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玲,李明明,趙穎逾,史鵬達
(秦皇島市九龍山醫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精神科護理·
淺談精神科女病房的護理管理
侯玉玲,李明明,趙穎逾,史鵬達
(秦皇島市九龍山醫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精神科女病房收治的病人大多是沖動、傷人、抑郁、有自殺、自傷傾向,外逃,拒食、亞木僵、木僵、幻覺、妄想等癥狀為主的重性精神病女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的攻擊行為具有突發性、破壞性且難以預料[1]。這些癥狀特點決定了女病房的封閉性、限制性。由于大部分患者家庭護理不到位,導致這些女患者頻繁住院,另外由于大部分患者沒有工作、家中生活困難等因素,使病床周轉率快、護理工作量大。所以女病房的護理管理值得重視。
精神科;女病房;護理管理
精神科女病房收治的病人大多是沖動、傷人、抑郁、有自殺、自傷傾向,外逃,拒食、亞木僵、木僵、幻覺、妄想等癥狀為主的重性精神病女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的攻擊行為具有突發性、破壞性且難以預料[1]。這些癥狀特點決定了女病房的封閉性、限制性。由于大部分患者家庭護理不到位,導致這些女患者頻繁住院,另外由于大部分患者沒有工作、家中生活困難等因素,使病床周轉率快、護理工作量大。所以女病房的護理管理值得重視。
2.1 安全護理
安全護理是精神科工作的重點。沒有有效的安全護理就沒有高質量的醫療效果。護理安全管理是護理質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標[2]。因此,白天每隔15~20 min的巡視、夜間每隔10~15 min的巡視非常重要。護理工作者巡視時一定要認真、仔細,嚴密觀察患者的行為、表情、語言特點,掌握每位患者的服藥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夜間巡視時更要仔細檢查衛生間、工娛治療室,對于蒙頭睡眠者要掀開被頭,使患者的頭部完全暴露在外面,防止意外的發生。同時每天每班一定要進行安全檢查,防患于未然,并且班班有登記,做到有據可查。
2.1.1 病房的管理
為了保證安全,必須經常檢查門鎖、護欄、床單位、電源、插座、保溫桶、衛生間的各種設施,發現損壞及時上報維修。
2.1.2 搶救藥品、設備的管理
由于患者的個體差異,有些患者對于某些抗精神病藥物非常敏感,因此,備好搶救藥品、搶救設備十分關鍵。搶救車的管理是醫院急救和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搶救藥品的管理更是護理管理中的重中之重[3〕。
2.1.3 物品的管理
由于病房中各個房間沒有門鎖,患者活動、居住的隨意性較大,加之許多家屬對患者頻繁住院不予重視,長期不探視,患者對一日三餐的飲食有些厭倦,個別患者覬覦短期住院、新入院患者的物品。因此護理人員要保管好她們的物品,并定時發放,同時病區要定期為長期不探視的患者發放水果、點心等,解決她們對其他食品的渴望,保證她們能夠安心住院。
2.2 入院時的安全檢查及宣教
安全管理的終極目標就是保障患者的安全[4]。入院時,接診護士完成好生命體征檢查的同時,一定要嚴肅、認真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入院的注意事項、病室居住的特點及特殊情況,使患者及家屬能夠了解精神科病房的特殊性,并且能夠積極配合我們的護理工作,告知家屬哪些物品屬于禁止攜帶的危險物品、探視時間及原則。對于夜間探視的男性家屬不允許單獨進入女病室,保證探視者及患者的安全,防止糾紛發生。進行宣教時要有親和力、感染力。特別是對于有陪護的患者家屬,宣傳更要到位。因為陪護的家屬不定期的經常外出購物,既是病房的采購員,又是病房的情報員。由于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等原因,使許多患者將陪護人員當做可以傾訴的對象、知音,使大多數家屬頓生憐憫、喪失原則、躲避護理人員的檢查,攜帶危險品進入病房,如玻璃罐頭、指甲刀、發卡、辨繩等。因此有成效的宣教一定會使陪護者成為護理工作者的“助手、眼線”。
2.3 護理人員的管理
對于新上崗的護理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培訓。認真系統的學習精神科護理知識,熟知精神科各種疾病的癥狀特點、護理要點、心理知識、溝通技巧、禮儀常識等專科護理知識,同時更應該認真學習新形勢下的護理理念,尤其是護士能級對應的能力,整體護理下的責任制護理,優質護理,品管圈的理念與內涵等。護士的分層使用作為一種新的護士使用模式,做好分層培訓可合理利用護理人力資源,充分調動和發揮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護理工作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促進護理學科水平的提高[5〕。實際工作中對于患者的異常表現要給予同情與理解,保護患者的隱私,端正服務態度,同時更要有防范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強化職業道德的培養尤為重要。由于女性患者的生理特點,護理人員必須做好基礎護理,視患者如姐妹。每逢月經期,大多數處于恢復期的患者病情容易波動。因此,護理人員必須承擔許多生活護理,親自為這些患者更換衛生巾、洗澡、洗衣服、喂飯等,對于認為飯里、水里有毒的,護理人員必須先吃或先喝一口,使患者放心。對于“三無”患者,由于長期的流浪,沒有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護理人員必須嚴密觀察患者的飲食起居,及時帶領入廁,對于拒不服從管理的,必須有耐心,待其隨地大小便之后再認真清掃、消毒。護理人員必須有極佳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承擔其他專科護士無法想象的痛苦和代價,真正從點滴做起,體現白衣天使的情懷,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愛心、同情心、同理心!在護理實踐中升華護理工作者的道德情操、鑄就堅毅的思想品格。“良言一句三冬暖”,肯定患者的真實感受,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患者的需求準確的表達出來,讓患者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6]。利用肢體語言與患者進行形體溝通。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溫柔的動作,甚至可以起到藥物無法替代的作用,而與患者心靈上的溝通,更能達到心理護理的最佳效果。
2.4 采取個性化的護理模式
精神病患者由于受幻覺、妄想等癥狀的支配,經常出現令常人無法理解的意識、念頭、行為,對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緒做及時、個性化的疏導[7]。因此,每位護理工作者必須成為患者的傾訴者、聆聽著,走進她們的內心世界,與她們同呼吸、共命運、心心相連,耐心解答她們的各種問題,為分散她們對病情的關注,經常帶領患者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娛療活動。如學唱歌曲、做廣播體操、踢毽子、跳繩、下跳棋、講故事、慢跑、瑜伽等有氧運動,使患者的心情得到愉悅,擺脫“三飽兩倒”的封閉式護理管理,瑜伽運動可以使中年女性的肌力與肌耐力增強、BMI下降、柔軟度得到改善[8]。尊重患者,激發患者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避免命令性、訓斥性及批判性的口吻[9]。在各種體育活動中,疏導患者抑郁的情緒,激發她們積極參與的意識,對于表現突出者給予獎勵,提高她們的主動性及競爭意識,體現“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良好風尚;體現友愛、關懷;培養她們的正性情懷;樹立戰勝疾病的決心。
2.5 護理操作中的安全管理
約束病人是精神科常見的護理操作,大多為1~2 h,在此過程中應避免動作粗暴或懲罰性動作,防止造成患者肢體損傷。在約束過程中必須將患者置于護士嚴密觀察的視線范圍內,保持患者的肢體處于功能位,密切觀察四肢末梢血液循環情況,適時為患者更換體位、松解固定帶,及時送水、喂飯,杜絕其他患者的意外傷害,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
2.6 進一步完善護理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
認真執行規章制度,是確保醫療安全的根本保證。在實際工作中,使護理人員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安全意識,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各項法律、法規,保證患者的正當權益,做好精神科風險護理評估,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10]。
高質量的護理管理是精神科病房安全的根本保證,是醫院良性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對護理人員的“快樂管理”可以激發護理人員主動工作的熱情,對患者“人性化”的管理、“人文護理”可以提高住院患者的滿意度。護理管理是一種行為和模式,同時也是一門藝術〔11〕。因此,全面落實衛生部提出的“三好一滿意”及“優質護理服務”的工作目標,護理管理是一個不容質疑的重要課題。
[1] 姚秀鈺,李 錚,封硯村,等.精神科攻擊風險評估中的行動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8):914-918.
[2] 莊 敏.FMEA模式在病區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湖南醫學,2010,21(11):119-192.
[3] 盧慶華,鐘耕坤,李芳華.PTCA循環管理方法在精神科搶救車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3):101.
[4] 魏容容,謝建飛,鐘竹青,等.護理安全管理課程設置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6):524-526.
[5] 于衛華,宋江艷,何小蘭,等.我國臨床護理人員分層培訓研究現狀[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57-59.
[6] 汪小冬,章麗麗,張雅麗.護生同理心構建對人文關懷行為的培養效果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40):369-372.
[7] 李遵清,韓 鵬,仇愛枚.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精神分裂癥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098-1101.
[8] 戴玉琴,段功香.瑜伽運動對社區中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2013,48(2):157-159.
[9] 張渝萍,張 穎,劉 曉,等.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3):519-522.
[10] 白素芬,梁小青,仝會坤.護理評估單在康復科管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5,37(13):2072-2074.
[11] 范喜英,覃金榮.細節思維管理法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06.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4.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