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婷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社會熱點融入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探析
——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王兆婷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思政理論課從2012級學生開始,就提出將社會熱點問題融入思政課教學中,思政課教師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改革考核方式,從而實現高職思政課課堂教學改革的創新。這既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需要,又符合高職大學生自身特點的要求,也是當前思想政治課自身教學改革所需。
社會熱點;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理論課”)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養高職大學生成為德才兼備、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一門重要課程。然而,目前思政理論課的總體教學效果仍然不太理想,課堂教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沒有充分發揮。針對這一問題,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從2012級學生開始,將時政要聞、社會熱點融入思政理論課教學全過程中,把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高職大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熱點融合,使思政理論課更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已取得一定成效。
(1)社會熱點的含義及其特征。而今社會熱點的含義在學術界沒有統一說法。一般定義為,被社會群體普遍關注和熱烈討論的、且在一段時空范圍內出現的國內外重大事件或者焦點問題。社會熱點主要具有以下特征:①時代性。社會熱點將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眾的關注而變化,從而產生熱點問題的更替,所以它是時代的產物。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會產生新一批的社會熱點問題來反映這一時期的最新趨勢與動向,所以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②復雜性。社會特點是由多個不同問題組成的多面體,根據其關注度不同可分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民生等方面,但這些方面都是普遍聯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大學生就業屬于社會問題,但就業與經濟有聯系,就業往往就是觀察經濟發展情況的晴雨表,而就業在某種程度還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就是社會熱點問題的復雜性;③可導性。由于社會熱點通常是指某一時期社會大眾廣泛關注的核心所在,加之現在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使社會熱點對高職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正確引導,就會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反之,就有可能對社會和本人造成危害。
可見,社會熱點本身就擁有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有些甚至成為了思政理論課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它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到教育、醫療、就業、食品安全、生態環境和反腐等方方面面,這些內容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因此,把社會熱點中的思政教育資源融入到思政理論課教學中去,有效整合教材內容,使高職大學生對社會熱點的關注由感性情緒轉向理性分析非常重要。這對于搞好思政課教學具有極大的必要性,有助于高職大學生正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社會主義法律和道德,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高職學生中獲得最大限度地認同。
(2)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必要性。①適合當前時代發展和高職大學生身心成長的需要。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高職思政課擔負著對大學生進行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主要內容的意識形態宣傳教育的重任,這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期,新舊體制的摩擦,使不同思想觀念之間發生沖撞、各種利益矛盾突顯,社會公眾對熱點事件的關注度也前所未有的高。而95后高職大學生往往思想靈敏、自我意識較強,他們接受社會資訊的渠道眾多,也頗為關心自己的前程和國家的命運,但是個人閱歷淺、思想不夠成熟,又在利益問題上比較急功近利,更為關注自我價值、物質價值;②適合高職思政理論課特點的要求。思政課內容龐雜,理論性很強,大多是綱領性的文件,缺少具體生動的事例,又都是絕對正確的。教師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往往形成了“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對這些內容傾聽、理解并接受。從教學對象來看,大部分錄取到高職院校的都是第四批次的學生,他們本身底子不是很好,基礎課比較薄弱,學習能力和行為習慣欠佳,思政課的這些特點致使學生缺乏課堂興趣,有的直接把思政理論課教學過程當作政治宣傳,甚至還產生質疑心。這就很難將思政理論更好地傳遞給學生,嚴重制約了高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從社會熱點中提煉出思政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成為思政理論課課堂教學的一劑良藥,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有效載體;③適合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需要。少數高職學生認為,只有專業課才是重點,這與他們未來的就業直接相關,而思政理論課與他們的專業素質培養沒有多大關系。加上現有的高職思政理論課教材內容枯燥乏味,不如專業課有那么強的實操性和技術性,和本科相同,因而他們普遍學習積極性不高。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思政理論課改革就要探索新的路徑,將高職生的興趣關注點提起來,把他們所關注的社會熱點融入思政理論課課堂中,將教材中的理論內容與生活現實結合起來。
要解決當前思政課教學中的困惑,個人認為,就是要綜合考慮高職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價值取向、目標追求等因素,將社會熱點融入到思政課教學的全過程中,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實踐教學等環節,才能有效擺脫目前高職思政課教學面臨的困局,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文章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兩門主干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為例來分析。
(1)社會熱點融入思政課教學內容。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針對受關注度高、內容復雜、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重大熱門話題,不宜將其歸于某一點或者某一方面的教學內容,而應以社會熱點為主題,把思政理論課各門課程的內容整合起來一起進行專題式教學。例如老師在講授“中國夢”這個熱點問題時,可以整合“基礎”和“概論”這兩門課程的相關內容,從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建設與改革與實現中國夢之間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道路、制度對實現中國夢的意義這兩方面向學生講授,進而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方向,引導大學生自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振興和人民幸福安康的中國夢而奮斗。二是針對單一的社會熱點問題,可以按照其內容歸類到思政課教學內容中的某個方面或某個點。例如“動車上該不該讓座”這一問題,可以在“基礎”課中的權利與道德部分講授;就業問題、養老與醫療保險問題等,可以歸于“概論”課中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部分講授。
(2)社會熱點融入思政課教學方法創新。雖然高職學生也比較關注社會熱點,但課堂缺乏吸引力,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學方式方法陳舊。因此,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們群策群力,在教學方法上非常注重創新,開展“大班授課、小班研討”分層化教學改革,采用啟發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方法,就一些重大社會熱點問題結合課程內容,引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說一說個人觀點,教師有針對性地適當加以引導。而課前5min新聞速遞和歌頌紅色歌曲是該校思政課教學方法創新的兩大亮點。比如“概論”課上,每次課前5min,由學生來播報最近一周具有典型代表的新聞,并結合教材相關內容加以評論,再由老師來點評、評分,分數納入該學生期末考試的成績中。這種堅持追蹤熱點、讓學生參與教學,老師點評的課堂教學創新,既提升了高職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明確人生方向,又提高了國家認同感,培養全球意識和開放心態,一起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努力。
(3)社會熱點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學院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專門成立了“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指導中心”,統一負責實踐教學方案制定、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實踐指導教師的安排組織與保障措施的落實,又分別從“概論”課4學分中劃出1學分、“基礎”課3學分中劃出1學分,用于社會實踐教學。近年來又圍繞社會熱點組織大學生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校內外實踐活動。具體做法是:在校內,由思政課教師指導學生社團,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讀書會、反邪教協會等,開展社會熱點問題調研比賽、時政評論員大賽等,編印思政實踐教學優秀成果集。在校外,組織學生通過暑期實踐、社會調研、參觀訪問、志愿服務等形式,加強對高職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
(1)精選歸類社會熱點。社會熱點融入思政理論課首先要選好社會熱點,教師需要做好三件事:①隨時關注時事新聞及其熱點評論,將其進行整理分類;②思政課教師在每學期初,通過課堂調查、網絡征集等方式,初步了解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及“想聽”的問題,結合學生專業特點來“量身定制”教學內容;③舉行集體備課,發揮思政理論課教師的集體智慧,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關注點來選定社會熱點,將熱點事件與思政理論課教材內容整合起來。
(2)精心設置討論的問題。思政理論課教師在進行熱點問題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問題引導,所設置的問題不能雜亂無章,要有一定啟發性,既與思政課內容知識體系有關,又要符合高職學生的年齡和興趣點。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廣泛關注與討論,提升高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
(3)做好期末總結評價。社會熱點教學最關鍵一環,是在學生講了之后,教師要及時跟進,將學生的分析進行總結、評價。以此達到三個目的:一是整理該熱點問題所涉及到的思政理論知識體系,保證思政理論課教學的完整性;二是有針對性地回應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為學生解答疑惑,消除疑惑,從而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三是通過評價學生在本次熱點評論中的不足之處與成功之處,對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以鼓勵該學生下次更好地參與社會熱點問題的學習與討論。
[1]林興龍.社會熱點問題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途徑分析[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3).
[2]張守龍,徐生.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思政課案例教學研究[J].隴東學院學報,2014,(1).
[3]黃振宣,唐愛瓊.社會熱點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與社會,2009,(12).
[4]何軍明.社會熱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機制構建研究[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10).
[5]譚希培.大學生思想熱點問題導向——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教學的一條途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1).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網絡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社會心態影響及對策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Y201636659,主持人:王兆婷)。
王兆婷(1979-),女,浙江杭州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