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玲
(四川省腫瘤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護理倫理學在腫瘤患者中的應用
黃美玲
(四川省腫瘤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將護理倫理學應用到腫瘤患者中,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方法 自2015年1月起,北京市某院開始在腫瘤患者中應用護理倫理學,本文分別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間本院收治的腫瘤患者中隨機選取150例作為研究對象,2015年1月前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稱為對照組,2015年1月后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護理倫理學,稱為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將護理倫理學系統地應用到腫瘤患者中,提高了腫瘤患者的護理質量和生存質量,極大程度地滿足了患者的精神需求,同時,也增進了醫患關系。
護理倫理學;腫瘤患者;應用
護理倫理學是倫理學的一部分,它要求護理人員尊重患者的生命與權力,維護人們的健康與尊嚴,肩負起自身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的崇高使命,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盡管現代醫療水平不斷進步,癌癥仍是一個醫學難題,據調查,我國癌癥患者每年的增長率高達5%。隨著護理倫理學的日趨完善,越來越多的醫院在腫瘤患者中應用護理倫理學。為進一步探究護理倫理學在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本文進行了如下探究。
本文分別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間本院收治的腫瘤患者中隨機選取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在觀察組的150例患者中,男83例,女67例,平均年齡(49.2±8.8)歲,疾病類型:肺癌79例,乳腺癌32例,胃癌28例,其他11例;在對照組的150例患者中,男81例,女69例,平均年齡(48.7±7.8)歲,疾病類型:肺癌患者78例,乳腺癌患者31例,胃癌患者29例,其他1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腫瘤患者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護理倫理學,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腫瘤患者最常見的精神問題是焦慮、抑郁、恐懼。根據調查,75%的晚期或終末期腫瘤患者死亡前均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愛發脾氣、敵視家人及醫護人員。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為患者答疑解惑,消除患者的擔憂,提高其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并使其保持樂觀健康的心理狀態。良好的醫患關系有利于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并能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 生活護理
腫瘤患者大多在50歲以上,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點的改變,其組織器官逐漸衰老,機體免疫力大大下降 ,常會出現其他并發癥。隨著年齡增大,記憶力減退,行動上也變得不太方便。腫瘤科醫護人員應根據老年患者護理的倫理規范,積極與患者溝通,并幫助其完成穿衣、洗臉等日常活動,對于長期臥床患者,經常為其變換體位,防止壓瘡的形成,營造和諧的醫患關系。
1.2.3 疾病護理
維護人們的生命健康是每一位醫護人員的神圣職責,嚴謹細致和精益求精是護理倫理學對醫護人員的要求。由于病情的需要,腫瘤患者需經常進行放療和化療,這些治療會大大降低患者的免疫力,造成患者脫發,甚至惡心、嘔吐等,為增強患者抵抗疾病的能力,護理人員需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患者出現咳嗽、疼痛、咯血、呼吸困難等意外情況,及時上報醫生進行對癥處理,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并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1.2.4 疾病告知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晚期癌癥是一種讓人非常痛苦、喪失希望的可怕的疾病,患者一旦知道了實情,可能因心理承受有限,更快地走向死亡,因此,大部分家屬會選擇向患者隱瞞病情。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更新,患者的知情權逐漸受到重視,護理倫理學主張自主原則,即尊重患者,患者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可根據腫瘤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心理承受能力等情況,向患者委婉地傳達一些患者想知道的關于病情的真實信息,既要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基本的了解,又要確保患者知情后不會因此而意志消沉、悲觀度日。
1.2.5 臨終關懷
臨終護理作為一項特殊的護理服務,不僅有著特殊的服務內容和目的,也特殊的倫理價值要求。晚期腫瘤患者將要面臨死亡的威脅,十分容易情緒化,護理人員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患者感受到溫暖與呵護,有尊嚴地、平靜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臨終患者一般要經歷5個心理階段,即否認期、憤怒期、協議期、憂郁期和接受期。醫護人員應認真分析患者所處的階段,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護理,及時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并給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3 觀察指標
實施護理3個月后,采用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情況,調查結果分為不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三個等級,滿意率=(滿意例數+非常滿意例數)/12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軟件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護理3個月后,在觀察組的150例腫瘤患者中,有143例患者表示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滿意率為95.33%,在對照組的150例腫瘤患者中,有128例患者表示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滿意率為85.33%。經比較,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倫理學在腫瘤科的系統應用,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并使人道主義的人文關懷伴隨著腫瘤患者及其家屬,使患者的生命價值得到了尊重,生存質量得到了提高,因此,護理倫理學在腫瘤科的應用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1] 葉文琴,王筱慧,張玲娟,主編.現代臨床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788-796.
[2] 王 飛.我院癌癥患者化療輔助用藥情況分析[J].海峽藥學,2012,24(9):228-230.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1
B
ISSN.2095-8803.2017.07.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