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藥品審評中心(100061)張蘇 焦立功
總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在2016年10月公開征求《藥品數據管理規范》的意見,在規范中首次明確了兩個生命周期的概念,一是適用于藥品生命的全周期。二是強調了數據管理應貫穿其整個生命周期。本文依據總局要求和相關指南性文件,對研制現場核查中數據可靠性的幾個重點關注內容及其一般要求進行探討分析。
自臨床數據自查核查以來,計算機化系統的審計追蹤功能目前在業內已基本普及,也是目前國內外核查的重點檢查內容。審計追蹤的根本目的是用來確保對數據及系統在生命周期內的所有操作活動的可追溯性,如數據的創建、修改或刪除、再處理、重新命名、轉移等。審計追蹤的內容應包涵4W基本要素,即:WHO-操作者,WHEN-操作時間,WHAT-操作過程(修改前后的內容),WHY-操作原因。①系統應具備并開啟審計追蹤功能。②應定期對審計追蹤記錄進行審核,審計追蹤記錄與目標數據或記錄是否關聯良好和一并保存。③質量保證部門應定期對相關審計追蹤記錄進行抽查。④對于數據,無論紙質記錄或電子記錄(包括文本文件和數據庫文件)的形式,審計追蹤的要求是等同的。
權限的分級與設置是計算機化系統數據管理的重要措施。權限管理應關注:①首先應制定實驗室各系統權限管理的SOP,規定詳細明確的權限分級和權限清單,系統管理員應嚴格據此給賬號分配權限。②每個操作人員擁有獨立的登陸賬戶和密碼,不應存在共用混用賬戶或密碼的情況;密碼應定期修改變更,以確保賬戶安全和密碼不重復。③權限維護應及時,如因人員調動、崗位調整需要創建、取消或變更授權。④業務流程負責人和用戶(常見情況為研發或QC實驗室負責人)不應當被賦予高級安全訪問權限,在任何系統層面(包括操作系統、應用程序、數據庫等),均不應當具有系統管理員的權限。
數據的處理過程與試驗結果直接相關,故應確保實驗室中數據刪除、積分參數的建立與修改,以及手動積分等行為保持嚴格受控。①應建立相應SOP,明確允許修改積分參數和手動積分的具體情形和實施流程,并規定好相應的留存文件。②在進行檢驗和方法學研究時,修改參數和手動積分不能作為使結果符合標準要求或使方法看起來更準確更精密的“手段”。③對于大多數體外分析方法,同項目或批內的標準品、對照品、樣品應使用同一積分方法。④試驗記錄中應注明修改積分參數或手動積分的理由,并應按SOP有上一級管理者的批準和復核簽名。⑤自動積分和手動積分的電子圖譜都應保存在計算機內,打印圖譜應標注清楚,和簽名與批準記錄附于原始記錄中。⑥數據計算是否存在人為挑選或剔除。⑦數據審核過程應當被記錄,通常以相應的紙質或電子簽名來完成。⑧沒有特殊情況原始數據不得刪除。
數據的保留包括兩方面內容:歸檔和備份。①應建立數據歸檔、備份和還原的SOP,規定歸檔備份周期、方法和介質,以及數據還原的檢查周期。②數據的保留應在原始數據留存處之外的其他地點,不應在同一臺計算機或服務器上進行備份。③數據的歸檔和備份,確認和恢復驗證均應有相應記錄。④歸檔和備份的期限應滿足GXP或藥品注冊核查的監管要求。
數據可靠性是藥品質量體系的基石,數據管理的基本理念是與質量風險管理一脈相承的。另外如前所述數據可靠性問題也不只限于計算機化系統,其基本要求對于紙質文件管理系統也同樣適用。數據可靠性問題從本質上看,更多反映的是企業文化和個人誠信問題,這也是《藥品數據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將“誠信原則”單獨成條列入總則的緣由吧。望業界同仁能夠理解法規指南的根本精神,在藥品研發工作中真正做到“以誠入藥,數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