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
數學概念教學是學生學習概念的重要環節.概念是數學的本質.學生只有通過本質去挖掘現象,才能真正地提高數學水平.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初中數學概念教學談點體會.
一、層層引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概念是學習數學的關鍵因素,它就相當于一個支點,沒有這個支點是難以翹起巨石的.概念是數學知識的本質反映.有些概念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在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感覺很枯燥.這時,教師要注重概念理念的創新,加強引入這些抽象概念的過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對知識本質的學習提高對數學的認知程度.
例如,全等圖形的概念是“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作全等形”.這個概念看似是比較簡單明了的.由全等圖形的概念,我進一步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學生“照著葫蘆畫瓢”,很快就得出: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然后我對這個“重合”進行了剖析:“同學們,什么叫作‘重合呢?無論對錯,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就行.”有的學生回答:“完全一樣就是重合.”我沖著這個學生笑了笑,提出問題:“什么叫作完全一樣呢?以三角形為例.”學生進行思考.有的學生回答:“要想保證完全一樣,就要保證三個角都是一樣的.”我反問:“真的是三個角一樣就是全等的三角形嗎?”我在黑板上給學生畫了一大一小兩個三角形,它們的三個內角的大小雖然相同,但是明顯不可能重合.學生又進行思考.有的學生回答:“三個邊相等就能保證三角形重合.”有的學生回答:“兩條邊及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也可以保證重合.”我感覺學生說的已經差不多了,才開始進行下面的講解.在這個課例中,我由一個簡單的概念對學生進行了引導啟發,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學生無意中已經接觸到相似的概念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證明等.由于這都是后面講解的內容,我只是進行了點撥,沒有深入地講解.這些都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為他們以后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概念外延,拓展學生的知識
數學是一門關聯性很強的學科,每個知識點都有緊密聯系.概念也是如此.在概念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地幫助學生拓展知識,對所要講解的概念進行外延,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的奧秘,激發他們繼續學習的欲望.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這個概念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更加高漲,思維也會更加活躍.
例如,在講“有理數”時,我提出問題:“有理數的概念是什么?”學生很快地回答:“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我追問:“這個概念涉及整數和分數,什么叫作整數?什么叫作分數?如果不能準確說出,舉例即可.”學生說出了幾個例子,我也能從例子中看到學生明白了這些概念.我又提問:“以前大家學過自然數,那么什么叫作自然數?”有的學生問答:“像0,1,2,3,……這樣的數就是自然數.”我沖著學生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提問:“我們在學習時也會接觸正整數的概念,那么你們如何將這兩個概念進行聯系呢?”學生很快回答:“除去0之外的自然數就是正整數.”在這個課例中,我由有理數這個概念進行了外延,既幫助學生復習了以前的知識,也讓學生自己感悟出新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感悟能力,加強了學生知識的系統性.
三、創設情境,提高概念教學的趣味性
傳統的概念教學略顯枯燥,學生在接受這些概念時較為被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這些概念.同時,學生抽象思維的養成也需要以一個直觀生動的情境作為引導,因為讓學生直接去建立抽象思維理解抽象的概念是有難度的.同時,創設教學情境還能夠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概念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等方法,對數學信息進行整合.
例如,在講“函數”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函數的概念,我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在游樂場坐過摩天輪嗎?”很多學生一聽到“摩天輪”立馬表現出很高的興趣,并且大多數學生都表示坐過.然后我指出:“摩天輪是不停地旋轉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摩天輪的高度越來越高,直至到達最高點.這其實就是一個摩天輪的旋轉時間和高度的函數關系.”接下來,我對函數這個概念進行了引入.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我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引入教學,為學生創設了坐摩天輪時的情境.由于這是學生親身經歷過的,于是在他們腦海中能夠形成一個直觀的概念.這時我再引入抽象的概念,學生就能有效地理解了.
總之,概念教學其實不簡單.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概念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挖掘問題本質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