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閩商投資了刷新票房紀錄的《戰狼2》
《戰狼2》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用現象級來描述都弱化了它的江湖地位,因為2015年《戰狼》上映的時候,就已經被譽為現象級了。
讓《閩商》驚訝的是,在《戰狼2》背后,竟然隱藏這來自福建山區的一位制片人,他叫呂建民。
《戰狼2》不斷刷新中國電影的諸多紀錄,讓出品人、導演、演員……反正是一群人,賺錢賺到手發軟。
《戰狼2》2017年7月27日晚8點01分正式上映:上映4個小時過億,25小時過3億,46小時過5億,上映5天已經突破12億人民幣。上映第一周周末以合計1.2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全球票房榜的冠軍影片。僅7月30日一天,就拿下3.597億,刷新了華語影史單日票房第一的紀錄。
8月7日22時15分,《戰狼2》綜合票房超33.92億元,超過《美人魚》曾創下的票房紀錄,刷新華語電影史上最高票房。
現在,《戰狼2》票房已經超過35億元了。有人說要超過50億,會不會呢?天知道。
《戰狼2》的熱映,成就了吳京等一眾演員的盛名與財富,幕后一群人也賺的缽滿盆滿。其中有一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南平蒲城的呂建民,這位低調的閩商。
呂建民是福建蒲城人,春秋時代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的經歷也是很傳奇的。之前,他是一位高考落榜生,然后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文學青年,再然后變身廣告人、成功的房地產行業企業家,破產之后開機重啟,成了資深的電影人、制片人,偶爾客串導演,又回歸文化產業企業家行列。
2016年9月7 日,呂建民憑借《戰狼》獲得第20屆華鼎獎最佳電影制片人獎。要知道,在《戰狼2》之前的《戰狼》,出品人就是呂建民。
現在,他是《戰狼2》的聯合出品人。
有句話說,草窩里飛出金鳳凰。但不知道在成為鳳凰之前,那種涅槃的痛苦。
呂建民也曾煎熬過。上世紀80年代初,高中畢業的呂建民,沒有考上大學,在蒲城縣城里找了一份工作。上班期間,文學青年呂建民不停給縣城里的文學刊物《浦城文藝》投稿。這種堅持不懈,收到回報,1985年小有名氣的呂建民,進入福建省文聯的第二屆作家班。趁此機會,呂建民也不回蒲城上班了,直接變身“福漂”,在福州漂了6年。
但“漂客”日子是很苦的,文青呂建民在福州搞文學創作過程中,總算是建立了一些人脈與社會關系。1993年呂建民創建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利用多年來積攢的資源和靈活的頭腦,把廣告公司做的風生水起,賺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1996年,福州房地產市場剛剛起步,呂建民就從廣告行業轉做房地產,走到了個人事業的高峰。應該說,這是一位市場嗅覺非常靈敏的企業家。
企業家最怕什么?最怕但是。呂建民也遇到了。在呂建民的房地產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亞洲金融危機來了,國內開始宏觀調控,壓縮投資規模,企業家呂建民“躺槍”了,公司資金鏈斷裂,呂建民辛辛苦苦好多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又變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
不過,現在雖然沒錢,但有經歷、有故事、有朋友、有資源,東山再起不是難事。
從地產公司破產之后,呂建民想來想去,還是回歸老本行吧,玩自己最拿手的文青路線。因為早在1994年,呂建民就開始參與到電影發行中,《冬春的日子》應該是他參與發行的第一步電影。但福州這個地兒,玩文青畢竟不如文化之都北京。
1999年,在朋友的邀請之下,呂建民轉身成為“北漂”一族,開始在皇城根地下混了。這次,他經過深思熟慮,換了打法:電影。2002年,呂建民在北京成立了春秋時代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呂建民開始作為出品人,出品他的第一步電影《錯體姻緣》。
剛開始階段,沒什么錢,顯然跟大導演合作可能性很低。但作為一位前成功企業家,呂建民依舊有對市場敏銳的感知。大導演不都是從小導演成長起來的么?于是他結識了大量剛剛起步的年輕導演,大家都一無所有,大家一起奮斗,這個想法很好很強大。
呂建民早期合作的導演及電影,包括發行出版了路學長的《長大成人》、李玉的《魚和象》、李楊的《盲井》和章明的《巫山云雨》。
中國經濟在上漲,文化娛樂消費在不斷攀升,從2007年開始,中國電影進入高速發展期。而經過前面幾年沉淀的呂建民,對電影這行業已經很有把握了,他意識到商業電影已經成為中國電影的主流。但這時候口袋依舊沒有鼓起來,大投資大制作的電影,依舊不是他能把握的,他就將自己的目光,聚焦在中小成本的商業電影上。
電影這玩意,是靠想象力來推動的,文青呂建民顯然具有很好的想象力。
2009年的《午夜出租車》,據稱是中國電影商業化改革以來第一部國產恐怖電影,它的成功帶動了后來幾年恐怖驚悚片的井噴。
2011年6月上映的《B區32號》是中國首部偽記錄恐怖電影,被稱為中國版的《鬼影實錄》。最終票房1700萬元。而該片的投資不足百萬,創下了中國電影投資回報率的最高記錄。呂建民不但是出品人,還兼任導演。
2012年3月9 日上映的電影《索馬里真相》創下兩個“第一”,既是世界上第一部在索馬里實地拍攝的電影,也是中國第一部全程在國外拍攝的國產戰地記錄電影。這部電影,呂建民也是出品人兼導演。
在外人眼中,閩商在制造業、房地產業,向來是很有競爭力。但在文化行業,很少發現比較有影響力的閩商。呂建民給了大家一副不一樣的閩商臉譜。
福建不是文化大省,更不是電影大省。但呂建民卻在電影行業,投資收益豐厚,不能不讓人欽佩。這是他個人堅持的成功,更是他方向選擇的成功。
巴菲特說投資的時候,有一句話很有道理: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這話雖然有點絕對,但提供的思路卻是無限的。我們可以從創業角度來理解,對于創業者來說,燒冷灶其實也是一種技能、一門學問。
呂建民在開始電影事業的時候,這個行業其實就處于冷灶狀態。但在燒冷灶幾年之后,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娛樂消費的攀升,呂建民遇上了電影最繁榮時期,于是幾年的燒冷灶帶給呂建民豐富而深刻的電影思維,然后再創新性地投資獨特的電影,于是再次一飛沖天。這也是一種投資心得。
一口氣吃成胖子是很難的。但在堅持中不斷優化自己的競爭,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從1994年開始發行第一部電影,2004年開始出品第一部電影,呂建民浸淫電影行業少說10多年,長了說20多年。(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