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藝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品管圈活動對患者輻射安全宣教與防護的作用
楊 藝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運用品管圈活動對患者輻射安全宣教與防護,消除患者對輻射的恐懼,提高放射防護意識,健康有序的進行影像檢查。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動,運用質量管理工具,改進CT檢查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輻射安全的宣教與防護;確定主題,進行現況調查與計劃制定、原因分析,制訂對策并實施。結果 品管圈活動后,我科對患者輻射安全宣教與有效防護,比品管圈活動前有顯著提高,達到并超過目標值。結論 運用品管圈活動對患者CT輻射安全宣教與防護進行管理,提高防護知識及工作安全性,提高患者滿意度及醫院聲譽,促進服務質量。
品管圈;輻射安全;宣教與防護;護理質量管理
QCC(品管圈 QualityControlCircle):是由相同、相近、互補的同一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組成的小圈團體(QC小組,一般6人),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一定程序,運用品管七大手法,解決工作中發生的問題,是一種較活潑的品管形式,更可以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我院影像科CT室,“暖心圈”QC小組成立于2015年3月,通過品管圈活動,對行CT檢查患者輻射安全宣教與防護不到位的問題加以改進,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CT、X射線檢查,給人們帶來益處也給人們帶來放射性的損傷。患者在無防護或防護不到位的情況下進行檢查,損害會更加明顯,過多的暴露在X射線下,會提高導致多種腫瘤發生率。針對這一問題,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取自愿參與的原則,品管圈活動小組由9名護理人員組成,小組成員平均年齡在20~45歲之間,大專學歷5名、本科學歷4名,護士6名、護師2名、主管護師1名。
根據圈員討論確定品管圈名稱“暖心圈”,并制定各成員職責、制度及活動計劃,定期召開例會,由圈長監督工作的實施及完成情況。“暖心圈”的口號:“雙手托起愛,當心電離輻射,患者的輻射安全,我們來防護,在白衣天使的關愛下,請您安心檢查。”同時確定此品管圈的目的是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1.2 方法
1.2.1 確定主題及現狀調查
現在大部分患者都有很強的保健意識,認為全身體檢是必不可少的。在做放射檢查時,大部分受檢者不會主動要求防護,對放射性檢查的相關危害、知識及自我保護意識不足。根據現狀,首先小組成員運用頭腦風暴法、評價法確定好主題,組員們提出問題;其次采用6個評價指標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分:上級政策、圈能力、可行性、重要性、迫切性、達成性;再經計算后將備選主題的分數進行加總。最終以本期分數最高的“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輻射安全宣教與防護”,作為此期活動的主題,期限為10個月;活動的意義為:提高對受檢者的輻射防護率。通過查閱文獻及討論,認為對患者的輻射安全宣教與防護,可減少輻射對患者的危害,提高患者的輻射防護意識,同時也能減少醫患糾紛,提高患者滿意度及醫院聲譽,提升護理服務質量。
1.2.2 現狀值評分及目標設定
現狀把握階段,圈員們在圈長的帶領下,經過頭腦風暴列出12項可能造成防護率低的原因進行評分;通過5、3、1評分法,計算得出圈員能力為78%,通過柏拉圖分析,本次改善重點為80%。
目標值=現況值+(標準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通過計算得出,本次活動小組的目標值為89.12%。
1.2.3 原因分析
通過頭腦風暴,從人(護士、患者、技師)、政策法規、環境、防護措施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列出12項可能造成防護率低的原因,最后確定4項主要因素:
(1)院方對醫務人員放射安全防護培訓不到位,及患者、家屬自我保護意識差。
(2)對患者、家屬的輻射防護宣傳不夠,防護措施不到位。
(3)工作環境嘈雜,工作量大。
(4)院方的獎罰措施不足,科室無強制措施,醫源性放射損傷控制不夠。
1.2.4 對策擬定并實施
根據原因分析,擬定了對策和實施方案
(1)科室定期醫護人員防護培訓,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患者宣教力度。技師認真查對、評估,定位準確,防止因準備不足、操作失誤導致患者的重復掃描。檢查中提倡以最小的照射劑量達到診斷的目的。
(2)科室設置防護用品交接班本,做到班班交接,防護用品使用后平放或掛于衣架上,防止長期折疊造成破裂,保證防護設施完整無丟失。增加檢查室外輻射警示標識及輻射防護圖文講解,黃色警戒線界定和分隔了危險區域。放射檢查過程中,對患者進行有效防護,對非檢查部位的性腺等射線敏感部位,應用鉛防護進行保護。不支持家屬陪同,如必須家屬陪同,需讓家屬穿上防護鉛衣、戴鉛帽。
(3)應用自助式打片機方便患者,增大等候區空間,等候秩序有好轉。合理增加班次,協助做好防護工作。
(4)加大了科室的自查力度,制定獎罰制度,并與個人績效掛鉤。醫院有關部門重視放射防護工作,對放射輻射工作環境、電離防輻射警示標志、工作指示燈、防護用品及機器設備定期進行檢測。
1.2.5 效果確認
目標達標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通過公式計算,本次活動小組的目標達標率為96.74%,目標值的±10%皆可謂之成功。
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醫務人員對患者輻射防護率比較,截止2015年12月,改善前的防護率為71.08%,改善后的防護率為99.06%,達標率為96.74%。我科的防護率有顯著提高。
從2015年3月至12月,我科對患者輻射安全宣教與防護率為71.46%,與開展品管圈活動前42%達到并超過目標值。在此期活動中,根據QCC活動步驟,找出現存問題進行分析,設定活動目標后制定計劃對策并實施,最終進行目標效果確認。此期QCC活動調動了全體護士的工作熱情,增加了護士的溝通與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創新精神,提高了品管工具的運用及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室及醫院聲譽,患者滿意度,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1] 孔 丹,時福禮,韓紅星,鄭 洋,吳 琦,蔡源源,杜仙梅,黃海瀟,宛 玲.中國衛生監督雜志[J].2014,21(6):558-562.
[2] 鄧乾華,王成林,鄒立秋,袁知東,馮 飛,劉鵬程.罕少疾病雜志[J].2007,14(05):53-54.
[3] 陳 敏,醫藥前沿[J].2016,6(15):280-281.
[4] 王 莉,王姝麗,周文紅,劉理慧,楊永紅.中國實用護理雜志[J].2015,31(09).676-678.
[5] 田美云,張 珊,張月英.臨床醫藥實踐[J].2016,25(05):382-384.
[6] 余靜斐,方 芬,蘇振強,孫妮娜.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J].2016,10(03):208-211.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2
B
ISSN.2096-2479.2017.19.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