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東張德秀李斌
(1.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政府教育督導室;2.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3.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永安鎮西山陰小學 山東棗莊 277100)
校園足球對學生個性品質發展的意義①
——(2015—2016)心理服務探究
朱亞東1張德秀2李斌3
(1.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政府教育督導室;2.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3.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永安鎮西山陰小學 山東棗莊 277100)
足球運動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足球比賽對抗激烈,攻守轉換頻繁,對球員注意力、想象力、創造力、思維能力和時空間感知覺等心理品質的形成有良好效果,長期參加足球運動還可以培養勇敢頑強、堅韌不拔、拼搏進取的意志品質,以及團結協作、遵守紀律、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道德品質。發展和振興足球,對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豐富文化生活、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培育體育文化、實現體育強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校園 足球 個性 品質 意義
《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于2015年1月26日經國務院審議通過,報由中央深改領導小組進行審議。《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于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于2015年3月16日出臺。《方案》共分十一部分五十條內容,其中用一部分五條闡述“改革推進校園足球發展”,提出“發揮足球育人功能,促進文化學習與足球技能共同發展……。”
2015年4月棗莊市市中區正式確立校園足球項目并成立項目組開展工作。《市中區校園足球三年發展規劃(2015—2017)》市中教發(2015)21號文件的制定下發,其中對“加強保障工作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方面要求在全區中小學普及校園足球運動;培養興趣愛好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讓校園足球運動給孩子們帶來由內至外的蛻變。
2015年5月校園足球項目組抽調市中區中小學心理指導中心專家組成員組建校園足球心理團隊,開始對學生良好心理品質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行綜合性的跟蹤服務,就是通過一段時間的足球訓練和比賽,制定相關心理干預與心理輔導機制,實施全方位的心理服務。

表1 市中區校園足球學生心理測評(鄉鎮小學)
校園足球心理團隊依據《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校園足球三年發展規劃(2015——2017)》市中教發(2015)21號文件的相關工作要求,首先制定《市中區校園足球項目心理服務方案》。《方案》包括從教師做起,在全區體育教師中分批進行積極心理學課程培訓;啟動校園足球學生心理測評,了解學生心理現狀;針對學生心理情況,與教師協商找到符合學生需要的方法;從個別輔導和團體心理輔導兩方面著手,在足球運動中滲透心理學理論、方法和技術;在訓練、比賽后進行心理跟蹤服務,發現學生在運動中出現心理傾向進行適時調整5個工作層面。其次校園足球心理團隊由市中區中小學心理指導中心專家成員擔任。團隊負責人張德秀(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負責心理服務的方案規劃、指導和執行;成員李斌(市中區永安鎮西山陰小學)、吳鋒(棗莊市第四十六中學)、李干(市中區孟莊鎮中學)、馮香香(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等分別負責心理服務的教案與授課、測評與收集數據與分析、統計數據與宣傳報道。再者為提升心理團隊的專業能力,2015年8月,團隊成員到清華大學進行了為期4天的積極心理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感受到了最前沿的心理學理論、方法和技術,為更好地做好校園足球項目心理服務提供有力的理論保障。最后2015年9月開展心理素質測評的試點工作。

表2 市中區校園足球學生心理測評(城市小學)

表3 市中區校園足球學生心理測評(鄉鎮中學)

表4 市中區校園足球學生心理測評(城市中學)
一是加強師資隊伍培訓。2015年、2016年市中區連續2年集中時間和地點,舉辦體育教師分批進行校園足球專項培訓,其中心理團隊進行主題為《積極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運用》培訓,通過游戲、互動等環節,讓老師們親身體驗表達與溝通的重要性,以及積極語言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產生的良好效果,并對在足球訓練中運用積極語言提出了建議,提倡關注學生的優勢,發現學生的潛能,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和方法,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二是心理測評、數據分析、制定方案。(1)選擇量表2015年11月,全面啟動我區校園足球學生心理跟蹤服務。選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修訂的“學習適應性量表”(AAT)進行測評,收集隊員訓練初期的心理品質狀況。(2)選擇測評學校,考慮生活環境和年齡特點,分為鄉鎮小學、城市小學、鄉鎮中學、城市中學四個群體;共17所中小學,最后有十二所中小學數據可信、有效。(3)心理測評數據及分析表。如表1至表4所示,從求知欲、計劃性、人際交往、獨立性、毅力、心身健康6個維度來分析,數據顯示:總體普遍存在著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城市和鄉鎮沒有明顯差異;城市小學生在人際交往困難上有65.93%,農村小學有71.95%,農村中學有85.33%,城市中學有68.57%;在獨立性方面城市小學有72.53%的學生不能獨自處理問題,農村小學有67.07%,農村中學有86.67%,城市中學有77.14%;在身心健康方面城市小學有53.30%,農村小學有56.10%的心理健康問題;在中學生群體所測評的6個維度都有非常高的比例,在身心健康方面城市中學有68.57%的學生存在問題,農村中學有72.00%的學生存在問題,城市和農村學生的6個維度基本上沒有明顯的差異性。在求知欲方面城市中學存在問題比例較高為91.43%,農村中學為69.33%,小學生比中學生低。在毅力方面小學生遠遠優于中學生。現階段,學生面臨著學習、社會、人際交往、父母期待等多方面的心理壓力,自身處于心理成長階段,是容易被生活事件所沖擊的年齡,因此,心理測評結果尚屬于意料之中,我們校園足球整個團隊的責任任重而道遠。(4)積極干預與心理輔導。根據中小學不同的心理發展,結合以上數據所反映出的問題,切實制定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干預措施與輔導方案。一是足球所帶來的規則意識;二是足球與生涯發展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使命感與責任感,并且學會有意識地管理自己的人生;三是團隊心理輔導與拓展訓練,如時光隧道、無敵風火輪、挑戰150、盲人方陣、高空攀巖等活動,幫助學生懂得規則在人生成長中的重要性,遵守規則的人,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通過團體活動讓學生釋放學習壓力,感受合作的喜悅,以及挑戰自己的極限。
在2016年11月全市中小學校園足球比賽中,市中區代表隊取得了優異成績。我們及時進行跟蹤學生心理狀況并進行心理干預與輔導。
例1:高中學生劉某某在一場足球比賽中對裁判員的公正性提出質疑,明顯表現出一些負面情緒,心理老師運用傾聽、認知、接納、寬容、允許等方法來幫助學生正確看待比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宣泄不良情緒,從而幫助學生學會處理類似的生活事件。
例2:初中學生宋某,在比賽過程中由于自己不夠專注和過于自信輸掉一球,至今依然耿耿于懷,心理老師從正反兩方面來引導學生如何在失敗中學會成長。
例3:小學生李某提到了自己差點出現烏龍球的時刻,記憶猶新,以后自己做任何事情將會更加細致和專注。
學生們對比賽過程中經歷的事件暢所欲言:進球的瞬間讓學生們欣喜若狂;失敗時刻讓學生們學會反思;兩隊抗衡讓學生們學會堅持;裁判判罰公平性讓學生學會對事情合理認知。在傾聽的過程中,感受到足球運動給學生們所帶來的心靈觸動,以及在足球運動中滲透心理學的重要性。

表5 校園足球競賽后部分學生心理測評統計表
2016年12月心理團隊再次選擇部分參加全市校園足球比賽隊員進行心理跟蹤測試,包括小學、初中、高中、鄉鎮各選一支球隊進行測評,共測評64人,選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小學生意志力調查表》進行,其中心理健康占總測評人數的39.06%;意志力堅強占總測評人數的76.56%;在學習、人際交往、孤獨、自責、恐怖等方面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見表5。今后,一需要在足球訓練的同時加入心理干預措施,二需要教師在訓練與比賽過程中發現學生心理傾向及時進行心理輔導。
數據表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比初測略有好轉,但還有多數學生依然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仍需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早期發現,及時處理;足球運動對學生意志力品質的培養發揮了很大作用,大多數學生現已具備較強的意志品質,這是值得欣喜的方面。
通過2次探究實施,一是發現學生在足球運動中心理品質已經發生較好轉變;二是心理團隊更加全面地與教師交流溝通,發現訓練過程中心理工作切入點,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進行教育教學管理,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心理團隊成員只有走進訓練中去,才能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需求,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制定系列心理課程,對學生的心理成長發揮更大作用;四是不足,由于2次測評選擇量表不同,數據量偏小,導致數據前后對比略有差異性;五是建議,積極發揮學校心理咨詢師的作用,進入球隊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心理輔導。
[1](美)馬丁·塞利格曼.持續的幸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陽志平.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操作指南[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陳虹.教師積極語言在課堂中的運用[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G843
A
2095-2813(2017)02(a)-0134-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4.134
朱亞東(1967—),男,漢,安徽蕭縣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足球運動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