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江蘇 鎮江 212000)
心血管內科護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索
張 靜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江蘇 鎮江 212000)
目的 探討表格式健康教育單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護理整體質量。方法 選取我院2016上半年心血管內科收治的4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信封法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方式進行健康教育,研究組采用自行設計的表格式健康教育單進行干預,對比兩種方法實施后的效果。結果 研究組經過表格式健康教育后,患者對冠心病疾病知識,藥物知識,保健知識,服藥依從性及患者滿意度均明顯高于比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表格式健康教育單進行健康教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臨床護理形式。
健康教育;心血管內科:護理
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危害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心血管內科即心內科,主要治療的心血管病有心力衰竭[1]、冠心病、高血壓[2]與心絞痛等。我科建立并制定了具有專科護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避免誘因,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為了使心血管內科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同時享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我院對心血管內科患者200例應用表格式健康教育,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選取2016年上半年入院明確診斷為冠心病的患者400例。排除標準:年齡>80歲,認知障礙,精神障礙病史及不宜從事運動的傷殘者。按照信封標明單雙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0例。比照組平均年齡(61.0±9.1)歲,病程
7~15天。研究組平均年齡(62.0±8.1),病程7~20天。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1 比照組健康教育運用傳統方法進行。[3]
2.2 表格式健康教育內容
(1)介紹醫院的制度、環境、設施,了解患者及家屬的基本情況,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安全措施。
(2)給患者講授活動、睡眠、飲食等的注意事項。
(3)心理健康教育:患者在治療的過程當中常常會因為病況的反復出現焦慮、抑郁、消極、敏感、生疑等情緒,使患者能夠正確認識及對待自己的境況,了解治療的過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他們學會預防發作的方法及掌握簡單急救技能,安慰他們消除顧慮,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
(4)給患者講授有關心血管病的基本知識,包括發病原因、病癥、疾病常見的并發癥及防范、自我監測方法、治療方法等,對需行介入檢查治療的患者做好術前術后的教育。
(5)給患者講授藥物治療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嚴格遵醫囑咐服用藥物,不能因癥狀波動(如暫時緩解或癥狀持續加重)隨意更改服藥劑量。
(6)運動教育:告知患者知曉勞逸結合的原則。運動方式應以散步、瑜伽等有氧運動為主;運動前后注意避免過飽、情緒激動。
(7)給予出院康復指導,給患者講授自我護理的方法;傳授患者及家屬一些基本急救技術,外出時攜帶必備的急需用藥,為避免一些突發狀況和多種誘發疾病的因素等,并告訴患者要定期復診,出院后1周,了解患者的具體恢復情況,詢問是否堅持用藥,定期隨訪。
2.3 健康教育的評價
發表調查:定期向患者發放意見征詢表修正制定措施,出院時發放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表和意見調查表,通過收集信息,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原因,改進專科健康教育內容及實施措施,修訂專科健康教育表格。
護士長及專項負責人在選取的400例患者出院時發放并填寫健康教育效果評估表和患者滿意度調查表。
對照組滿意62例(31%),較滿意86例(43%),不滿意52例(26%);研究組滿意168例(84%),較滿意27例(13.5%),不滿意例5(2.5%),(P<0.05)。
通過對2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一系列表格式特色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識,康復保健知識,從而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誘因,增強了預防保健意識,有效的干預了冠心病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加強了患者服藥遵醫依從性,減少了醫療糾紛,并且有利于我們護理人員了解患者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便于制定下一步計劃,提高了護理質量內涵及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傳統健康教育比照組的患者。
護理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理學科不斷發展,完善和進步的重要標志[4],減少因缺乏預防保健知識,而使所患疾病復發,加重心身負擔,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復率,降低并發癥,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同時通過開展護理健康教育還能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5]。因此,健康教育在整體護理中是有效的,具有專科針對性形式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是值得運用和推廣的。
[1] 郭曉杰.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2):109-111.
[2] 張艾希.程序化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狀態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1402-1403.
[3] 王 磊.健康教育對老年人高血壓患者92例治療效果觀察[J].內科,2006,(4):354.
[4] 張素容,陳春燕.過程評價干預對住院健康健康教育的促進[J].現代醫院,2007,7(2):155-156.
[5] 徐德云.護理健康教育在臨床中的積極作用與不足[J].工企醫刊,2001,23(1):70-72.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27.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