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剛
摘 要 國有企業黨組織在積極探索企業黨建工作促進企業改革、服務生產經營、服務發展大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企業黨務工作者,要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以勇于改革的精神,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切實加強執行力建設,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為企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人力支持和思想動力。
關鍵詞 黨的建設 執行力
在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企的光榮傳統、獨特優勢,是國企的“根”和“魂”。
總書記重要講話對國企黨建高度定位,為我們立足中心強黨建、聚精會神抓黨建,提供了堅強的精神支撐和科學的行動指南,增強了做好黨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了建設“四個最好”,爭創“四個領先”目標的決心和信心。
行動,是抓落實最有力的語言。國有企業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關鍵是要提高抓黨建的執行力。
提高執行力,就是要增強核心意識,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當前,國企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和深水區,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做優做強做大,創譽創效,不斷提高員工待遇,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等,場場都是硬仗,要求黨建工作必須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因此,要切實增強核心意識,確保黨組織對企業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三者有機統一,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上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確保黨組織有效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領導權、決策權。
提高執行力,就是要增強服務意識,把全力推動企業改革發展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生產經營之于國企黨建工作,正如“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源”。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立足于“搞好生產經營、加快改革發展”的中心開展黨建工作,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既是我們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具體體現,也是企業根本利益所在。因此,要牢固樹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為生產經營服務的思想,把促進生產經營、加快改革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抓好承攬,強化管理,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持續改善職工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在提質增效、提高企業和職工獲得感、實現企業改革發展新突破的進程中發揮作用、檢驗戰斗力。
提高執行力,就是要樹立短板思維,把黨建基礎工作抓好抓實?!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抓黨建要樹立短板思維,突破傳統思維定式,從補齊短板、夯實基礎做起,從基層組織、基本制度、基礎工作抓起,掃除黨建工作盲區和空白點。公司黨委堅持立足中心抓黨建,注重黨的組織建設,按照“四個同步”原則,基層黨組織實現了全覆蓋;注重書記隊伍建設,基層書記分設率和專職正職率保持在90%以上,大中專畢業生在專職書記隊伍中所占比例得到大幅提升;注重制度建設,制訂和完善了一系列規章制度,為充分發揮黨組織保證監督作用提供了保障;注重考核評價機制,推行了項目黨建達標考核工作,優良率達到90%以上;制定了黨委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有力地推動了基層黨的建設工作。
提高執行力,就是要突出問題導向,把加強黨建與依法治企緊密結合起來。抓黨建、治黨風,是國企黨組織的政治擔當,更是依法治企的重要內容。要聚焦主體責任意識不強問題,強化“兩個責任”落實,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要聚焦“四風”問題新動向新表現,突出監督執紀重點,強化對關鍵崗位、重要人員特別是各級單位“一把手”的監督管理,加強黨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聚焦規章制度落實不力的問題,強化責任落實和責任擔當,用制度和紀律,引導和規范黨員干部遇事不推諉、擔責不逃避,甘做鋪墊工作、甘抓未成之事,以責無旁貸的精神、“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走在前列干在實處,要堅決糾正和查處在企業改革發展中不想為、不善為、不會為、亂作為的行為。
提高執行力,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把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充分融合?;鶎狱h組織要充分組織和動員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踐行企業文化理念,積極投入企業文化建設,推動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的充分融合。要將各級黨組織作為滋養優秀文化的沃土,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總結、提煉、升華、豐富企業文化理念;要將黨組織作為文化建設主陣地,將“五統一”優秀的文化理念融入到規章制度、貫穿到企業管理全過程、滲透到員工言行舉止中,成為員工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實現文化建設全員參與、整體推進;要不斷加大優秀文化傳播力度,以企業重大事件、重點工程、先進人物事跡等為著眼點和切入點,講好故事,傳播聲音,展示風采,對內引導輿論、統一思想、團結鼓勁,對外美化聲譽、樹立形象、塑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