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霞
(曲麻萊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青海 玉樹 815500)
普外科老年患者術前心理護理體會
李永霞
(曲麻萊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青海 玉樹 815500)
目的探討普外科手術前老年患者心理護理措施和護理效果。方法對普外科老年患者241例采取針對性術前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結果本組患者經過耐心細致的護理疏導,患者術前緊張恐懼癥狀明顯緩解,使患者身心處于接受手術治療的最佳狀態。結論有效的心理護理能減輕普外科手術患者的焦慮不安心理狀態,縮短術后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普外科;老年患者;術前;心理護理
隨著社會醫學模式的改變,患者的心理康復問題引起了護理人員的廣泛重視,手術是治療疾病的常見手段之一,然而作為一種創傷性治療,術前患者不可避免的產生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如不及時疏導,患者無法配合手術,可能影響手術效果和延長患者術后康復。尤其是老年患者其伴隨疾病相應增多,各臟器功能的不協調,導致手術的風險相對增加,手術后并發癥及病死率的發生顯然高于年輕手術患者,為此對老年患者的術前心理護理對于手術成功與否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選取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老年患者241例進行術前心理護理,取得較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患者241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其中,男113例,女128例,年齡64~76歲,平均年齡(70±6.0)歲。其中行胃癌手術者4例,胃十二指腸手術者212例,腸梗阻手術者25例。
1.2 護理方法
1.2.1 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主動介紹醫院和病區概況,了解應遵守的規章制度。由于老年患者適應和理解能力較差,陌生環境可能導致其產生焦慮心理。因此,責任護士在講解過程中應選擇簡單的語言、語速盡量放慢,便于患者熟悉和記憶,減少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懼感。護士要關心體貼患者,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拉進醫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1.2.2 抓住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老年患者機體功能衰弱,手術治療常給患者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由于文化水平、生活閱歷、性格和社會環境的差異,每個患者面對手術心理狀態也存在差異。擔心手術效果,而焦慮、恐懼的患者,應加強手術、治療相關宣教,采用通俗、易懂語言告知患者手術的目的、方法、配合要點等,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緒,積極配合;為預后及手術費用擔憂,而悲觀的患者,應加強與患者溝通,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一方面告知家屬及陪護悲觀情緒對疾病的影響,獲得家庭成員及陪護人員的全方位配合,多關心、愛護患者,積極聯系安排患者的子女、親屬、朋友等前來探視,關心安慰鼓勵患者,得到患者親友的幫助和支持,另一方面鼓勵患者與其他治療成功者進行交流,汲取經驗,讓其以最佳心理態接受手術;由于經濟原因產生不安心理的患者,幫助其對疾病及手術方式進行了解,解除患者在經濟方面的擔心和顧慮,減輕患者的不安情緒和心理負擔。
1.2.3 術前指導患者進行心理放松
如:聽喜愛的音樂,看電視,外出散步等;對于出現嚴重不良心理的患者指導其采用、冥想、肌肉放松、呼吸調節等方式減輕心理壓力。
經過針對性的本組患者經過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241例患者術前緊張恐懼癥狀明顯緩解,術后恢復良好,安全出院。
據統計,高達50.7%的患者在圍手術期出現焦慮情緒,約48%的患者出現抑郁[1]。不良情緒導致患者中樞神經、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機體兒茶酚胺分泌增加,患者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耗氧量升高、胰島分泌功能下降,患者手術耐受力降低[2],加之,大部分老年患者本身合并多種慢性疾病,手術造成的應激反應可能使其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等并發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術前心理護理作為整體護理的一部分,預見性的對患者圍手術期的負性心理進行個性化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恐懼心理,幫助其順利渡過圍手術期及盡早康復[3],有著積極地作用。本組病例經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護理及健康指導,241例患者術前緊張恐懼癥狀明顯緩解,術后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因此,對普外科老年患者手術前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及健康指導尤為重要,可減輕手術并發癥,建立了優良的心理狀態,以最佳心態面對手術,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其恢復速率,提高了患者生命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錢玉秀,何金愛,侯利環,等.手術室開展術前訪視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9):854-855.
[2] 江志偉,李 寧.快速康復外科概念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7,27(2):14.
[3] 胡桂榮,印素紅.改進術前訪視對減輕手術患者焦慮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4):21-22.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4.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