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香
(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200)
腦外科ICU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臨床護理及預防措施探究
周美香
(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江蘇 常州 213200)
目的 探討腦外科ICU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臨床護理及預防措施。方法 本文將本院在2016年1月~9月期間收治的34例腦外科ICU氣管切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在術后出現肺部感染。對所有患者進行藥敏試驗及痰培養,分析患者細菌及藥敏情況,并對患者實施預防護理措施。結果 經治療與護理后治愈10例,顯效18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06%。結論 在對氣管切開患者護理管理中需要對患者氣道進行濕化處理,并及時地為患者清除氣道的分泌物,加強對患者氣道與氣囊的管理。避免患者口咽部細菌定植及誤吸,嚴格按照無菌操作,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幾率,提高生存率。
腦外科;ICU;氣管切開;肺部感染;臨床護理;預防措施
氣管切開術作為ICU搶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術,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因各種原因而導致的呼吸困難癥狀[1]。氣管切開術屬于有創人工氣道,在臨床上護理人員的關注重點為如何更好地控制呼吸道并發癥的發生。患者出現各類并發癥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抵抗力較低,且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加上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氣管套管保留的時間較長,因此術后最為常見的并發癥為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發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療難度[2]。鑒于此,本文將本院在2016年1月~9月期間收治的34例腦外科ICU氣管切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在術后出現肺部感染。對所有患者進行藥敏試驗及痰培養,分析患者細菌及藥敏情況,并對患者實施預防護理措施?,F將具體結果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文將本院在2016年1月~9月期間收治的34例腦外科ICU氣管切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17~69歲,平均年齡(41.26±11.04)歲;患者進入ICU到氣管切開前的時間段為4~10天,平均時間為(6.89±1.02)d。其中處于昏迷狀態患者29例,意識較為清醒患者5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機械通氣治療。
1.2 一般方法
1.2.1 肺部感染診斷標準
①經支氣管篩檢以及氣管吸出物的取樣檢查中,發現存在病原菌;②經病理學檢驗,確診為肺炎患者;③咳痰且痰液較濃;④經血清抗體診斷結果為陽性?;颊呷舫霈F以上任何一個癥狀,且同時伴有發熱咳嗽、肺部啰音及大面積浸潤性陰影,則可確診為肺部感染。
1.2.2 痰液采集
按照常規吸痰法吸出患者淺部位的痰液,深部痰液采用無菌痰液收集器,從而患者氣管套管中插入,在吸取痰液后進行藥敏試驗機細菌培養[4]。
1.2.3 護理方法
①環境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地對病房進行打掃及消毒工作,定期開窗透風,主要目的在于確保室內空氣的清新,防止院內感染的發生。并且還需要對病房的溫度進行監測,并及時對溫度進行適當地調整,一般來說病房溫度應該控制在20~24℃之間。②生命體征:嚴格對患者體溫、血壓以及脈搏等生命體征進行測量并記錄,并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掌握患者病情以及意識狀況。若患者出現危重癥狀,護理人員需要立即告知醫師進行搶救。③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可以采用濕化系統對患者呼吸道進行濕化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防止導管堵塞等不良事情的發生[4]。
1.3 療效判定
①治愈:患者發燒咳嗽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具有較好的排痰效果;②顯效:患者發燒咳嗽等臨床癥狀出現明顯緩解,具有良好的排痰效果;③有效:患者發燒咳嗽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排痰量有所減少;④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排痰效果無任何緩解,甚至惡化。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對34例患者實施常規藥物治療,并輔以抗生素治療與護理,經治療與護理后治愈10例,顯效18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06%。
腦外科ICU肺部感染主要指的是患者在被轉入腦外科ICU病房后的72h內所出現肺部感染的癥狀,一般來說患有患肺部感染癥狀的患者多伴有基礎性疾病,同時還出現身體機能多重受損現象[5]。因此,在臨床上需要對此類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患者在氣管切開手術后出現肺部感染狀況,從而確?;颊呱踩?。除此之外,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患者以及自身特點、病情狀況來實施最為合理的護理方案。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面對一部分因病痛而出現不愿配合及情緒低迷的患者,護理人員還應該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與關愛,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使其以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相應的治療及護理措施,從而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提高治療及護理效果。本次研究中,34例胸外科ICU氣管切開患者經治療與護理后治愈10例,顯效18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06%。研究結果表明,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療與護理有效率。
綜上所述,在對氣管切開患者護理管理中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對患者氣道進行濕化處理,及時地為患者清除氣道的分泌物,并加強對患者氣道與氣囊的管理。除此之外,在護理的過程中要避免患者口咽部細菌定植及誤吸,嚴格按照無菌操作,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幾率,提高生存率。
[1] 季日峰.ICU 患者氣管切開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措施[J].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5,(1):67-69.
[2] 周彩虹,鄭瑞雙,李樂之,等.集束化護理預防神經外科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1):5208-5210.
[3] 鄭小薇,付景榕,黃 敏,等.加強氣管切開患者口咽部護理預防獲得性肺部感染[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4):544-545.
[4] 閉芬艷,王 冰,王 遠,等.集束化護理預防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10):216-218.
[5] 趙士靜,董立亭,張秀云,等.重癥監護室危重患者氣管切開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9-11.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07.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