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
(河南省蘭考縣中心醫院感染科 蘭考 475300)
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程的觀察與護理
王秀玲
(河南省蘭考縣中心醫院感染科 蘭考 475300)
目的:觀察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的產程,探討相應的護理對策。方法: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者74例,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及護理對策。結果:74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者轉行剖宮產8例,陰道分娩成功率為89.19%(66/74),產后均無大出血、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發生??偖a程時間315~560 min,平均(436.1350.28) min;出血量105~335 ml,平均(200.5330.30) ml;胎兒體重2 050~3 760 g,平均(2 963.56205.80) g。結論:嚴密觀察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程,采取整體護理干預措施,可獲得滿意母嬰結局。
陰道分娩;產程觀察;護理對策
剖宮產術為產科常用生產方式,具有廣泛適應癥,為母嬰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來,剖宮產應用率逐年上升,我國產科中約40%產婦選擇剖宮產方式,但剖宮產術后易造成瘢痕子宮,再次陰道分娩風險較大[1]。研究表明,剖宮產史已成為剖宮產手術重要指征[2]。但王雪蓮等[3]報道指出,剖宮產史產婦若陰道試產條件合適,陰道分娩成功率達69.9%~90.1%。故建議將試產納入產科常規工作中,以減低剖宮產率。同時,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需加強產程觀察,并采取有效護理對策,以改善預后。本研究對74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患者的產程進行了密切觀察,并實施了整體護理?,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者74例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與上次剖宮產間隔≥2年;子宮下段瘢痕厚度≥3 mm;頭盆評分>7分;無新的手術指征出現;年齡23~39歲,平均(30.153.68)歲;孕周36~41周,平均(39.181.42)周;體質量指數18.64~32.13 kg/m2,平均(24.473.38) kg/m2;單胎妊娠62例,多胎妊娠12例;患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29例,大專及以上30例。所有產婦均要求接受陰道分娩方式,且同意陰道試產失敗后立即轉為剖宮產。
1.2 方法 產程觀察與護理:(1)產前心理護理: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婦產前心理較復雜,既對陰道分娩抱有希望,又恐懼瘢痕破裂影響母嬰生命。護理人員需針對此心理特點,積極與患者及家屬交流,詳細介紹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安全性、注意事項、可能的結局以及處理措施,并講述成功案例,解答患者疑惑,盡量消除產婦緊張、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詳細講解宮縮、產程等具體過程與特點,對產程各項檢查均作詳細說明,使產婦做好心理準備,提高其配合積極性。(2)宮縮觀察:手摸法監測子宮收縮頻率,并密切觀察記錄產婦腹型變化、陰道出血情況、以及呼吸、脈搏等體征變化,若有陰道出血、宮縮過強、下段壓痛以及呼吸急促、脈搏加快等,應立即停止陰道試產,并做好剖宮產手術準備。(3)產程進展觀察:自子宮頸口開口達2 cm時開始,每1~2 h行陰道檢查,充分掌握宮頸擴張情況;達到預警線時加強產程觀察,避免使用催產素;若超過預警線,則準備剖宮產術;(4)胎心音監測:第1產程,取自由體位,每15~30 min聽診記錄1次胎心音;第2產程,連接電子監護儀進行連續觀察,若出現胎兒窘迫,立即轉行剖宮產術。(5)孕婦宮口全開后,準備好剖宮產手術器械及藥物,囑產婦勿屏氣用力,必要時予以解痙鎮痛藥物,必要時可采用助產術方式縮短產程。(6)飲食護理:住院期間,根據每位患者身體特質,制定科學食譜。產前應予以易消化、高能量飲食;產后予以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食物,并補充足量水分。
74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產婦,陰道自然分娩54例,陰道助產分娩12例,8例轉行剖宮產,陰道分娩成功率為89.19%(66/74)。8例轉行剖宮產中,胎兒窘迫5例,活躍期停滯3例。產后均無大出血、新生兒窒息發生??偖a程時間315~560 min,平均(436.1350.28) min;出血量105~335 ml,平均(200.5330.30) ml;胎兒體重2 050~3 760 g,平均(2 963.56205.80) g。
近年來,由于受一些社會因素影響,產科剖宮產術應用率不斷上升,術后再次妊娠率隨之呈上升趨勢[4]。但臨床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存在較大爭議。原因在于剖宮產后子宮壁瘢痕抗牽拉能力下降,采用陰道分娩瘢痕子宮發生破裂風險較高。目前,陰道試產受到臨床眾多專家推薦,其指征要求較嚴格:(1)既往剖宮產術行子宮下段橫向切口,術中無切口撕裂,術后無感染;(2)既往剖宮產術恢復較好或時間間隔較長,且無新剖宮產適應癥;(3)無高危妊娠合并癥;(4)產婦及家屬同意,且醫療機構具備搶救性手術條件。但即使滿足上述指征,陰道試產仍存在較大風險,產婦及家屬均存在較重心理負擔,部分產婦甚至表現出強烈的恐慌、緊張情緒,不利于產程順利完成。因此,本研究采取積極健康宣教方式,系統介紹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安全性、注意事項、可能的結局、處理措施以及陰道分娩宮縮、產程等具體過程,提高產婦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認知水平,從而緩解其恐懼、緊張情緒,降低因負性情緒過度對血液及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的影響,進而一定程度減少產程不良事件的發生。同時,由于剖宮產術子宮常出現宮縮乏力,嚴重者可造成產程停滯,無法繼續陰道分娩。因此,需加強宮縮強度及產程進展觀察,有利于及早發現產程異常情況,及時進行手術準備,保障母嬰安全。臨床研究發現[5],胎心率異常是早期子宮破裂唯一征象。因此,嚴密監測胎心音變化可及時發現異常,盡早采取處理措施可避免產后子宮破裂、陰道出血等并發癥發生。此外,產婦綜合體質、體征變化等對產程具有重要影響,采用飲食護理提高產婦綜合體質,加強呼吸、脈搏等體征監測等有利于產程順利進行。研究結果顯示,74例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者,陰道分娩成功率達89.19%,且產后無大出血、新生兒窒息發生,胎兒體重平均(2 963.56 205.80) g,無巨大兒出現。表明加強產程觀察并實施整體護理措施可獲得較滿意母嬰結局。
[1] 陸宣平,陳友國,韓冰.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研究進展[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4):260-262
[2] 李博雅,楊慧霞.剖宮產后陰道分娩相關問題[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6,32(8):748-753
[3] 王雪蓮,白銀花,劉海洋,等.首次剖宮產后再次妊娠選擇陰道試產可行性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4,36(12):1393-1395
[4] 胡銳,朱俊勇,袁昊,等.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1):61-63
[5] 馬俊如,吳君,侯曉鈺,等.縱隔子宮術后妊娠晚期自發性子宮底部破裂一例[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6,17(2):176-177
R473.7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6.103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