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萍
(廣東省佛山市第四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優質護理服務在門診輸液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張愛萍
(廣東省佛山市第四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討針對門診輸液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方法 將88例門診輸液患者隨機分為44例對照組和44例試驗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服務。結果 實驗組的護理滿度100%高于對照組8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優質護理服務運用在門診輸液患者中,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
門診輸液;優質護理服務;效果觀察
門診輸液患者通常經歷了掛號、診斷與檢查,在身心疲憊的狀態下,極易出現暴躁、易怒等不良情緒,此時,若在輸液期間稍有不慎,可能引發醫患糾紛。為改善門診輸液護理水平和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醫患糾紛,廣東省佛山市第四人民醫院結合門診輸液患者特點與門診輸液護理要求,提出了優質護理模式,效果顯著,現將實施步驟和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來源于廣東省佛山市第四人民醫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門診輸液患者88例。根據患者掛號前后順序編為1~88號,將前44號作為實驗組,后44號作為對照組。實驗組:男患者、女患者分別為24例、20例,最小年齡為2歲,最大年齡68歲,中位年齡為(36.4±5.6)歲,疾病類型:腹瀉15例、上呼吸道感染及發熱20例、其他疾病9例。對照組男患者、女患者各22例,最小年齡為6歲,最大年齡72歲,中位年齡為(37.1±5.8)歲,疾病類型:腹瀉17例、上呼吸道感染及發熱19例、其他疾病8例。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帶入統計軟件中,結果顯示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按照一般的護理流程執行。實驗組患者則實施優質護理服務,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2.1 為患者提供優質輸液環境
確保門診輸液中心24 h為患者免費提供飲水,1次性水杯、紙巾等,為患者準備圖書,在輸液中心張貼項目的標識,以便患者就診,在過道上擺放綠色盆栽,從而為患者營造綠色環境,減少患者陌生感。
1.2.2 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為了減少患者及其家屬反復排隊,可以先給需要接受皮試的患者做皮試檢查,確定結果為陰性在由家屬交費和拿藥,針對病情比較嚴重或者需要照顧的患者,可以為其開通綠色通道,讓其先接受輸液救治以后再去繳費。
1.2.3 優化工作流程
門診輸液護理流程主要是將每項護理工作按照合理的順序構成的一個環環緊扣的護理流程。應對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考慮到門診輸液室患者流動性大、病種繁多、患者停留時間短以及季節性強等特點,進一步優化門診輸液中心的管理機制。例如:可以將成人輸液區和兒童輸液區分離開來,并在各個區域中分別安裝電視。在輸液過程中護士要主動詢問患者是否有需求,并及時提供幫助。
1.2.4 提高護士溝通技巧
醫院應加強對護士溝通能力的培養,組織其系統地學習健康教育的知識,以便他們在門診輸液中心開展護理工作時對待各種問題均能游刃有余,并提高護士的溝通技巧,要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耐心向患者介紹輸液相關知識,在跟患者溝通時,語言應該溫和、謙遜,以此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接受治療。
1.2.5 穿刺優質護理
(1)穿刺前優質護理:在穿刺之前,需要再次核對患者的基本資料(如姓名、年齡、性別等)和藥物是否有誤,詢問患者穿刺部位,在不影響穿刺的前提下盡可能滿足患者,若患者選擇的穿刺部位難度較大需要耐心向患者解釋原因,在獲得患者的理解后再予以穿刺,在穿刺時,應該轉移患者注意力,盡可能保證一次穿刺成功,從而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假如穿刺失敗,護士應主動向患者道歉并解釋,以此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2)輸液中優質護理:待穿刺成功且固定好以后,護士要協助患者選擇舒適的體位,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節輸液的速度,并且告誡患者不可隨意調節滴速,以防引發靜脈炎。在輸液空余時間可以向患者發放輸液知識宣傳手冊。(3)輸液后護理。待輸液結束后,準確拔針,并且提醒患者用無菌棉簽按壓2~5分鐘,針對年齡較大或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可以適當延長按壓時間,以防引起皮下血腫。
1.3 觀察指標
待患者輸液結束后,向患者發放由我院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內容包含十分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四項,詳細向患者介紹表中的內容,針對年齡較小或者較大患者可由家屬代填。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相關數據的統計分析用SPSS 21.0數據統計軟件做分析,患者例數用n表示,滿意度用%表示,用t檢驗,結果以P<0.05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中非常滿意者30例,滿意者14例,不滿意者0例,滿意率達到了100%;對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者20例,滿意者18例,不滿意者6例,滿意率為86.4%。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伴隨著人們法律意識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門診輸液室作為醫院對外服務的重要窗口,其不僅代表了醫院的醫療水平,同時也直接體現了醫院的對外形象,因此應提高門診輸液護理水平和質量,不僅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也更利于醫院長期發展。優質護理模式主要是在醫院常見的常規護理方式上建立起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融合了人性服務理念,符合當前社會的護理理念和護理需求。在本文的研究中,筆者通過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實驗組患者,結果發現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達到100%,遠遠高于常規護理的護理滿意度86.4%,這主要是因為將優質護理服務貫穿門診輸液各個環節中,首先從環境上滿足了患者的需求,并且優化護理流程,為患者提供了便利,縮短了患者看病就診和輸液的時間,從而緩解了患者的負面情緒,另外提高護士溝通技巧還有助于減少患者對門診輸液中心的陌生感,增強對護士的信任感,從而減少了醫患矛盾,降低醫患糾紛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 劉 紅.人性化護理在門診輸液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6):818-820.
[2] 陳 潔,王寧霞.細節化服務在門診輸液室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4):1332-1333.
本文編輯:王 琦
R472
B
ISSN.2095-8803.2017.07.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