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旭良
摘 要:近年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攝影技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攝影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它不僅改變了現有的文化現象、豐富了文化內涵,同時還對商業、新聞等領域產生了推動作用,對社會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攝影技術的發展對當代社會產生的作用進行分析與研究,從而促進我國攝影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攝影技術;當代社會;分析研究
0 引言
在21世紀,攝影是人們十分熟悉的技術,它不僅可以真實地記錄人的生命歷程,同時還能夠伴隨人的一生。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攝影技術也隨之不斷進步,并且其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比如新聞攝影、商業攝影群眾攝影等。并且,由于移動終端的普及,攝影技術不再僅是少數人掌握的技能,而是不斷朝著社會化的方向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從而使人們更加熱愛生活。
1 攝影技術的發展
1838年,攝影技術誕生,其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以及強烈的反響。當時,人們對這個新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致力于完善和改進攝影方法。就攝影技術的誕生過程而言,達蓋爾創立的銀版攝影法對于攝影技術的誕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攝影技術進一步發展后,達蓋爾的攝影模式就被時代無情地拋棄了,究其原因就是該攝影模式的成本相對較高,并且復制困難。
在攝影技術誕生一個月之后,該技術就傳入了美國,到了1838年底,攝影技術風靡歐洲,成了人們新的寵兒。由此可見,攝影技術在誕生伊始就已經具有一定的國際性。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攝影技術隨著英國的戰艦來到了中國,并迅速傳播,使得當時發展相對落后的亞洲國家也開始使用攝影技術。此后,1842年,光學玻璃在法國問世,從而解決了攝影鏡頭精準度的問題,并且成為攝影技術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一環。[1]
2 攝影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的推動作用
2.1 新聞攝影技術對社會的引導作用
(1)數字化技術的攝影設備對各種新聞題材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新聞媒體已經成為人們了解事件發展的主要途徑,而攝影技術的應用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且由于數字化攝影技術的不同,在新聞中的作用也不同。與此同時,新聞媒體還可以應用新聞攝影為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溝通交流搭建平臺,從而間接引導社會輿論的方向。在數字化技術的攝影設備中,鏡頭對于相機的拍攝效果具有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為通光量、焦距或者是取景范圍都需要依賴于鏡頭焦距的長短。比如廣角鏡頭適用于大場面的拍攝;魚眼鏡頭適用于戲劇性事件的拍攝;中距離鏡頭適用于人像的拍攝等等。
(2)正確把握輿論導向。攝影技術是記者必備的一項專業技能,記者拍攝的影像就像是一把槍,可以直指人心。新聞圖片是一種最直接、最形象、最客觀的報道形式,并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新聞圖片這種報道形式受到人們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與喜愛。同時,視覺文化逐漸興起,讀圖時代來臨,一張新聞圖片可以引起無數的討論,為此,新聞工作者就需要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確保新聞圖片的真實性,從而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促使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2]
2.2 商業攝影技術對商品的推廣作用
(1)商業攝影技術傳遞商品信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商品種類也不斷增多,并且廣告已經成為傳遞商品信息的主要途徑。因此,為了不斷增加商品的銷售量,攝影師開始不斷創新拍攝手法,利用攝影技術將商品的細節充分展示在人們面前,以此來實現傳遞商品信息的目的。在拍攝商品的時候,攝影師通常會選用三種相機,分別是大畫幅相機、中畫幅相機以及小畫幅相機,攝影師需要根據拍攝商品的不同,選用不同的相機,從而突出商品的細節信息,提高商品在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力。[3]
(2)商業攝影技術擴大產品銷售。在商業攝影中,為了提高商品的核心競爭力,攝影師通常運用一系列的攝影技術,表現商品的特點,以此來激發人們的購買欲望,從而擴大產品的銷售。首先,攝影師可以利用光線的明暗,突出商品主題,利用人們的視覺差異,刻畫出商品的質感;其次,控制好曝光以及景深,為人們帶來一幅意境悠長的圖像。商業攝影技術的應用,離不開人們對商品的認知,因此攝影師不應只專注于商品的拍攝,還要分析人們的心理,從而使拍攝的商品擁有靈魂,這對于促進商品的銷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3 群眾攝影技術對文化的傳播作用
(1)群眾攝影技術豐富了大眾生活。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移動終端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與普及,同時群眾攝影技術也不斷更新,利用互聯網分享圖片信息,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對于我國群眾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智能手機中的相機功能基本滿足了人們日常的攝影要求,比如人們可以在旅游、聚餐等活動中,利用手中的智能手機進行拍照留念,并通過互聯網進行實時分享。此外,還有自拍這種方式,它可以讓人們充分地表現自我,從而充實人們的生活。由此可見,群眾攝影技術不僅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還能夠豐富大眾生活。[4]
(2)群眾攝影技術提升了大眾的品位。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攝影技術逐漸朝著“傻瓜化”的方向發展,因此攝影技術已經不再是只有少數人可以掌握的技術。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時代精神,還是民族精神,都可以體現在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因此攝影師就需要尊重人們。由此可見,群眾文化的發展需要攝影藝術作為載體,同時攝影藝術的提升也離不開群眾的襯托。但是隨著群眾攝影技術的普及,攝影作品的質量卻在不斷下降,并且有些人過于重視攝影器材的使用,而忽略了攝影內容的選取,這對我國群眾攝影技術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攝影技術就需要與時代的發展相統一,將“通俗”與“高雅”緊密結合,以此來不斷提升大眾品位,促進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
3 結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攝影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并且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比如商業領域、新聞領域等,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就應明確攝影技術的重要性,以此來豐富大眾生活、提升大眾品位,從而促進社會持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鄒京姝.中國當代油畫中攝影圖像元素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
[2] 呂珍.論紀實攝影的主觀性與客觀性[D].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3.
[3] 石玉.中國后現代主義影視的攝影語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
[4] 董藝婷.攝影技術的發展及對當代社會的作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