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京
摘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開啟了治國理政的新篇章,是實現中國夢的實踐性安排[1]。進行和加強“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教育,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項重要任務和內容。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教學平臺,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課堂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性教學設計,應采取如下方式:內容嵌入式、專題精講式、問題討論式、案例分析式。
關鍵詞:“四個全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3-0216-03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已深入滲透到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等方面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堅持弘揚“主旋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2]。高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之一,要與時俱進,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切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不斷豐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密切聯系實際,以突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與時代性。
進行和加強“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教育,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項重要任務和內容。目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尚未充分體現到現有教材里面,需要通過各種方式進入課堂、進入大學生頭腦。研究探索“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課堂的有效方式,無疑成為促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進課堂的重要途徑。
一、內容嵌入式
所謂內容嵌入式,就是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相關內容,嵌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之中,使之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系列教材的已有內容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同時,及時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及時充實到教學內容之中。嵌入的意義不僅是“入”,更強調“嵌”,要把它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加以突顯。接下來,筆者將借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予以解釋說明。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5年修訂版,是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進教材的指示,在原有版本基礎上進行的擴充,主要內容包括:社會發展規律與歷史主體、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及其發展等九章內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堂上,完全可以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嵌入到該門課程的教學中,并且重點講清楚“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中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3]。
比如說,“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就蘊含了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講本課第四章“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和第八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時就可以把它添進教學中。面對“經濟總量領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來之后的共富挑戰,資源環境約束下的轉變壓力,創新能力與發展需求脫節”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問題導向和科學思維,以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全局視野和戰略眼光,立足中國實際、針對中國難題,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這體現了社會形態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觀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戰略目標,把“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國”和 “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戰略舉措,在以經濟發展為目標的同時,注重改革、法治和黨建。以上,體現了唯物史觀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等基本原理。
“四個全面”是一個整體,每一個“全面”都體現了我們黨對治國理政的新的思考和探索,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治國理政方略,才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這里,“全局”概念非常重要,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也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從整體上做出一個戰略謀劃。“既要注重總體謀劃,又要注重牽住‘牛鼻子”,這是中央政治局進行2015年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對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的闡述,也是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哲學基礎的揭示。
二、專題精講式
所謂專題精講式,就是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主要觀點進行摘編、分類和系統化梳理,最終通過專題的形式進行精講,讓學生深入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所蘊含的主要觀點和精神實質。“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四大方面,每一方面都可以單獨抽出,當作一個專題進行精講。甚至,我們可以選擇某一方面,從更小的切入點進行詳細專題的精講。接下來,筆者將借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下文簡稱“概論”)課程予以說明。
比如,在講“概論”課第六章第三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的第二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就可以舉行一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專題學習會。既然通過專題進行教學,那專題講解的內容必須全面系統化,不能東說點西講點,只有結構完整、內容明晰的專題才稱得上是精講。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專題為例,作為授課教師,必須要講清楚該專題的重點和難點。2012年,黨的十八大將“建設”改成“建成”,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這是黨的十八大描繪的全面小康藍圖的生動呈現。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這個“全面”,第一,體現在覆蓋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第二,體現在涉及的領域是全面的。我們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全面小康,是“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全面小康……方方面面著眼的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處于引領地位的戰略目標。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藩籬,實現全面小康才有動力;只有全面依法治國,建立規則秩序、推進公平正義,實現全面小康才有保障;只有全面從嚴治黨,鍛造領導核心、提供政治支撐,實現全面小康才有保證。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復興進程中的深層次矛盾問題,以全面依法治國確保現代化建設有序進行,以全面從嚴治黨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才能繪就全面小康的宏圖。以上內容,如果再稍加梳理,就是制作專題的材料。
通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專題精講,一方面可以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容講清楚(包括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等);另一方面能把“概論”課最后幾章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相關知識穿插在內,使得知識前后相連,為以后打下基礎。此外,還能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中國夢相互串聯起來,帶入教學中,豐富完善教學內容。專題精講的方式具有系統性的特點,方便同學理解、掌握知識點。而且在專題中,領導人的講話、政府文件等都是不錯的教學工具。對于教學來說,利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是很重要的。
三、問題討論式
所謂問題討論式,就是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中的觀點、問題等,采取討論、辯論、頭腦風暴等方式,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深化對重要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本文將以“全面依法治國”為例,借助《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下文簡稱“思修”)課程予以解釋說明,介紹問題討論式教學方式。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習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內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普及法制教育的主陣地。“全面依法治國”教育進入“思修”課教學,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的現實要求,也是針對大學生群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的重要手段。筆者將嘗試以問題討論式的教學設計開展“全面依法治國”融入式教學[4]。
如在講授第六章“學習憲法法律,建設法制體系”時,可以以學生喜愛和熟悉的分組辯論的形式圍繞一個與“全面依法治國”相關的小主題進行教學,比如“全面依法治國的內涵是什么” “為什么要實施全面依法治國”等等。這些問題,要覆蓋到“思修”課的重點——依法治國的內涵、核心、內容和手段。教師給學生留下具體問題,讓他們主動去查找資料,思考尋找答案。這樣一來,既鍛煉了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也能促進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而非機械地接受知識。甚至,我們還可以通過組織課堂演講比賽、主題討論、現場答疑等方式進行教學。以學生登臺主講、再由同學點評的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闡述深刻的理論和道理,拉近了理論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還可帶領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實施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和《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等文章并讓學生提交閱讀報告。在課堂互動環節可安排學生交流讀后心得、發表個人觀點、展開自由辯論,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全面依法治國”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一致性,進而從整體上把握“四個全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聯系。
當然,進行問題討論式的教學前,筆者建議教師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比如提前通知學生分好組、告知學生討論的問題。提前分組可節省下次上課的時間,提高效率;提前告知學生討論的題目,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有充足的時間查找資料,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保證下次課堂討論的深度和廣度。而且,筆者認為一次課上討論的問題不宜過多,否則討論也無法深入進行,只能浮于表面,達不到最佳效果。可以說,“思修”課是講清“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陣地之一。
四、案例分析式
所謂案例分析式,即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指導下涉及的典型案例進行案例分析,全面分析事件產生的背景、過程、結果和原因,彰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現實指導意義。比如,在上“概論”課第十二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理論”時就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向學生生動形象地講述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正在進行中,正全方面多角度地嚴格執行。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在多次公開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焦裕祿。2014年3月,他在河南蘭考調研時說:“我們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祿精神的影響,是在焦裕祿事跡教育下成長的。我后來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參軍入伍,還是做領導工作,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指出:“焦裕祿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有正面例子就會有反面例子。2015年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成效明顯……我們堅決查處了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向世人證明中國共產黨敢于直面問題、糾正錯誤,勇于從嚴治黨、捍衛黨紀,善于自我凈化、自我革新。全黨必須牢記,反對腐敗是黨心民心所向。有黨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敗斗爭必定勝利。”這是公開報道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談到周永康案,也是首次集中點評反腐打落的四個“大老虎”。習總書記關于反腐的“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打贏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等熱門語句迅速占據報紙、電視、微信、微博等各類傳播媒介的頭條。“全面從嚴治黨”正在不斷深化發展中。
用活生生的正面教材——焦裕祿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優秀人物的生平和經歷,知道他們的犧牲和奉獻;用血淋淋的反面教材——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違反黨紀國法的人進行教學,讓學生知道我國反腐倡廉、“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和勇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去研究習總書記為什么會在多個重要場合反復提到一身正氣的焦裕祿,也會在公開場合點名談及周永康等四只“大老虎”,這么做的背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過程怎么樣、成效如何等等。通過這種案例分析式教學,一方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善滿堂灌的古板教學方式,開發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汪青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視域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中國夢[J].思想理論研究,2016(2):27.
[2]張耀燦,鄭永廷.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3.
[3]汪宗田,黃艷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2):53.
[4]王曉磊.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與“中國夢”的整體性契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