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瑾
(山西省兒童醫院云水院區新生兒科,山西 太原 030013)
淺議新生兒護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張 瑾
(山西省兒童醫院云水院區新生兒科,山西 太原 030013)
目的 主要研究探討在新生兒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同時予以相關的對策進行預防處理干預。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6年04月~2017年03月本院新生兒96例的臨床資料,研究新生兒在實際護理過程中存在的護理不良問題與困難,并且找出相關的的預防方式進行處理干預。結果 新生兒實際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新生兒本身身體特點問題、醫護人員護理能力不足問題、新生兒家屬以及產婦知識缺乏問題、醫院護理管理問題。結論 影響新生兒護理不良的問題多種多樣,臨床上對其加強管理同時進行護理防范措施,以此來減少新生兒護理中存在的問題。
自身特點問題;護理能力不足;知識缺乏;護理中存在問題;新生兒
在醫院護理工作中,新生兒護理時屬于護理困難工作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生兒的實際年齡較小,身體免疫力不強,一旦發現病情,其病情發展速度發展迅速。且由于新生兒語言功能以及行為功能均為缺乏狀態,在護理過程中,無法提供相關的語言等支持,因此十分容易發生很多護理風險事件[1]。護理風險事件不僅增加患兒病痛,也十分容易引發護患糾紛,影響醫院的形象,增加醫院的損失。所以在新生兒實際護理中,加強護理不良問題的探討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討在新生兒護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同時予以相關對策進行預防處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04月~2017年03月本院新生兒9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4例,女52例,日齡4~10天,平均日齡(7.2±1.03)天,自然分娩56例,剖宮產40例。
1.2 方法
對96例新生兒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同時進行總結對比,對護理中的不良因素進行整理與分析,總結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預防方式。
新生兒實際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具體為:(1)新生兒自身身體特點問題:由于新生兒年齡小,身體的各項器官功能沒有發育完全,特別是早產兒與低體重出生兒,且新生兒皮下脂肪較為薄且其皮膚也比較細嫩,此外其機體角質層也屬于未完全發育的狀態,因此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較容易出現擦傷情況。除此以外新生兒的皮膚水量豐富,給致病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創造了很好的環境,例如在分娩期間,由于吸入羊水、豁液、胎糞等污染物引起呼吸窘迫、窒息、缺氧缺血性腦病等。此外新生兒黃疸在兒科臨床有很高的發病率。其主要發病原因是新生兒膽紅素大量產生,而且膽紅素排泄及代謝功能非常弱,故出現了病理性黃疸或生理性黃疸,給護理帶來一定的困難[2]。(2)醫護人員護理能力不足問題: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醫護人員未嚴格執行各項護理管理、工作制度,業務生疏、交接不當、查對不嚴格、巡房次數少等,均能引發引發新生兒護理風險事件。在業務水平上,醫護人員良勞不齊,理論知識掌握不全面,實際操作能力又差,使得在實際工作中十分容易出現失誤,引發護理不良事件。(3)新生兒家屬及產婦知識缺乏問題:研究發現較多的產婦對于哺乳知識了解程度不夠,因此在操作哺乳方法時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其認為早吸吮是吃“空奶”,且有些產婦以及新生兒家屬認為乳汁少時加糖水或者牛奶。或者認為新生兒需要足夠的睡眠,因此減少喂奶次數。(4)醫院護理管理問題:由于醫院的設備、病房等硬件設施不足,日常護理管理中,無法有效落實消毒隔離制度,特別是新生兒區,無法正確劃分早產病房、感染病房、非感染病房等,導致不同疾病類型的患兒處在同一個空間,從而出現交叉感染率更高,引發護理問題。
(1)加強醫護人員的護理培訓,使醫護人員意識到護理管理的重要性,醫院需要定期開展學習與培訓,組織醫護人員積極參與,使醫護人員充分掌握臍部護理、喂奶、更換尿布、嬰兒沐浴、測量體溫、配奶等護理技能,確保新生兒安全。(2)加強管理醫院感染,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并有效落實,定期清潔和消毒醫療器械、地面、門窗,利用紫外線空氣消毒機消毒室內空氣,病房窗戶定時打開。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的操作工作時,必須將無菌操作原則等貫徹落實。即在開展新生兒護理干預工作前,將雙手以速干消毒液清潔,并每日高壓滅菌奶具、護理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引發護理問題。(3)排便護理。在新生兒出生后,護理人員要對輕輕拍打新生兒的臀部,讓其哭鬧,以增加新生兒的肺活量。同時,可通過適度按摩新生兒的腹部位置,進一步促進其將糞便排出,并對其各項體征進行嚴密觀察,在無菌操作環境下,對其外陰部位、肝門部位清洗。(4)臍帶護理。在實際的護理中,要仔細觀察新生兒的臍帶狀況,以便及時處理。一旦臍帶出現滲血情況以及含有異味的新生兒,可通過更換其臍帶繃帶加消毒護理。與此同時對新生兒沐浴時,要采用醫用消毒酒精擦拭其臍帶部位。(5)預防黃疸護理。護理人員在整個護理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新生兒的體征變化情況、皮膚顏色、大小便顏色及次數。若是新生兒的胎便排出較為遲緩,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促使其胎便的順利排出,并觀察新生兒的腹部體征。對于存在黃疸的新生兒,要適當停止母乳喂養,并加強保暖。
新生兒的護理工作較為繁重,由于新生兒的環境適應能力較差,且生命脆弱,免疫力低下,沒有主訴表達的能力,所以,很容易在出生后出現系列病癥,進而對新生兒的健康成長造成較大的影響,并致使其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受到較大的威脅[3]。因此,在臨床護理上,就需要對新生兒做好細致的觀察,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來確保新生兒的生命安全。因此通過排便護理、臍帶護理、黃疸預防護理等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并有效控制各種護理問題因素,降低各種疾病的發生率,促進新生兒的健康成長。
[1] 詹建華,馬亞紅,俞葉飛.新生兒重癥監護室護理安全問題分析與干預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16(13):79-81.
[2] 盛方明,石海霞,韓利靜.新生兒護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9(8):209.
[3] 張 潔.新生兒護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對策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3(6):203.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24.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