者全子宮切除術后生活質量現狀及護理新進展等作一綜述,旨在促進社會發展,改善全子宮切除術后婦科腫瘤患者生活質量。
婦科腫瘤;全子宮切除術;生活質量;護理新進展
全子宮切除術為當前臨床婦科常用術式之一,尤其適用于經保守治療無效的子宮功能性出血等良性病變[1-2]。子宮對女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孕育胎兒及產生月經的重要空腔器官,子宮切除術后腺垂體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患者產生神經癥狀及精神障礙,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導致神經遞質分泌受到干擾[3],進而導致去甲腎上腺素與多巴胺比例發生失調,極易引起一系列精神方面的癥狀及反應,包括失眠、焦慮、抑郁,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受到較大影響[4-5]。因此,對于行全子宮切除術婦科腫瘤患者應加強臨床相關護理干預,實施目的為消除患者思想顧慮,改善術后患者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QOL)還可稱為生存質量,英文全稱為quality of life,是由社會學領域首次提出。隨著醫療理念不斷轉變,近年來生活質量在醫學領域中的運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在醫學領域中生活質量屬于多維概念,包括心理功能、身體機能、社會功能等內容[6-7]。婦科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情感或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疾病癥狀及體征、社會職能等多項內容。相關研究表明,除文化程度、年齡、婚姻狀況、配偶健康情況等因素外,心理功能、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等也是影響行全子宮切除術婦科腫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8-10]。在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行全子宮切除術后,由于患者子宮及卵巢均被切除,相較于其他惡性腫瘤患者,婦科腫瘤患者可能背負著更多的心理負擔及精神壓力;因此,改善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對促進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疾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醫療水平及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婦科腫瘤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是否良好也是評價手術效果的重要標準[11]。導致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狀況不佳的主要因素可能與術后并發癥、心理問題、性功能等有關。相關研究表明[12],婦科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生活質量最差,治療后并發癥及性功能障礙等因素均對全子宮切除術后婦科腫瘤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3]。行全子宮切除術婦科腫瘤患者術后心理狀況較差,在心理方面存在著不同問題,間接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多數患者術后伴有長期精神壓抑,心理負擔及精神壓力較重,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反應,尤其以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患者最為突出。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對疾病預后過于擔憂,相較于良性腫瘤患者更易產生焦慮、抑郁心理。疼痛是影響全子宮切除術婦科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疼痛可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多個方面均造成不良影響,包括心理、軀體、精神、社會功能等[14-15],婦科腫瘤患者晚期伴有明顯疼痛,導致患者正常活動受到限制。全子宮切除術除導致婦科腫瘤患者軀體受到嚴重創傷外,還將子宮主韌帶及骶韌帶切斷,對膀胱及直腸的神經功能支配產生直接影響,導致盆底整體結構完全改變,同時影響盆底生理狀況,可能導致盆底生理功能障礙。
子宮不僅僅是女性機體重要內分泌器官,同時也是多種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子宮可分泌女性機體所需生物活性物質[16],此種物質參與調節女性全身及局部生理過程,且能夠與卵巢內分泌維持良好平衡狀態,當雌激素水平發生下降時,引起一系列平衡失調反應。術后長期處于精神壓抑情況,不但導致患者對相關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降低,同時可能導致患者細胞免疫功能降低。臨床傳統護理僅注重對疾病本身的護理,往往缺乏對患者術后心理、精神方面干預,良好的心理情緒可對保障手術效果、促進術后康復、改善疾病預后等均產生積極影響[17-19]。心理干預措施主要包括消除不良心理、提升生活質量、加強社會支持等幾個方面。根據患者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的不同采用宣教方式,耐心向患者及患者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包括發病機制、疾病進展、治療意義等;護士向患者講解女性生殖系統的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說明維持女性內分泌功能的主要是由卵巢所分泌的激素,并非子宮,進而消除患者思想顧慮,減輕心理負擔及精神壓力,幫助患者樹立正確健康理念,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女性普遍認為子宮是維持女性特征的主要器官,相較于普通外科手術,全子宮切除術更易導致婦科腫瘤患者產生生理及心理應激反應,直接影響全子宮切除術后婦科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護士向患者說明切除病變子宮后,不僅可解決痛經問題,還可預防異常子宮出血等綜合征[20],促使健康狀況好轉,進一步提升生活質量。
[1] 張 余.漸進式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子宮全切術后康復療效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1):1595-1598.
[2] 董佩燕,鄭玉穎,鄭煒斌,等.家庭綜合干預對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生活質量和性功能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0):76-78.
[3] 李明月,馮淑娜.婦科腫瘤情緒焦慮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4):2930-2932.
[4] 侯 睿,曹迎東,李 慧,等.多維度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病人住院期間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6,14(34):3568-3570.
[5] 孫秀軍,葛慶霞,張 梅,等.舒適護理在婦科腫瘤患者腹腔鏡手術中的配合應用[J].中國實用醫刊,2014,41(4):111-113.
[6] 林冬梅.分層次護理對臨床治療的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3):163-164.
[7] 劉靜娟.舒適護理在婦科腫瘤放療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23):2439-2440,2441.
[8] 賈有娟.高齡患者婦科腫瘤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2):131-132.
[9] 謝 娟,范惠萍,陳晶晶,等.盆底肌肉訓練對全子宮切除患者性生活質量的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6):60-63.
[10] Alevronta,E.,Lind,H.,Al-Abany,M. et al.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for an atomized symptom of fecal incontinence after gynecological radiotherapy[J].Acta Oncologica,2013,52(4):719-726.
[11] Costantini,B.,Vizzielli,G.,Fanfani,F. et al.Urologic surgery in gynecologic oncology: A large single-institution experience[J].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Surgical Oncology and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urgical Oncology,2014,40(6):756-761.
[12] 王明仙.腹式子宮全切除術與次全子宮切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5):55-56.
[13] 張曉青,樓云霞,吳 萍,等.全子宮和次全子宮切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6,25(4):53-56.
[14] Chiantera,V.,Rossi,M.,DeIaco,P. et al.Morbidity after pelvic exenteration for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ric study of 230 pati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Gynecological Cancer Society,2014,24(1):156-164.
[15] 謝 娟,范惠萍,陳晶晶,等.盆底肌肉訓練在全子宮切除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4):5639-5643.
[16] 王彩芳,陳北秀,鄒文花等.延續護理服務在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3):142-145.
[17] 畢 迎.子宮肌瘤全子宮切除術后并發癥的中西醫結合護理[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6):848-849.
[18] 何小倩,吳小珍,溫秀蘭,等.盆底肌群訓練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患者普適性及特異性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1):1683-1686.
[19] 王心平,周 玲.個體化指導及訓練對全子宮切除后尿潴留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6,42(22):2490-2491.
[20] 熊 惠,胡春宏.影響宮頸癌患者術后性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5):190-19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27.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