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舒,許景潤,段友青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農機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模式研究
劉天舒,許景潤,段友青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是解決“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機技能型人才匱乏的重要途徑。它不僅促使中職和高職共同協作,系統化培育高質量人才,又能打通中職學生升學通道、解決技能不足的就業壓力。文章將對中高職銜接模式培育農機技能人才進行研究,探討銜接教育內容,總結銜接中的經驗和問題,為后續工作提供參考。
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農機人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構建中、高等職業教育相互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農機專業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不僅有利于解決中職學生就業薪酬低、上升渠道不暢通等問題,還可根據社會需要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
農機人才中高職銜接培養以黑龍江省為例,在學制方面通常采用“2+3模式”,即在中職學習2年且成績合格后,參加中高職銜接考試,考試合格后進入高職院校學習3年,滿足畢業條件后獲得中職和高職畢業證書。將中職和高職院校合理組合是銜接教育的首要工作。可以在同行政區內選擇辦學條件成熟、生源穩定的農機類中職和高職進行銜接備選。分析院校間農機專業的細分方向,優先將研究方向相近的中高職院校進行分組配對。通過召開專題討論會,確定學制、學分、專業方向、入學考試等銜接細節。
培養目標是各類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需要滿足特定社會領域和社會層次的需求,同時需考慮教育對象的年齡層次和學習需要。制定和銜接培養目標是一項復雜的教學準備工作。中職與高職教育同屬于職業技術教育范疇,兩者都強調以職業為導向,培養具備職業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專門人才,但所屬教育階段和層次不同。通常中職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中等技能型”人才,高職則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不論對中職還是高職,培養目標在教育過程中都作用重大,不僅為教育活動提供開展方向,而且是檢驗教學過程、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標準。做好中高職農機人才培養目標有序銜接,充分調研和有效溝通是關鍵。首先需要走訪各類農場、農機制造型企業、營銷服務公司等用人單位,調查人才緊缺現狀,分析職業崗位方向,細化崗位工作任務、技術等級和職業資質等內容。中高職院校再根據調研結果,明確崗位需求層次,確定各自的人才培養目標,通過組建農機行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對培養目標進行論證和調整。
(1)課程體系建立。建設農機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的總體思路為: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基于職業能力標準,構建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中職課程應側重文化和專業基礎,充分考慮學生就業和升學雙重需要。高職課程應全面覆蓋專業知識體系和崗位技能操作,強調知識遷移、自主學習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課程體系可劃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來規劃。公共基礎課應嚴格遵照教育部《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大綱》要求,保證兩階段教學的開課門類及學時。專業課程包含選修課和必修課兩類。選修課根據專業細分方向和農機就業熱點靈活開展,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需求。必修課可細分為:專業基礎課側重激發學生求知熱情,搭建專業理論基礎;核心課切中培養目標,高度還原工作場景,深抓學生知識及技能;專業平臺課擴展學生職業視角,全面提升專業能力。
(2)課程內容銜接。農機類課程銜接的原則為:以崗位需求為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知識點銜接緊密連續,教學梯度清晰合理。課程確定后,專業教師需還原工作真實場景,分析崗位需求層次,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梳理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養,再以學習任務為單位細化出明細表。為了知識引入和技能遷移,各階段課程內容允許有少部分重復,這有利于學生鞏固已學內容,接受新知識。以《機械制圖》為例,中職偏重識圖,高職偏重制圖,內容存在交疊,在教學中需明確授課側重點,緊抓課標,訓練職業能力,避免雷同。通過用人單位反饋,及時調整授課內容,突出貫通培養的優勢,打造符合農機行業發展需要的技術人才。
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是打造高素質農機技術人才的有效途徑,對發展現代農業影響深遠。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教學過程和質量,容易忽視學習主體。中職學生一般文化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欠缺,升學和步入社會可能都早于同齡人。如果在教學中忽視心理輔導和職業素養熏陶,學生很容易在被動學習和厭學情緒間惡性循壞。升學初可安排班主任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順利過渡。在銜接細節上,還有很多方面需要鉆研和探討。
[1]盛健.基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中高職銜接問題研究[J].職教論壇,2013,(28):57-60.
[2]金英姿.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農產品加工,2015,(10):68-70.
[3]梁建超.中高職專業課程和教材銜接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3):69-70.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Connecting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and Postgraduates
LIU Tian-shu,XU Jin-gun,DUAN You-qing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Vocational College,Harbin,Heilongjiang 150025,China)
Themodeofpersonneltraininginmiddlevocationaleducationisanimportantwaytosolvetheshortageofagricultural andtechnicaltalentsinChinaduringthe13thFive-YearPlanperiod.Itnotonlypromptedthevocationalandvocationalcooperation,systematic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talent,but also opened up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to address the lack of skilledemploymentpressure.ThepaperstudiestheconvergenceofChineseand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mode,exploresthecontentofconvergenceeducation,summarizestheexperienceandproblemsinconvergence,andprovidesreferenceforfollow-upwork.
middle vocational connection;talent trainingmode;agricultural talent
G710
A
2095-980X(2017)04-0198-01
2017-04-01
2015年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新型農機技能人才中高職銜接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ZJB1215022。
劉天舒(1985-),女,哈爾濱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理論及應用、農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