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
摘要:本文探討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必然帶來教育的重大變革.可以看出,傳統教育從教學模式、觀念以及方式上都相對落后,不足之處日漸顯現.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非常低,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素質.新教改要求教育必須從根本上進行改革.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尋求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方法.下面就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興趣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每個人只有對一件事物產生興趣,才能主動調動全身心力量去完成.如果課堂環境非常沉悶和死板,就會降低教學效率.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之所以學習效率非常低,主要是因為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課堂教學實效性非常低.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基本上是填鴨式教學,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弱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想而知,這種教學方式的教學效率是非常低的,實效性也不理想.因此,符合歷史潮流發展的現代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建立知識理論體系.這種方法論認為,知識不是完全通過學習獲得的,大部分知識是通過不斷地實踐總結出來的.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自主構建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以看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教師就要以學生為主體,幫助學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也就是說,教師通過不斷實踐總結出一些適用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地安排,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教學規劃和學習計劃.
例如,在講“三角函數”時,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學習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都能在學習小組中發揮作用.其次,教師應該針對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制定一些學習計劃,給學生一定的自學空間,促使學生進行探討和摸索,并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最后,教師針對每個小組的實際結果進行適當總結,以完成教學要求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進行交流和學習.不管是探索還是交流,都能反應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熱情,也就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組學習模式,能夠充分顯示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充當配角.這種模式,能夠提高課堂效率以及實效性,還能夠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三、優化教學模式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優化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打破經驗思想的束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比如,先學后教是一種非常符合時代發展的教學方法.先學后教模式主要是以學生自學為主要方式,教師必須做好教學內容的布置和檢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還要對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對教學中的難點進行重點講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先學后教模式之所以比較先進,主要是因為其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出現.這種模式下,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學習的推動下建立理論知識架構,教師的作用是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重點講解,給學生以正確的指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四、重視教學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評價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對于數學學習較好的學生,教師要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數學學習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多方面進行正確引導,逐步讓學生建立起自信,也可以發揮羅森塔爾效應,以期待和暗示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發揮出學生的無限潛能,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是新時代背景下對于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學發展的必然方向和目標.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選擇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將全部激情投入到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教師還要不斷進行交流和學習,提高自我修養,因材施教,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