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治華
高中物理對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一、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雖然目前無法突破原有的應試教育大框架,但是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革.就高中物理而言,課本內容較為全面,且知識體系較為完善,在學習的各個階段知識分布也較為合理,學習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比較符合學生的思維模式,能夠讓學生掌握各個學習階段的物理知識.比如,在高一物理課本中,先是學習最簡單的勻速運動,了解運動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速度、路程、時間),隨后學習牛頓運動定律,研究物體運動與能量的變化,再從物理的圓周運動深入到天體的運動,與實際生活接軌.物理知識中都會涉及能量的變化,而物體運動、力的做功、能量轉化是高中物理知識中較為簡單的環節,作為高一的基礎課程較為合理,而且學習內容環環相扣,對于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模式是較為有利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中課堂大多引進了多媒體技術,加上物理實驗課程的普及,很多抽象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課堂視頻以及實驗的方式展現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降低了高中物理教學難度.但是由于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很多時候課堂上采用的都是填鴨式教學方法,加上大量的做題,讓學生學會做重要題型,然而一旦轉換出題方式,學生仍是無法應對,暴露出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抽象思維能力不足的問題.會做題并不代表學生掌握了這一知識點,只是對某一題型的套路較為熟悉,知道該用哪個公式,但不知道為什么要用這個公式求解.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的策略
1.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題型的歸納總結與套公式的教學方式,直接阻斷了學生的自我思考與探索,遇到熟悉的簡單的題目直接套公式,完全不經過思考,對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要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在面對每一個物理模型時,就要讓學生自主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變化與能量的轉換,明白每一個公式的含義.在解題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分析,列公式求解.同時,找一些類似但有變化的題目,讓學生自己解答.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糾正.也就是說,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留下自主思考的余地,不要讓學生認為背公式就是簡單有效的方法.
2.構建物理思維框架.在高中教育中,課本上的內容是最基礎的核心知識點,掌握這些知識并靈活運用,就能解決大多數的難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自主應用基礎知識進行解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做大量的練習題鞏固各個知識點,這時抽象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就能通過歸納自己所做的練習題,總結出這一類題型的解題規律,熟悉解題思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同一題型的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構建物理思維框架,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萬有引力與航天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天體基礎的圓周運動題型,讓學生以這一題型為基礎衍生出其他題型.比如,從單個行星的萬有引力到多個行星之間的受力變化,做一個題型歸類筆記本,以基礎知識點為核心,思考題型變化所引發的解題思路與方法的變化,掌握這一類知識點.通過題型歸納,學生由易到難掌握了所有天體運動的物理模型,解題思路清晰,解題能力得到提高.
3.掌握物理學習規律.在高中物理每一個章節的學習中,物理模型框架有所不同.其實,在整個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其邏輯思維能力都是一致的,物體的運動、電場、磁場等都與物體受力及能量的變化是相關的,因此可以通過各個章節知識點的連貫性,去探索物理知識的學習規律.例如,在高二物理學習中,都是關于電場、磁場的學習,課本的編排是從靜電場到恒定電流,從磁場的學習到電磁感應以及交變電流的學習,內容本身的編排就是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教師可以對有關內容進行總結,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理清電場和磁場的變化情況,使學生碰到電力與磁場的題目時能快速找到突破口.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物理學習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這是一個比較復雜而且玄妙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物理知識的重點與規律,促使學生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