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業
【內容摘要】關鍵詞是提煉教材的重要策略,也是學生借助關鍵詞有效展開的重要節點。在思想品德課堂運用關鍵詞教學法能提升學習效率,使學生借關鍵詞更好地理清教材結構,找到學習的突破口。初三思想品德課堂如何有效運用關鍵詞教學法?本文從借關鍵詞助理清結構,借關鍵詞助理解重點,借關鍵詞助綜合探究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關鍵詞教學法 理清結構 理解重點 綜合探究
思想品德是一門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學科,它對發展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有著重要作用。蘇教版初三思想品德教材對引導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必須理解的知識點比較多,關鍵詞能幫助學生快速找到知識探究的突破口,并借關鍵詞串聯起知識脈絡,達到以點帶面的突破,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借關鍵詞助理清結構,釋放以點帶面的魅力
蘇教版初三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定的主題,關鍵詞能串聯起每個單元的知識脈絡,形成一個個節點,將節點串聯起來,就能實現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以關鍵詞為突破點,有效引導學生理清教材結構。
1.運用通俗易懂的關鍵詞,助力學生理清脈絡
蘇教版教材設計頗有特點,它以單元、課、框題的形式將相關內容組合在一起,從這些單元歸納上,可以很輕松地提煉出關鍵詞。如蘇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一單元是“成長在社會”,通過前面開篇的總結詞,學生大致能了解整個課題講了哪些主要內容。
2.借關鍵詞之間的聯系,理性理解知識
在理解教材時,關鍵詞并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聯系的,這也是關鍵詞教學法的價值所在。還以“成長在社會”這個課題為例:“我們的社會面臨了哪些問題”、“人類社會的含義”、“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青少年為什么關心社會”以及“青少年如何關心社會”這幾個命題有著怎樣的聯系?學生必須結合當前的社會,結合教材所闡述的觀點進行理解,于是,學習思路呈現出了社會當前的問題,然后再深入理解這個社會有著怎樣的特點,最后闡述學生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學生的思維是漸進性的,而關鍵詞容易幫助學生串聯起知識的脈絡,使教材更簡潔,學生的思路更理性。
二、借關鍵詞助理解重點,釋放以點帶面的魅力
1.理清知識點,找到知識之間的聯系
蘇教版教材包含的知識點比較多,有些知識點表面上看沒有聯系,但如果深入研究,容易發現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將所有的知識點進行分類,并且用關鍵詞概括出來,是關鍵詞教學的核心思想。例如,像文化交流與國際化這兩個關鍵詞,能結合為一條知識線,國際化的到來,讓不同國家、不同種族間的交流變得十分便捷,商品的流動,人才的往來都可輕松完成。但是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又會帶來哪些問題呢?這就可以將“各地文化差異”這個課題融入進來。內容相對較少或簡單的關鍵詞,則可以在講評課上以知識聯想的方式進行。對相關內容比較多或者是比較復雜的關鍵詞,建議學生通過專題復習的方式來進行。
2.用“串珍珠”的復習方式,釋放關鍵詞作用
當知識的框架梳理到一定程度時,就要像“串珍珠”一樣將所學知識串聯起來,即以提煉關鍵詞為要點,結合實際課題內容進行專門復習。例如,做守法公民,與之相關的知識點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式復習,就像數學概念“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一樣,通過一個關鍵詞,想起一條理論概念,而通過這條理論概念,則能想起一個章節內容,通過這個章節內容,對整個知識內容進行補充。
三、借關鍵詞助綜合探究,釋放以點帶面的魅力
關鍵詞為學生的高效學習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學生在運用關鍵詞進行學習時,首先要做的是在記憶中搜尋與之相關的知識點。如何準確尋找?關鍵詞隱藏點的挖掘特別重要,假如題目要求“青少年為什么關心社會?”關鍵詞就是“社會”“青少年”,有了關鍵詞,學生容易順藤摸瓜,將記憶中的那一章節內容快速找出,從而提升理解效果。當然,在答題過程中,也有可能遇到一些不容易尋找關鍵詞的題目,像“青少年如何重視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保障自己在社會中的合法權益”的題目,關鍵詞就不太好尋找了,它需要學生對題目有著較強的分析能力,“重視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指的是青少年和社會的關系,“保障自己在社會中的合法權益”則是法律保護,通過這樣的二次搜索,使學生有精準找到關鍵詞的能力。用關鍵詞建設框架,學生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框架中,要對所掌握的內容有著清晰的認知,不只是記憶上的背誦。運用關鍵詞來分析題目,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關鍵詞的分析、搜索以及匹配,快速高效的找到與題目相關的知識點,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正確率。
總之,關鍵詞為學生理解思想品德內容提供了一個切入點,使學生面對內容復雜的教材是能找到理清知識脈絡的節點,將節點串聯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大的知識框架,然后結合知識框架再展開學習就能將知識點放大,有助于學生理清知識脈絡,釋放以點帶面的魅力,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侯文強. 對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 新課程(教研),2011(06).
[2] 孫紅梅. 九年級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 蘇州大學,2011.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長春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