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香,羅 惜
(新疆和靜縣人民醫院,新疆 庫爾勒 841300)
一級醫療機構中安全注射的存在問題與對策
王 香,羅 惜
(新疆和靜縣人民醫院,新疆 庫爾勒 841300)
安全注射指對接受注射者無害,對實施注射操作的醫療衛生人員無害,使用過的注射廢棄物不對社會和公眾造成危害的注射。新疆地大人稀,少數民族較多,各地發展不均衡,人員結構比較復雜,少數民族聚集地方醫療基礎設施差,護理水平低,對安全注射相關知識理解程度不一,安全注射配套設施不一。根據我區鄉鎮衛生院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報告如下。
醫療機構;醫護人員;護理服務
醫療服務行業有著其行業自身獨有的特點:高技術、高風險、高難度,屬于一種“高危作業”。因此,醫療服務中的護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聯系性,每一個工作環節都不允許出現失誤。醫療機構應強化其自身的護理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確保醫療服務過程的順利進行,為病人提供安全、舒心的服務環境,保證病人的治療過程順利的進行。
本縣共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診所約90家,調查護理人員159余人,其中≤30歲的78人,占49%。≥30歲的81人,占51%,教育程度:中專122人,占77%,大專37人,占23%,初級職稱144人,占90.5%,中級職稱12人,占7.5%,副高級職稱3人,占2%。
(一)護理人員不足
鄉鎮衛生院因環境條件所限找不到護士,護士流失嚴重,部分護士轉崗到其他部門(工作相對輕松、環境相對較好、效益相對較好的部門):藥房、心電圖、化驗室等,年輕護士想法設法調上級醫院或行政單位工作。并且,在我國實行了新型醫療制度之后,看病就診的病人不斷增加,由其是鄉鎮衛生院的業務量,相比之前成倍增加,在護理人員不足,業務量需求提高的情況下,使得很多在職護理人員工作壓力過大,產生逃避的心理。這種情況已經成為影響鄉鎮衛生院發展的首要問題,急需相關部門去解決。因此,鄉鎮衛生院的護理人員嚴重不足,不能滿足鄉鎮的實際醫護需求量。
(二)護理技術水平低
目前,護士外出參加培訓率比較低,調查結果顯示:護理人員外出培訓率不足5%,部分護理管理人員從未參加過任何培訓,個別工作5年以上的護士參加縣級醫療機構的培訓,原因是人員不足,地處偏遠區域,經濟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來源較少,護士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新知識了解少,知識水平無法提高,理念不更新,不能正確理解安全注射的各項要求規定。
(三)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
在各項護理操作過程中,無菌觀念不強,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沒有做到三查七對,在無督導的情況下,操作流程簡化、針冒回套、操作不洗手等現象明顯。在為患者進行注射時,皮膚消毒后,未等消毒液干即進行穿刺,為患者配置藥液時不能保證一人一針一管使用;臨床護士拔針后不能及時剪斷針頭入銳器盒,而是回治療室再進行處理,均增加了發生銳器傷的幾率。
(四)安全注射的配套設施不完善
新疆各鄉鎮衛生院分布較廣,地處偏遠區域,隨著國家對鄉鎮衛生院醫療條件的改善,但很多地方的基礎設施依舊簡陋,設備、設施簡單,業務用房很破舊,缺乏水源,手消液成本較高,偏遠鄉鎮衛生院洗手設施不能保障,部分衛生院、診所在布局建設時考慮不全,缺少洗手池、手消毒液、干手設施等。
(五)領導重視不足
新疆地域特殊,各項政治工作任務繁重,基層抓建設,加之人員短缺,導致鄉鎮衛生院、診所不能按要求落實各項安全注射的措施;業務管理中忽視護理工作,認為安全注射簡單,無技術含量,經濟效益不明顯,未引起重視;另一方面,一些領導認為:基層發展要靠醫療作為發展的基礎,這阻礙了各項安全注射工作的落實。
(一)增加護理人員,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增加護理人員,以衛生局、上級醫院為導引,加強鄉鎮本地學習護理的人員留崗,做到以人為本,保證護理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減少超負荷勞動。抓住縣級醫療機構中級職稱人員的骨干作用,不定期通過講課、督查指導多種方式進行指導,從日常的工作入手,不斷規范護理操作和護理管理,改變護理的一下錯誤的觀念,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服務水平。應該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的培訓和技能的培養。鄉鎮衛生院可以定期進行培訓活動或者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醫護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忠于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主動參與、學習相關的專業技能。
(二)提高護理技術水平
采取分次進行專項安全注射的培訓,理論內容包括:安全注射相關文件的解讀、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手衛生的重要性、醫療廢物的管理等,操作內容包括:各項注射的操作培訓。在當地衛生局的協助下,縣級醫療機構安全注射小組成員根據調查結果每季度下至各個鄉鎮、社區、診所,進行全面一對一的指導、演練、考核與追蹤,提高護理人員對安全注射的認識,確保醫護人員、患者在從醫、治療過程中安全,減少因不安全注射引起的不良事件。
(三)完善各項安全注射的設備設施
根據鄉鎮衛生院、社區、診所的布局設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安裝洗手池,無安裝條件的,配置簡易洗手設施和洗手液,必要的區域配置快速手消液;不能配置干紙巾的,配備干潔毛巾,按時更換、清洗與消毒;配置符合要求的銳器盒,針頭及時處理入銳器盒,避免職業暴露。安全注射需要有效的方法和注射設備,是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和保障醫護人員職業安全的基本措施。安全注射的設備設施關系到醫療機構的管理水平和醫療質量。因此,完善各項安全注射的設備設施是保障安全注射質量的最為有效的方式。
(四)加強領導重視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鄉鎮衛生院的領導分工明確,細化崗位,明確職責和權力,醫院感染控制的負責人高度重視安全注射的工作,轉變觀念,定期安排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注射的培訓,每月有督導與追蹤,體現持續改進。同時,由于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比較大,不能抽出大量的時間參加培訓活動。因此,醫務人員的學習應不受時間、地點、人數的限制,可以采用遠程醫學教育的方式進行相關的學習。這種方式既能有效利用課余時間,又不影響正常的工作,還可以節省學習的費用。
(五)提高護理文件的規范管理
醫療機構的文書具有一定證據學的性質和標準。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對各種文書按照一定的規范制度來記錄。對于護理文件的記錄和保存,一定要做到及時、認真、完整、真實,以便對今后可能發生的事故做到及時和正確的處理。
(六)提高醫護人員的應對能力降低護理風險
對于在醫療護理服務中發生的錯誤或安全隱患一定要立即改正,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并將這些情況及時記錄、反饋給上級部門。特別是容易出現失誤或漏洞的時期,比如輸液的高峰期、夜班患者比較多的時期等,一定要合理調整醫護人員的工作,避免醫護人員過度疲勞,影響工作狀態。要發揚團隊精神,營造輕松、和諧的工作環境,降低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對護理風險一定要及時的應對和防范,保證護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七)提高法律意識
法律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的準繩,全面增強公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是社會的需要,醫護人員也是如此。隨著法制觀念的不斷增強,護理人員也應知法、懂法、尊法、守法,不斷加強自身的法律行為以及依法護理的觀念,在實行醫療護理服務的過程中,遵照職業道德規范和法律準則,為患者提供安全、及時、優質的護理服務,減小醫療事故的發生率。
通過制訂各項規章制度,對鄉鎮衛生院、社區、診所的護理人員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了鄉鎮衛生院、社區、診所的安全注射環境,在現有的條件上完善了各項安全注射的設備設施,使安全注射工作得到了持續改進,做到了細節管理,明顯改善了護理人員不安全注射的行為,使注射更加安全規范。同時,也建議政府、衛生部門繼續加大監管與資金投入力度,更好的改善鄉鎮衛生院、診所護理人員落實安全注射的要求。
[1] 田凌云,李英蘭.安全注射研究現狀及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6):4453-4455.
[2] 羅平華.基層衛生院護理工作現狀與對策[J].當代護士,2015,8:181-182.
[3] 張春華,周 芳,王梅新.新疆地區鄉村護士培訓現狀與培訓需求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7):65-67.
[4] 孟慶蘭,曾 慧.安全注射—降低醫院感染風險[J].中國農村衛生,2017,02:65-66.
[5] 楊 莉,賴曉全,梁艷芳.基層醫療機構安全注射現狀調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7,01:50-53.
[6] 胡明霞,趙科伕.合肥市基層醫療機構安全注射的消毒與管理情況調查[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5,01:72-74.
[7] 張浩軍,張肖紅,張映華,等.不同地區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安全注射現狀調查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08:1909-1912.
[8] 王彩華,李艷麗.安全注射干預的實踐與效果評價[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31:114-115.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951
B
ISSN.2096-2479.2017.24.1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