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紅
(泰安市中心醫院產科,山東 泰安 271000)
妊娠合并心臟病伴肺動脈高壓患者產前以及產后的護理以及母嬰結局
周慶紅
(泰安市中心醫院產科,山東 泰安 271000)
目的 了解適合妊娠期并發心臟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病例產前、產后的干預措施,并觀察對其母嬰結局產生的影響。方法 選擇2006年1月~2015年1月156例妊娠合并心臟病伴肺動脈高壓的患者,實施系統產前護理,分析母嬰結局。結果 心功能Ⅰ級組足月分娩62例,早產6例;心功能Ⅱ級組足月分娩40例,早產10例;心功能Ⅲ級組足月分娩12例,早產8例;心功能Ⅳ級組足月分娩2例,早產3例。結論 肺動脈壓力越高,孕產婦及圍生兒的結局越差;心功能Ⅲ級以及Ⅳ的患者以手術終止妊娠為主、加強監測護理可以提高孕產婦圍產結局。
肺動脈高壓;母嬰結局;護理
妊娠合并心臟病伴肺動脈高壓往往導致孕產婦心力衰竭和死亡,也嚴重威脅胎、嬰兒生命安全。我院產科妊娠期間并發肺動脈高壓現象的患者,施予專業治療以及護理干預后,效果顯著,作以下報道。
1.1 臨床信息
研究所選病例來源于156例妊娠期并發并臟病合并肺動脈高壓現象而于2006年01月至2015年01月間進入本院產科的患者,年齡20~38歲,平均(26.8±3.5)歲,孕齡16+5~41+4孕周,初產婦86例,經產婦70例,風濕性心臟病引起的肺動脈高壓患者52例,先天性心臟病引起的肺動脈高壓患者85例,系統性紅斑狼瘡引起的肺動脈高壓患者8例,其他疾病引起的肺動脈高壓患者11例;其中未行心臟手術妊娠的108例,經心臟手術后妊娠48例。
1.2 心功能分級
所有病例均確診,并以心功能分類方法對其心功能狀況展開分級[1]。
1.3 護理
156例確診病例入院后,施予吸氧干預,并對其展開心電監護,同時評估其電解質水平、血氧飽和情況等。同時,對其尿液量進行判斷,在加強胎心監測的同時,施予健康指導及心理干預等,并于產后根據病情分別在病房或送重癥監護室監測護理。
1.3.1 心理干預
重視對孕婦生活層面、生理層面、神經層面、心理層面以及社會層面的有效干預與照顧,使其緊張心理、恐懼情緒及時消除,在確保良好心態的基礎上,提升其配合度。此外,囑咐患者的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增強患者的自信心。
1.3.2 產前護理
觀察孕婦是否有心衰征象或者紫紺現象發生,一旦出現異常,需配合臨床醫師展開術前準備工作,并且及時準備充足血液,在為其創建靜脈通路的同時,準備足夠搶救藥品。
1.3.3 術中干預
應與麻醉醫師以及麻醉護士做好交接工作,必要時還要指導孕婦行手術體位,并且對其血氧飽和情況、心電指數展開專業監護,避免失血過多問題出現,以至于心衰形成。
1.3.4 產后干預
肺動脈高壓患者剖宮產術后72小時內最容易發生心衰,尤其對于心功能Ⅲ級以及Ⅳ級的患者更應該加強監護,因此應根據病情,決定是否轉入重癥監護室進行護理。同時,確保病房內環境的舒適性與清潔性,囑咐產婦合理把握休息時間,遵照醫囑予以用藥抗生素,避免其肺部出現感染現象。
156例患者中:心功能Ⅰ級組足月分娩62例,早產6例,其中順產48例,剖宮產20例;心功能Ⅱ級組足月分娩40例,早產10例,其中順產10例,剖宮產40例,醫源性流產2例;心功能Ⅲ級組足月分娩12例,早產8例,均為剖宮產,醫源性流產6例;心功能Ⅳ級組足月分娩2例,早產3例,均為剖宮產,醫源性流產5例。妊娠合并肺動脈高壓者經系統產前護理,分娩方式以剖宮產為主,產后給予全程監測護理,156例患者心功能總體轉好,其中心功能Ⅰ級組78例,心功能Ⅱ級組59例,心功能Ⅲ級組12例,心功能Ⅳ級組7例。
心臟病伴肺動脈高壓孕婦,對母嬰均不利。一般而言,如果孕婦同時存在肺動脈高壓現象及心臟病,需要臨床醫師結合其胎兒健康水平、孕周信息、心功能水平以及肺動脈壓值等信息,判斷其妊娠終止措施以及最佳時間。一般而言,如果孕婦心功能指數超過三級,同時有肺動脈高壓現象存在,需避免妊娠,這是因為出現肺動脈高壓現象后,孕婦妊娠階段的危險性會增加,其死亡風險也隨之增加[2]。不僅如此,如果疾病已經出現,則需指導孕婦展開孕期專項檢查,并且予以護理干預,通過對其孕期心肺系統功能水平動態測定,以判斷其妊娠終止的最佳時機,從而保證母嬰的安全性。此外,如果孕婦心功能達到一級或者二級,且要求展開陰道試產,需于潛伏期予以用藥鎮靜劑,并施予有效干預,以提升其身體體能。此外,對心功能Ⅲ級以及Ⅳ級者的干預,則需將其送往ICU內監護,在對家屬情緒進行安撫的同時,使其配合醫療工作者展開搶救工作,主要加強對孕婦及胎兒的監護,積極預防心功能衰竭。
參考資料
[1] 王姣麗.系統護理在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分娩期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20):2506-2508.
[2] 魏 俊,王 雁,劉國莉.44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臟病母兒結局臨床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0(1)21-24.
本文編輯:王 琦
Prenatal and postnatal care and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heart disease accompanied b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ZHOU Qing hong
(Tai'an Central Hospital obstetrics,Shandong Tai'an 271000,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tervention of prenatal and postpartum an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s. Methods 156 cases with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heart disease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ere collect from 1/2006 to 1/2015. Give the systematical antenatal care, Analysis of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Results 62 cases were term delivery,6 cases were premature delivery in heart function Ⅰclass, including 48 cases natural birth and 20 cases cesarean section. 40 cases were term delivery,10 cases were premature delivery in heart function Ⅱclass. 12 cases were term delivery,8 cases were premature delivery in heart function Ⅲclass. 2 cases were term delivery,3 cases were premature delivery in heart function Ⅳclass.Conclusion The higher pulmonary hypertension, the worse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The NYHA Ⅲ and Ⅳ were centered on cesarean section, Strengthen the monitor and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outcome of maternal and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Nursing
R714.252
B
ISSN.2096-2479.2017.2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