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杉
(上海電機學院 電子信息學院,上海 201306)
針對“95后”學生黨員開展黨支部活動的創新與探索
高杉
(上海電機學院 電子信息學院,上海 201306)
針對個性鮮明的“95后”大學生,依靠發揮學生專業特長和優勢,重視人文關懷和尊重包容,以及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活動等方式,開展行之有效的支部活動。通過不斷創新支部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做好高校黨建工作,使其真正成為激勵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的一項偉大事業。
“95后”大學生;支部活動;創新;育人
高校學生黨員是大學所培養出的一批優秀先鋒學生,如何做好這批學生的黨員質量保障是一項重要且艱巨的任務。而開展基層支部活動,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載體和基礎。當前,“95后”大學生已成為了高校本專科學生和學生黨支部的主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95后”大學生獨特的人格特點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了許多新課題和新挑戰,如何有針對性地開展好基層支部活動,是增強大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工作基礎。
(1)相對于普通大學生群體,學生黨員擁護黨的章程,在思想、行動上和黨保持高度一致,通過基層組織擁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學習成績、學生工作和政治素養等各個方面學生黨員均是學生群體中的領跑者。他們是群眾基礎良好、組織性和紀律性最強的學生團體之一。
(2)相對于其他黨員群體,“95后”高校學生黨員的年齡和黨齡普遍偏低,其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對不足。他們雖然在入黨過程中和入黨后的組織生活中參加了各種理論培訓和思想教育,但是這種短暫的活動并不能完全代替日積月累的黨性培養,也不能代替自身對黨的更深層次認識,更不能代替對社會各種思潮的考驗。“95后”高校學生黨員群體就像一塊海綿,其可塑性和學習性比其他黨員群體更強,也更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這既是黨的活力源泉,也是我黨面臨的巨大機遇與挑戰。
(3)相對于以往學生黨員群體,“95后”高校學生黨員一直在媒體的關注下成長。他們的個性鮮明且獨特,一直是社會的焦點和爭論的話題。他們普遍擁有比較開明的成長環境、豐富的情感經歷與脆弱的心理抗挫能力。群體本身對民主和法律意識較強,但對社會公共事務態度較為冷漠。整個“95后”群體在進入大學后,其個性特征愈加鮮明,信仰追求更少,意識形態的政治性而帶有普世的傾向性,多數有著一定功利目的要求,對黨的執政能力、黨員先進性認同度隨著中國國力提高而提升。
(1)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偏低。整體上看,“95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偏低,具體表現為:對黨的認識較為膚淺,缺乏深刻認同;對黨的理論學習不夠全面,理論修養不深;入黨動機模糊且偏功利,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對組織生活缺乏熱情,活動參與度不足;對黨員管理制度缺乏了解和支持。
(2)工作載體缺少新意,時效性有待增強。現階段,多數黨建活動主體上依然延續傳統的工作模式與方法,活動主題明確、方向正確,符合黨建工作的總體要求與目標。但是,在“95后”高校學生黨員的發展過程中,基層組織對于國家政策、方針的宣傳還主要依賴灌輸式的教育,內容空泛、言辭說教,學生在學習和接受的過程中,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容易出現逃課、心不在焉,或者是上黨課打瞌睡的現象。雖然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潮流,多數高校建立了網站、QQ、微信等網絡黨建教育平臺,但是其內容單一、缺少實質性的互動、信息更新滯后等現象嚴重制約了其教育的目的,降低了對學生的吸引力,產生了工作碌碌無為、為工作而工作的困難現象。
(3)實踐載體形式單一,活動內容缺乏吸引力。高校黨支部活動的實踐載體和內容主要包括黨史、時事政治、黨的理論知識、傳統文化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基層黨組織要根據本高校學生黨員的實際情況,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來加強大學生黨員對黨的認識,從而使他們的思想覺悟和自身素養得到提升。但是,由于物力、財力和學生課程時間的限制,其實踐載體往往較為單一,其中開展傳統文化和自然科學方面的活動較少,而大部分支部的活動內容局限于積極分子教育、新黨員發展轉正等常規工作。這些活動內容較為單調,真正實施也缺乏實際內容,與學生黨員成長結合較少,很難調動支部成員的積極性。
(4)黨建工作面臨的外部環境日趨復雜。伴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各類社會思潮涌現,并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迅速傳播且日益深化,極大地影響著“95后”高校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面對信息化時代的浪潮,各類魚龍混雜的思想與價值觀往往容易使學生缺乏正確的方法來判斷和甄別。如何通過支部活動,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成為了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提質增效的切實抓手與落腳點。
(1)發揮學生專業特長和優勢。在舉辦一些常規活動的同時,還可以密切聯系專業學科的特長和興趣愛好,積極探索新的活動切入點和舉辦形式。例如電子信息學院開展的學生黨支部活動,就以計算機和網絡為基礎活動載體。積極吸納黨員、預備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以更高的熱情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不僅能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幫助有計算機方面問題的同學解決疑難,還可以使平時所學的專業知識有“用武之地”,豐富支部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利用專業知識制作黨支部建設的活動宣傳網站,開展黨課教育和黨的知識專題培訓;轉摘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報告,提供緊密聯系實際、說服力強的黨性教育資料;轉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等,形成黨建理論文庫。同樣,針對其他各個專業和有各種特長的高校學生,通過科普宣傳活動、各類科普競賽、素質拓展活動等工作,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關注群體,著眼個體,重視人文關懷和尊重包容。首先,在“95后”大學生黨支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做到“心無學生莫為師”。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同時,充分接納“95后”大學生的基本特點。在對“95后”大學生進行共性教育的同時,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別,及時了解其內在需求和特點長處,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和活動,提高對學生的吸引力,切實做好細節育人的工作。
(3)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活動。在活動的設計、組織和開展中,從服務學生成長的角度出發,著眼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內在需求,建立黨員成長分享會,將生涯規劃指導、科普宣傳、專業助學等一系列活動納入組織生活中來。從而以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來引領學生的思想建設工作,使其將黨性修養與人文修養相互結合,進一步建立新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活動中,使黨員學生實現探索生命的意義、思考生命的內容和踐行生命的價值等三個層次的內容。
高校在開展“95后”大學生黨支部活動的過程中需牢記將引導和服務學生的發展作為首要目標,通過各種新的形式與方法將共性教育和細節教育相互融合。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需要以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落實好組織生活的育人作用,不斷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創造性和有效性,真正把學生黨員的培養、發展、教育的過程不斷優化為服務和激勵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的一項偉大事業。
[1]李幼平,高建華.論高校學生黨建評價及其體系構建[J].學術論壇,2006,(5).
[2]李廣磊.試論“90后”大學生與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3,(26).
[3]韓亞超.近十年來高校學生黨建研究文獻綜述[J].環球人文地理,2014,(20).
[4]朱紅,閆廣芬.基于教練技術的大學生生涯輔導模式建構與應用[J].高校教育管理,2012,6(2):85-90.
[5]唐紅兵.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創新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模式[J].文學教育(中),2013,(11).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arty Activities of“Post-95”Student Party Members
GAO Shan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Shanghai Dian 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For“post-95”students with distinctive personality,effective Party activ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giving full play to students'expertise and advantage,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umanistic care and respect tolerance,and creating a service type party organization activities.Doing a good job in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the content,form and method of Party activities to truly stimulate students'growth,development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post-95”college students;branch activities;innovation;education
D267.6
A
2095-980X(2017)01-0230-02
2017-01-07
高杉,碩士,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