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鳳
(江蘇省泗洪縣分金亭醫院手術室,江蘇 宿遷 223900)
椎間孔手術治療臨床護理方法及護理分析
陳 鳳
(江蘇省泗洪縣分金亭醫院手術室,江蘇 宿遷 223900)
目的 探討椎間孔手術的臨床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醫院收治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4例作為研究對象,均行椎間孔手術治療,對患者圍術期護理方法進行分析。結果 14例患者均取得手術成功,手術時間42~79 min,平均71 min。患者手術順利,術中出血量未10~30 mL,圍術期未見神經根損傷,術后切口愈合良好。對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未見明顯并發癥。結論 椎間孔手術屬于是一種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患者圍術期加強護理配合能提高手術成功率,值得推廣應用。
椎間孔手術;護理方法;護理效果;微創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且隨著工作環境、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該疾病發生率呈上升及年輕化趨勢。其手術方法很多,隨著新技術的迅速發展,近年來國內興起微創手術,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不但損傷小、出血少,且具有不改變脊椎的正常結構,術后恢復快,住院天數短的優點,目前已在臨床廣泛開展。椎間孔鏡手術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手術及住院時間短等優點[1]。為了探討椎間孔手術的臨床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選取醫院收治椎間孔手術患者14例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醫院收治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例,女6例,年齡19~47歲,病程3~18月,平均(10.41±3.24)月。腰椎間盤突出癥椎體:L4-511例,L5-S133例。入選患者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診斷標準,且患者均經過X線或CT檢查得到確診,且患者均符合手術治療適應證。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患者保持俯臥位姿勢,局部麻醉生效后進行消毒、鋪巾,在C臂X線下利用18號穿刺針從棘突中線外側12~14 cm位置進行穿刺,穿刺角度與皮膚成25°~30°,逐漸將穿刺到安全三角區纖維環內,然后將穿刺針逐漸刺入椎間盤,利用工作通道置入椎間孔鏡,在椎間孔鏡下剪除并取出突出、脫出椎間盤組織,利用雙極射頻輔助下進行消融減壓與纖維環撕裂口皺溶與成形術。
1.2.2 護理方法
(1)術前準備。①患者準備。術前1d由巡回護士到病房看望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波動情況,根據評估結果給予相應的疏導。同時,術前向患者宣傳、教育手術室、疾病相關內容,讓患者對手術環境及術中配合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指導患者先行俯臥位的體位練習,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讓患者保持最佳狀態迎接手術[2]。②儀器、設備準備。將手術安排在百級凈化手術間內,備好C臂機,術前檢查好手術室內的相關設備,檢查影像系統攝影情況、光源及雙極射頻線路等。備好手術衣、常用物品等。保證患者手術的順利完成[3-5]。(2)術中配合。椎間孔手術不同于常規開放手術,手術過程中對透視要求較高,尤其是術前病變節段及穿刺點的確定[6]。患者擺俯臥位,將胸部髖部墊高10 cm并使腹部懸空。在C臂機透視下進行病變椎體的體表定位并做好標記;手術開始前再次檢查所有硅膠墊和軟件的擺放位置,保證患者生命體征正常、穩定。臺上護士與巡回護士共同將影像系統、吸引系統、射頻電極等系統進行連接并將其調試到最佳狀態。手術進行時,不定時觀察患者精神狀態,根據患者疼痛的性質、位置,協助主導醫生順利完成手術。(3)術后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觀察運動情況、雙下肢疼痛等,觀察患者尿液的顏色。同時,術后加強患者飲食護理,排氣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讓患者飲食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避免飲食脹氣食物。此外,術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正確的指導其功能鍛煉,鍛煉時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適得其反。
14例患者均取得手術成功,手術時間60~90 min,平均75 min。患者手術順利,術中出血量10~30 mL,圍術期未見神經根損傷,術后切口愈合良好。對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未見明顯并發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屬于骨科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表現為疼痛、活動不便等,且患者發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誘發其他疾病,嚴重者將威脅患者生命。目前,臨床上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以椎間孔手術治療為主,該類手術創傷較小,對脊椎穩定性破壞相對較小,并且該手術具有療效佳、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少等優點。為了進一步提高手術成功率,患者圍術期加強其護理有助于促進患者恢復[7]。圍術期通過對患者進行術前護理、心理護理和術后護理等多層次、全方位為患者進行護理干預。通過術前護理能了解患者術前基本情況,確定病灶的位置、大小,為臨床手術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和參考。通過心理護理能消除患者內心的負性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充分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通過術后護理能動態了解患者恢復情況,使得患者的治療更具針對性,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本研究中,14例患者均取得手術成功,手術時間42~79 min,平均71 min。患者手術順利,術中出血量未10~30 mL,圍術期未見神經根損傷,術后切口愈合良好。對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未見明顯并發癥。由此看出:加強椎間孔手術治療圍術期護理有助于促進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椎間孔手術屬于是一種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患者圍術期加強護理配合能提高手術成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伍冠臣,宋西正,石承瓚,等.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7):136-137.
[2] 汪元元,楊 霞.側路經皮椎間孔內窺鏡下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12):172.
[3] 徐雙雙,劉 平.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摘除410例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3,12(7):1742.
[4] 隰建成,馬遠征,崔 旭,等.椎間孔鏡治療脫出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分析[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3,19(1):35-38.
[5] 古偉文,徐 峰,蔡賢華,等.經皮椎間孔鏡靶向穿刺技術治療腰椎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J].脊柱外科雜志,2013,11(3):149-153.
[6] 楊艷平,張小爽,巨寶蘭,等.側后路經皮椎間孔鏡下治療椎間盤源性腰痛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7):47-48.
[7] 夏同霞,姚 源,李琳育,等.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J].北方藥學,2013(6):184-185.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5.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