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先超 李曉琴
摘要:互動式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自動學習。在高校語言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引入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闡述了互動式教學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高校語言教學 互動式 運用
學者們把采用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稱為互動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自動學習。在高校語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改變教師講課、學生被動聽課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把單向的課堂交流方式轉變?yōu)殡p向課堂交流。這樣,能有效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互動式教學在語言教學中的優(yōu)勢
在教學《特殊用途英語》和《大學英語》兩門課程時,筆者實施了互動式教學,總體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下面,筆者總結了在高校語言教學中運用互動式教學的優(yōu)勢。
1.互動式教學符合語言學習規(guī)律
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就是交流,互動式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與之契合。通過實施互動式教學,語言教學課堂從教師“一言堂”轉變?yōu)閹熒g、同學間、小組間的互動課堂。如在口語訓練中運用了互動式教學,主動參與訓練的學生明顯增多。許多學生在小組討論后,紛紛踴躍地走向講臺,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這樣,學生既能充分展示學習成果,又能實現自我價值,獲得教師和同學的認可,最終通過不斷互動、交流,完成了預先制訂的學習目標。
2.互動式教學有利于教師有效實施教學
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互動式課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序組織開展學生間或師生間的互動,完成學習計劃;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應布置課后任務,并及時跟蹤與評價學生的完成情況,同時反思教學,改進和完善后續(xù)教學。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營造活躍、有趣的課堂環(huán)境,采取多樣化的互動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在語言教學課堂中,教師可采用口語報告、分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課堂辯論等多種形式開展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和相互啟發(fā),最終實現教學相長。
3.互動式教學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
互動式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它是一個由任務驅動的課堂,學生應自覺地、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互動式課堂中,而教師則由傳統(tǒng)的講授者角色轉變?yōu)檎n堂的引導者、幫助者和咨詢者。學生或者小組在接到學習任務后,從中主動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則以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最大變化是學生分小組進行學習,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中。學生在小組中互相討論、分享、思維碰撞后,自然而然地就能提高自我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互動式教學在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語言教學互動過程中,筆者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思考與改善。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的一些教學任務具有一定難度或者提出的問題對學生來講較為陌生,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明顯不高。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教師一定要發(fā)揮主導作用,盡可能地引導和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學生的語言水平參差不齊,這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適當考慮教學內容的難度,盡量照顧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接受程度。
互動式教學打破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激發(fā)了學生語言學習的興趣。高校獨立學院是培養(yǎng)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的基地,語言教學更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寫作等方面的應用能力。因此,在高校語言教學中引入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勢在必行。
總而言之,高校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摸索與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馬冬麗.大學英語課堂溝通式互動實施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2]沈思義.當代教學方法[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89.
(作者單位: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