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云
高中生物是一門有趣的課程,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果是教師一直追求的目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果,教師就要讓學生熱愛學習,堅持學習.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課堂導入著手,讓學生樂于接受新的知識.有效的課堂導入手段,是奠定高效課堂的基礎.
一、創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
在實際生活中包含著許多高中生物知識.單眼皮和雙眼皮的基因、手指被針扎到之后的縮手反應、運用發酵技術制造的食品等,都與高中生物的知識相關.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由此可以看出,生物與生活息息相關.對于高中生來說,高強度的學習會導致他們產生厭學的消極心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感受,盡量利用貼近生活的方式進行新課的導入.這樣,既能使學生在生物課堂中得到身心放松,又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收獲知識.創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其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在進行新課導入時配合以實際案例即可.這樣對學生來說更能吸引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時,教師可以與生活相聯系,人類生活中的種種行為對自身生活的環境都有一定的影響.為什么會產生白色污染?是因為塑料袋難以分解.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備出幾個購物袋,重復利用,減少白色污染.同時,各大商鋪也可以限制塑料袋的使用情況.為什么現在空氣質量這么差,是因為PM2.5的值一直高居不下.這與私家車的增多有著很大關系.汽車尾氣的排放,對我們生活的環境有非常大的危害.除了汽車尾氣,還有化工廠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污染物的處理.這些行為,對我們的環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聯系實際生活中導入高中生物課堂,既能讓學生接受新知識,又能無形之中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環保意識.
二、建立能激發學生興趣的生物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之所以一直被教育者拿來警醒,是有科學依據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發現,當學生對某一門學科表達出充分的興趣時,他這門課的成績也會逐步上升,在這門課程上投入的精心也會相對較多.為了保證高中生物教學順利進行,也為了建立高質量的生物課堂,教師需要對學生做出正確引導,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果.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也可以在課前講述一些相關的小故事.關鍵在于要適合學生,一切以學生為本.
例如,在講“生物進化”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眼界,教師可以介紹達爾文的生平事跡:他從小就活潑好動,喜歡采集昆蟲,制作生物標本,對動物進行解剖、分類,作觀察記錄,特別是在“貝格爾”號上長達五年的環球科學考察,收集大量有關生物進化的資料和證據,經大量觀察研究分析,終于成功地用“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這部巨著,在世界上引起極大的反響,被恩格斯贊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通過介紹名人事跡,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
三、打造高效奇妙時間短的課堂導入
新課的導入階段,不宜進行過長的時間.如何在短時間內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中,是高中生物教師一直追求的目標.試想,如果教師把大量時間用在新課導入這個環節,那么,四五十分鐘一節的生物課,能夠剩下來的真正進行教學的時間就不會太多,過分的導入會讓學生產生迷惑,對學習不能集中注意力.如何把握好新課導入的度呢?教師應將新課導入這個環節設置在五分鐘左右.在短短的幾分鐘里,教師需要緊緊地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尋求新課切入點時,盡量找一些學生沒有接觸過的事物.在這里,強調一個詞——奇妙.任何學生對陌生且奇妙的東西都是沒有抵抗力的.在教學中,教師要緊抓這一特點,開展高效教學.
例如,在講“蝗蟲的呼吸”時,學生普遍認為蝗蟲用嘴呼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一個實驗,一只蝗蟲頭部完全浸泡在水中,另一只腹部浸泡在水中,頭部露在外面.過一會兒,學生驚訝地發現,頭部露在外面的蝗蟲居然先死掉了.學生表示非常震驚,同時非常好奇,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繼而經過教師的指導,結合課本上的專業知識,學生推斷出這只蝗蟲先死的原因.
總之,高中生物是一門知識點較多的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優化新課導入的方式,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