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中心醫院(475000)范瑜
文中針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接受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具體護理效果展開了研究,結果證明這兩項護理措施對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均符合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雙盲法平均分為兩組。干預組45例: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齡為(63.4±4.6)歲;對照組45例: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齡為(62.7±4.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干預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接受心理護理和健康知識教育,具體內容:①心理護理: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發病年齡普遍較高,老年患者普遍心理緊張、情緒低落、焦慮,護理人員應該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資料,展開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在入院初期,護理人員需要詳細地為患者介紹病房的環境,使患者快速地適應新環境。日常護理時護理人員要時刻以醫護人員的工作道德準則要求自己,對待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疑問,需要盡量給出耐心、準確的解釋。對于情緒比較低落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耐心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的來源,并加以開導。②健康教育:對患者的臨床資料和既往病史進行全面的分析,掌握患者的冠心病心絞痛分型情況,結合不同分型病情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需要讓患者對冠心病心絞痛樹立正確的意識,了解該疾病的發生機制、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預防和護理措施。并將相關知識內容整理成冊,向患者發放,便于患者及其家屬隨時進行查閱和學習。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有效率,有效率評價標準[1]:①無效:心電圖檢查沒有變化,心絞痛發作的次數仍然比較多;②有效:心電圖倒置T波恢復程度超過50%或是ST段回升超過0.05mV,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心絞痛次數明顯減少;③顯效:心電圖倒置T波消失、ST段正常,臨床癥狀大幅度好轉或是消失。有效率=(有效+顯效)/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通過卡方(X2)對其予以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在統計學當中存在意義。
干預組患者冠心病心絞痛的護理有效率為93.33%(42/4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為77.78%(35/45),兩組差異比較X2=4.406,P=0.035<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干預組患者對本次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7.78%(44/45),對照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75.56%(34/45)。統計學結果顯示兩組之間各項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X2=9.615,P=0.001<0.05。
本研究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接受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具體價值展開了研究。心理護理的目的在于緩解患者由于疾病所產生的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健康教育是為了讓患者正確認識該疾病,使患者意識到冠心病心絞痛并非是不能治愈的疾病,只有積極配合治療,才能夠恢復身體健康。護理人員充分結合不同患者的臨床特點,使得護理措施更具有針對性與可行性。健康教育中的相關護理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體現了醫院對患者生命健康的尊重[2][3]。從結果可見,干預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總體有效率明顯好于對照組,再次證明了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價值和作用。
綜上所述,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展開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有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值得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