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藕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200)
探討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于藕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吉林 132200)
美術教育是整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美術教育影響人的思想、情感、意志、興趣、愛好,乃至影響人的整個精神世界。培養人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素養,在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為目的的素質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美術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的主體性發展,主體性發展的最終結果則是創新意識的培養。
美術教學;創新意識;興趣教育觀念
《教育與創造》中提出:“只有創新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只有創新,才能為人類增加新知識,為世界帶來新的幸福。創新成為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
創造性是人的本質特征,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沒有創造力一切將無從談起,只有的是反反復復、停步滯留和一味的因循守舊。所謂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普遍關心的話題。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進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博采眾長,悟出了“尋門而入,破門而出”的八字心得,這就是在告誡人們不能照搬照抄,要有所創新。
根據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在美術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選擇能夠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符合學生學習心理、能夠正確把握學生創造力特點和突出學科特點、易被學生接受、行之有效、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保證學生創新精神的養成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必須正確認識美術課在整體課程中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潛意識里面沒有主課與副課之分,正確對待每一門課程。有了這一前提,之后的一切才會應運而生,順理成章。
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目前在我國的美術教育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隱性的弊端,主要還是家長、社會、以至于絕大多數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識里面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中小城市、縣區和鄉鎮尤其嚴重)。傳統教育觀念的根深蒂固,主課與副課無意識區分,過度的強調升學率等等,美術課教師的教學常常處于一種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從而導致美術教師的積極性一點點被磨滅,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消退,課堂學習和課堂作業也只是為了應付差事,根本談不上什么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應該徹底改變全社會的傳統教育觀念。
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客體地位,使其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知道人人皆可創造出美麗獨特的作品,給他們以足夠的勇氣和信心。首先要賦于學生一個相對開放的學習空間,必須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需要去創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營造適合培養創造能力的良好氛圍。只有為學生創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才會愿意參與到學習中來,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到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造性的思維。另外,教師必須改變教育思維定勢轉變教師思想教育觀念,要明確在美術教育中,美術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社會并不需要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專業藝術人才,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成為藝術家,這是不現實的。這就要求美術教學必須從單純的知識技能訓練轉化為興趣、素質、個性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善于積極評價和欣賞學生的作品,努力從作品的某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去發現“閃光點”,并加以肯定和延展。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興趣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激發興趣是為了啟發思維,是為了實現創新。如果說創新是永恒不變的話題,那么興趣就是創新得以實現的永恒動力。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動機。當學生對學習材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就會對學習活動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就會主動地參與和實踐,那么其中就會隨之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創新能力。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過程中,學校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美術課程被公認為是對創造力的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撰寫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所指出的:“在創造藝術形式和美的感覺的過程中我們獲得了美感經驗。這種美感經驗和科學經驗是我們感知這個萬古長青的世界的兩條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樣,一個人的想象力也必須得到發展,因為想象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
總之,美術課的學習應是一個喜歡創新、學會創新和實現創新的過程。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機會無處不在,需要教師不失時機,機智地、耐心地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當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了快樂,體驗到了成功時,創新之美也就得以實現了。美術教師只有在傳授美術知識的同時,積極探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才能真正實現美術教育的獨特價值。
[1]張開遜.教育與創造[J].人民教育,1999,(5):9-11.
[2]教育部.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Explor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Creative Consciousness in Art Teaching
YU Ou
(Jili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lin,Jilin 132200,China)
Ar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quality education,an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Art education affects people's minds,emotions,wills,interests,hobbies,and even affects the whole spiritual world.Cultivating people's creative thinking and improving aesthetic qualit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quality education for cultivating creative talents.The core of art education thought i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bjectivity.The final result of subjective development is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rt teaching;innovation consciousness;interest education concept
G633.955
A
2095-980X(2017)04-0217-02
2017-03-25
于藕,女,吉林吉林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電腦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