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湖南勞動人事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1)《機械制圖》的含義。《機械制圖》是職業院校工科專業中非常關鍵的一門技術性的基礎課程,在技術含量要求較高的專業人才培養中起到了促進的作用,《機械制圖》以形體構造、圖形表達為中心,將形象思維看作是主線,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圖形表達能力和創新構型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進而為學生后續的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乃至是今后學生的生活工作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鉗工實踐教學的含義。鉗工實踐是職業院校工科專業必修的基本操作技能,通常會以《鉗工工藝》或者是《鉗工技能訓練》作為自己學校的教材來實行教學,這兩本教材的內容存在很大的共同之處,前者主要側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后者主要側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這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的提高。對于大部分的職業院校來說,都會先采用教導學生足夠的理論知識然后才會進行鉗工實踐教學,這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對自己的專業有所了解,也為了防止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意外事故頻發,威脅學生們的生命安全。
(3)《機械制圖》和鉗工實踐教學的關系。雖然眾多的職業院校在教學課程設計的過程中都會開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兩種課程,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教師發現實踐課程的課時大大縮短,不利于學生們專業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們對于理論知識的進一步鞏固。決定鉗工水平的關鍵因素不是他們的理論知識掌握了多少,而是看他們的最終成果展示如何。只有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熟練地掌握工藝流程和方法之后,才能夠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因此,將《機械制圖》運用到鉗工實踐教學中去,與鉗工工藝知識融為一體,讓學生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看懂圖形,確定加工工藝,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1)結合現代科學技術,采用多媒體教學。在鉗工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利用多媒體將鉗工教學中零件圖、加工示意圖通過現代多媒體技術直觀地展現出來,提升教學效果,方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以及枯燥性,節約很多課堂上臨時畫圖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從而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此外,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枯燥無味的專業知識,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2)激發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在鉗工實訓教學的課堂上,為了避免學生們因為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多動手進行實地操作,鼓勵他們對于不懂的技術問題要及時在課堂上解決。讓學生多動手,親身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對《機械制圖》與鉗工知識的全面理解,對學生在《機械制圖》中沒有掌握的知識點要進行適當的復習與講解,同時讓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積極的參與者,是認識過程的探索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地去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多方面拓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積極發揮《機械制圖》在鉗工實踐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3)采取直觀的語言教學方式。職業院校的學生相對于其他高校的學生來說,可能在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上相對要弱一些,這就需要老師們在上課的過程中因材施教,采取更加直白直觀的教學方式,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們不同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將《機械制圖》中所學習過的尺寸標注、形位公差標注、技術要求的含義講解給他們聽,務必要使自己的課堂發揮該有的效應,而不是因為學生們無法識讀圖樣,使得《機械制圖》這門課程無法發揮其在鉗工實踐教學中應有的作用。
《機械制圖》在職業院校的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讓職業院校的學生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同時具備專業的動手能力。因此,職業院校的鉗工實訓指導老師要嘗試將《機械制圖》應用到自己的實踐教學中去,機械制圖和鉗工實訓教學息息相關,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職業院校學生的發展。為了能夠順應21世紀發展的現狀,替各大企業培養他們需要的人才,使學生能夠在畢業后找到一份相對來說好的工作,各個高校必須要對自己的鉗工實踐教學進行改革,融入《機械制圖》的知識,提高學生們的創新實踐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為我國的經濟進一步發展繁榮培養大量的后備軍。
[1]張忠遠.用教育新理念構建《機械制圖》課堂教學模式[J].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3).
[2]王志軍.《機械制圖》新教學大綱的變化、特點及運用[J].職教通訊,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