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佳
(武漢市中心醫院內鏡室,湖北 武漢 430014)
靜脈留置針在無痛胃腸鏡中的應用探析
郭 佳
(武漢市中心醫院內鏡室,湖北 武漢 430014)
目的 探討對做無痛胃鏡、腸鏡患者使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輸液的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做無痛胃腸鏡采用傳統靜脈穿刺針輸液的患者210例作對照組,另選取做無痛胃腸鏡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患者210例作觀察組,然后比較兩組患者在輸液中藥液外滲、反復穿刺的發生情況及其家屬對輸液服務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病患輸液時的反復穿刺發生率、藥液外滲發生率和家屬對輸液服務的滿意度等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無痛胃、腸鏡病患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可避免因多次穿刺為病患帶來痛苦,又能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有較高的遠期應用價值。
無痛胃鏡;靜脈輸液;留置針
為做無痛胃鏡、腸鏡患者實施靜脈輸液為內鏡室護理工作者最常見的護理環節之一,也屬于麻醉醫師對病患進行檢查治療的關鍵環節。通常情況下,胃、腸鏡病患的輸液時間約15~20 min,雖每次輸液持續時間不長,且輸液量較少,但是麻醉過程對靜脈輸液要求較高,因此若輸液時多次穿刺或穿刺不到位都會為病患帶來痛苦,影響病患疾病治療積極性[1]。近年來,隨著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使用靜脈留置針輸液成功的預防了病患因多次穿刺而出現血管損傷,減輕了病患痛苦,還可為病患的搶救治療爭取更多時間。因而本院將靜脈留置針應用于做無痛胃、腸鏡病患輸液中,并將其臨床應用的資料進行總結,作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從2016年1月~12月筆者所在院收治的做無痛胃、腸鏡需輸液的患者中隨機選取420例,按照簡單數字單雙號順序分作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10例,其中對照組男88例、女122例、年齡50~70歲,平均(65.3±1.4)歲;觀察組男101例、女109例,年齡45~75歲,平均(62.5±1.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與本次調查的病患均在手背部位置穿刺,護理人員均佩戴口罩與帽子,操作前先洗手與消毒,手部固定,盡可能選取粗直且彈性好的血管,成功避開活動關節處、肢體受傷處和靜脈瓣、感染與患有皮膚病的部位。輕拍應穿刺的部位,使血管充盈,對需穿刺處進行常規消毒。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靜脈穿刺針給予輸液,詳細流程為:把靜脈穿刺針的針尖對準進針點,刺進血管。待麻醉師注射藥物且完成胃、腸鏡檢查后,快速準確的拔除靜脈穿刺針,再用消毒醫用敷貼按壓針口。
觀察組:采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輸液進行輸液,詳細流程為:把靜脈留置針針體和病患皮膚保持10°~15°角快速刺入血管,待回血后把進針角度將至5°~10°,進針0.2~0.3 cm,拔出0.5~1 cm枕芯,把軟套管完全送至血管,退出針芯。再將輸液器螺口處直接接在留置針的Y型連接處進行輸液檢查。封管應采用連續、不間斷、邊推注邊旋轉式退出針頭。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病患輸液期間藥液外滲、反復穿刺發生率、滿意度分別為5.23%、1.91%、90.95%,而對照組病患輸液期間藥液外滲、反復穿刺發生率、滿意度分別為18.57%、10.95%、39.04%,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這充分凸顯了留置針輸液的應用優勢。
在進行無痛胃鏡、腸鏡檢查的過程中,是會有些特殊事件發生,有的患者因為年齡、性別、生活習慣、個體差異、藥物耐受能力等對麻藥反映也會不同,偶爾會出現躁動不安,此時若對患者進行輸液,那么藥物一定會外滲,發生的原因可能與血管外滲性損傷與藥物酸堿度、滲透壓、藥物濃度、藥物本身的毒性作用有關[2]。同時,50%葡萄糖、脂肪乳劑、葡萄糖酸鈣、氯化鉀、高滲溶液等具有滲透性的化學藥物和陽離子溶液,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阿拉明等血管收縮劑,阿霉素、表阿霉素、長春堿類、諾維苯、氮芥、絲裂霉素、柔紅霉素等某些抗癌制劑,是引發靜脈輸液外滲性損傷的常用藥物[3]。而對于麻醉醫師來說,使用的麻醉藥中有些屬于高滲藥物,靜脈推注時還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因此為了防止高滲藥物外滲,并保證無痛胃、腸鏡檢查能順利進行,使用靜脈留置針的優勢會更多,更安全。不過在實際應用中,因患者對靜脈留置針的不了解,他們認為采用傳統靜脈留置針的疼痛感更少,采用留置針會長時間留置在手背部,可能會增加疼痛度;部分病患甚至認為靜脈留置針對自己的血管有影響,會造成一定損傷,引發感染,所以不少病患都不愿意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而這也就要求護理人員在輸液前對病患和家屬闡明靜脈留置針的應用優勢,讓他們正確認識和看待靜脈留置針。另外,筆者認為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時,一定要做好留置針沖管及封管護理。如沖管時,應用注射器回抽血液后方可進行輸液;封管時,輸液完成后,先用3~5 mL 0.9% NaCl溶液沖管,再用5 mL肝素液封管,通過緩慢注射正壓封管法,推注同時將留置針小開關關閉,取下Y型接口處連接的輸液器,使封管造成的血管壁沖擊力降低,也可保證小開關至針尖部位正壓的維持,以免血液倒流后發生堵管。
綜上所述,使用靜脈留置針進行輸液,不僅可減少穿刺次數,對病患血管無損害,能增強麻醉用藥安全性,還能成功解決內鏡室護理工作里的難點問題,增強護理人員工作效率及輸液的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因此,靜脈留置針在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值得廣泛應用。
[1] 李利群.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2):1440-1442.
[2] 劉鳳艷.靜脈留置針輸液致液體外滲及靜脈炎的影響因素與護理干預[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8):150-153.
[3] 李慧梅.兩種淺靜脈留置針穿刺方法在急診患者應用中的對比觀察[J].臨床護理雜志,2013,11(03):76-78.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2
B
ISSN.2095-8803.2017.07.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