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鳳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探討小兒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的護理方法及效果
丁曉鳳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目的 探討小兒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的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3月期間診治的79例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40例)與對照組(39例),對照組給予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觀察兩組患兒療效及家長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家長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根據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患兒病癥表現特點,實施健康宣教、環境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等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顯著提升臨床治療效果,促進疾病康復。
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護理方法;效果
消化性潰瘍是胃腸道及其深層組織的局部缺損病癥,出血是其常見并發癥之一,該癥起病急,發展迅速,在治療過程中需同時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以促進疾病好轉。本文旨在探討小兒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的護理方法及效果,特收集我院診治的79例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患兒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3月期間診治的79例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患兒,其中男患兒42例,女患兒37例,年齡5個月~12歲,平均年齡(6.20±1.23)歲;就診時間2~48 h;潰瘍類型:胃潰瘍49例、十二指腸潰瘍30例。所有患兒入院后進行電子胃鏡檢查均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癥。根據數字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40例)與對照組(39例),兩組患兒臨床表現、一般資料、就診時間、潰瘍類型等方面信息比較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常規護理,包括體征監察、并發癥預防護理、安全護理等。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主要包含措施內容如下。
(1)健康宣教,護理人員組織患兒家長參加相關健康知識講座,發放消化道潰瘍并發出血宣傳手冊,并采用通俗的言語進行口頭宣傳教育,讓家長了解疾病原因和預后,并指導合理飲食、心理干預、相關預防措施等[1]。(2)飲食護理,飲食不當會加重患兒出血,急性出血病例應臥床靜休,床上完成大小便,禁食禁飲,適當地滋潤唇部預防干裂。能進食患兒應保證飲食清淡、易消化、不刺激、少脂肪,安排少食多餐,先流質食物在向半流質、軟質食物過度。(3)環境護理,建立良好的住院環境能促進患兒康復,護理人員應合理布局室內,擺件色點柔和,室內通風透光,放置有趣適宜的玩具,夜間安靜保證小兒充足睡眠,營造出舒適和諧的家庭氛圍,讓患兒及其家長都倍感溫馨,加速病情恢復。(4)心理疏導,由于病情及環境的改變,小兒可能出現哭鬧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囑咐并指導家長積極參與到護理工作中,留意患兒神情、動作變化,多給患兒互動,采用講故事、做簡單游戲等方式來轉移其注意力。同時護士還應做好家長心理安撫工作,講明病情原因、疾病預后良好,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進而良好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2]。(5)治療護理,遵照醫囑對患兒進行輸液治療,并酌情采用留置針,穿刺時盡量選擇不影響小兒活動的合適位置,囑咐家長監督小兒活動情況;定時監督患兒口服藥物,或向家長詳細介紹藥物名稱及功效,仔細交代藥品服用時間、用量、用法等;密切觀察大便顏色,若色澤從紅變黑需及時上報醫生,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嘔血患兒嘔吐時應注意將其頭部偏向一邊,以免呼吸道堵塞而發生窒息;大出血患兒應快速建立兩條有效靜脈通道,并做好配血、補液等系列搶救準備;監督體征,并準確記錄病情變化、實時用藥情況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組間療效和家長滿意度差異。療效判定標準,顯效:通過治療小兒3 d內臨床癥狀顯著改善或消失;有效:3~7 d臨床癥狀已改善大部分;無效:7天后患兒仍存在腹痛、嘔吐、便血等癥狀,甚至病情有所加重。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視為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 9.0或卡方中分析,x2比較,以率(%)表示;t檢驗,并以(±s)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后療效對比
觀察組顯效23例,有效17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顯效18例,有效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9.7%,數據分析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x2=4.3214,P=0.0376)。
2.2 家長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39例(97.5%),對照組滿意33例(84.6%),數據分析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x2=4.0594,P=0.0439)。
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發病急,病情進展快,因此對患病小兒應第一時間送至醫院搶救治療,大量實踐證明臨床采取有效治療措施的同時,還應給予病人有效、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如此能進一步夯實臨床治療效果[3-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給予綜合護理的觀察組療效顯著優于單純常規護理的對照組(P<0.05);另外觀察組也獲得了更有的護理滿意度(P<0.05)。綜上所述,給予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小兒環境護理、心理干預、飲食干預、健康宣教等綜合護理措施,能顯著提升患兒治療療效和家長護理滿意度[5-6]。
[1] 黃小玲.小兒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25例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2):265-266.
[2] 顏 燕.小兒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28例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5,(35):114.
[3] 王安茹.217例小兒消化性潰瘍并出血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1,30(32):159.
[4] 王曉紅.探討小兒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的護理方法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1):227-228.
[5] 顏 燕.小兒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28例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5(35):114.
[6] 鐘 云.小兒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1):197-198.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11.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