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禾,施宗平
(西南醫院,重慶 400038)
濕性敷料在慢性傷口護理中的應用
肖 禾,施宗平
(西南醫院,重慶 400038)
傷口護理特別是慢性傷口護理一直長期護理中一個棘手的問題。應用合適的傷口護理技術可以有效促進傷口的愈合。研究顯示,濕性敷料可以有效減少疼痛、控制感染并促進傷口愈合;然而,目前仍有不少一線護理人員對濕性敷料的應用缺乏基本的了解。本文從產品成本、護理時間、病人舒適度及感染控制等角度出發,綜述了濕性敷料在傷口護理中的應用,以期為護理人員應用濕性敷料護理傷口提供指導和幫助。
傷口護理;濕性愈合;感染控制;慢性傷口;效用評價
慢性傷口主要包括,糖尿病足、下肢深靜脈潰瘍、壓瘡等,是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的疾病。雖然人們一直在尋找處理慢性傷口的最佳方式,然而,由于缺乏統一的規范,臨床上并沒有很好地使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反而繼續在使用傳統干性療法為主的傷口護理,這種錯誤的理念不僅沒能有效緩解病痛,而且造成了高額的醫療消費[1]。許多一線護理人員,對傷口護理的專業知識也知之甚少,缺乏傷口護理的基本技巧。
為此,筆者通過干、濕性敷料的對比,對濕性敷料在慢性傷口護理中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提出了傷口狀態評估的基本方法和推薦護理方式,為慢性傷口治療和護理提供理論依據。
1.1 干濕性敷料對減輕患者疼痛作用的對比
干性敷料不僅不能減輕患者的疼痛,反而還可能引起疼痛。如使用由移除干性敷料時引起的疼痛,主要因為紗布粘附于傷口基底部或者新生的肉芽組織上,在移除紗布時的機械拉扯又引起了新的創傷。同時,當紗布冰冷或者用冷的生理鹽水輔助移除紗布時,暴露在傷口的神經末梢也會受到冷刺激而引起疼痛。另外,護理工作人員還經常忽略這種因為疼痛而引起的心理創傷,并且也沒有嘗試去解決這一問題。即使少部分護理人員使用藥物來緩解病人疼痛,但還是忽略了紗布和傷口粘連這一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相比干性敷料,濕性敷料可以維持傷口基底部的濕性環境,減輕敷料與傷口的粘連,從而減少由更換敷料引起的疼痛[2]。
1.2 干濕性敷料對促進傷口愈合作用的對比
研究發現,為了促進傷口愈合,傷口必須保持濕潤、溫暖并且避免感染[3]。據統計[4],使用干性敷料處理傷口,感染發生率大概在7.1%左右;而使用濕性敷料,則可將感染發生率控制在2.6%左右。同時,使用干性敷料,常會使一些纖維延伸到傷口床內,可能成為病原微生物侵入的通道,從而引起傷口感染。另外,反復地更換干性敷料會造成傷口局部環境的低溫而引起組織血管收縮和缺氧,影響傷口愈合。相對于干性敷料,濕性敷料可以為傷口基底部提供濕性的環境,同時減少感染的發生,從而促進傷口的愈合。
1.3 干濕性敷料護理成本的對比
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在慢性傷口的護理中,干性紗布護理傷口是最昂貴的方式[2]。對于單個患者來說,也有研究發現,在相同的治療周期內,使用干性敷料的花費是使用濕性敷料的4倍;并且這種花費的差異主要是由護理時間的不同而引起的,使用干性敷料每天至少要更換兩次,而使用濕性敷料則只需三天更換一次,期間只需用生理鹽水清洗敷料邊緣[4]。雖然,濕性敷料本身的成本遠大于干性敷料,但使用濕性敷料明顯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
總之,研究者已經證實,干性敷料對于傷口愈合有不利的影響;然而,濕性敷料則可以促進愈合,降低感染風險,減少疼痛,提高成本效益比。
傷口愈合的過程與傷口的具體情況相關[5]。侵及部分皮膚的Ⅱ級傷口,愈合很快;侵及皮膚全層的Ⅲ、Ⅳ級傷口,愈合的過程則更加復雜,一般可分為四個過程:止血期、炎癥期、增生期及成熟期;侵及皮膚全層的傷口遷延兩年才能完全愈合。然而,如果在炎癥期傷口的濕性環境不能維持,就會阻礙白細胞滲入傷口控制感染,從而形成慢性傷口甚至不愈傷口。另外,傷口的堿性環境也容易引起感染;相反,濕性敷料可維持傷口酸性的環境,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因此,維持傷口基底部的濕潤環境是促進傷口愈合的關鍵環節。
濕性敷料適用于非感染性傷口,Ⅱ、Ⅲ級傷口,顆粒型傷口及壞死傷口,通過封閉傷口,隔絕氧氣、細菌和已被污染液體滲入傷口,維持傷口的濕性環境和有效自溶清創;同時,濕性敷料可通過減少更換頻率和降低與傷口的粘附性來減少患者的疼痛[2]。
濕性敷料治療慢性傷口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雖然濕性敷料本身的產品成本較高,但除了產品的成本,護理時間、住院時間、治療疼痛及并發癥的費用以及整個醫療衛生系統的運行成本都須納入總成本;使用濕性敷料促進了患者傷口愈合,顯著減輕了患者疼痛,還明顯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節約了人力成本[2]。
綜上所述,一線的護理工作人員應該掌握基本的傷口護理原則和治療方法。在傷口護理中,濕性愈合療法應當被推廣,以便使患者獲得最好的療效和最低花費。
[1] Ylonen,M,et al.Nurses'knowledge about venous leg ulcer care: a literature review.Int Nurs Rev,2014. 61(2):p.194-202.
[2] Wodash,A.J.Wet-to-Dry Dressings Do Not Provide Moist Wound Healing.J Am Coll Clin Wound Spec,2012.4(3):p.63-6.
[3] Bates-Jensen,B.M.and C.H.MacLean,Quality indicators for the care of pressure ulcers in vulnerable elders.J Am Geriatr Soc,2007.55 Suppl 2:p.S409-16.
[4] Wiwanitkit,V.Vacuum-assisted Closure and Moist Wound Dressing in Diabetic Foot.J Cutan Aesthet Surg,2013.6(3):p.173.
[5] Mutschler,W.[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wound healing of wound defects].Unfallchirurg,2012. 115(9):p.767-73.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6
A
ISSN.2096-2479.2017.19.1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