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兵
【內容摘要】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是生命之源。在九年義務教育中,體育課是必不可少的學科之一。學生在學習其他課程的時候,體育課讓他們明白身體素質也是重中之重,學習與加強身體素質鍛煉的結合,讓學生受益匪淺。其中,體育課上就學習了立定跳遠這一體育項目。怎樣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提高立定跳遠練習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體育 立定跳遠 掌握技巧 注意細節
學生學習立定跳遠時,“一躍千里”是所有學生想要達到的一種跳遠效果,雖然有些夸張,但想要很好的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達到立定跳遠的項目測試要求還是能做到的。這就需要學生掌握立定跳遠各個動作的要領,多加練習,才能做到“一躍千里”
一、雙腳站立,擺動雙臂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學習體育項目時,準備動作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完成好這個項目的大前提,所以在練習立定跳遠時,我們也要把準備動作做好。
在一次體育教學中,上課伊始,學生在得知學習立定跳遠時都很興奮,由于立定跳遠只需要合適的場地,而不需要過多的輔助器材,在我把學生帶到指定場地之后,學生就三五成群迫不及待的提前試跳,試跳了幾次之后,有些學生垂頭喪氣的來問我為什么他跳不遠。其實可想而知,他們在不知道跳遠技巧的時候,就開始盲目的起跳,肯定不會達到理想的結果。這時,我把學生集合起來,告訴他們:“在立定跳遠之前是有準備動作的,我們只有掌握了跳遠之前的準備動作,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跳遠距離。首先我們要用自己的雙腳穩穩地站在起跳線前,站穩了才能讓我們腳下有力,因為力是相互的,在起跳的時候我們的腳向下用力,而地面同時也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向上的力,這樣會幫助我們跳的更遠。在站穩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同時擺動雙臂,速度適中,勻速擺動幾次之后,會讓我們的身體產生一種慣性,這樣跳起來就借用了各方面的力,才能跳得更遠。”在講完要領之后,學生又各自分散,按照我講的要領練習了幾次,這次的效果果然比剛開始練習時要好。
雙腳站立,擺動雙臂,是練習立定跳遠前的準備動作,這個動作會讓學生在跳的過程中受到身體和雙臂的慣性,同時把各方面的力量結合到自身,用外界的力量幫助學生起跳,才能在立定跳遠中跳得成績更好一些。
二、調整呼吸,身體前傾
在學生利用了來自各種外部力量之后,學生也要把自我調整好。因為做立定跳遠這個動作的本身畢竟是學生自己,所以學生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呼吸和身體狀態,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授課當中,我找來兩位學生做了一次實驗。第一個學生讓他掌握了呼吸和身體前傾的重要性。因為呼吸和擺臂是同時進行的,所以我們就需要在擺臂的同時,調整好自己的呼吸,讓呼吸配合擺臂,而最重要的是在起跳時,要憋住氣息,做到氣沉丹田,一鼓作氣,利用慣性向前跳躍。而說到慣性,身體自身也有慣性,那就是讓我們的身體稍稍前傾,在前傾的同時,一定要保持平衡,用自己的前腳掌抓地,這樣我們的重心會隨著身體前移,雖然身體的重心前移的不是很大,但卻非常重要,為我們的起跳創造了條件。我找來的另一位學生,讓他身體筆直地站立,不用擺臂,也不用調整呼吸,跟我們平時理解的立定跳遠一樣起跳,不用技巧。這樣。兩位學生經過起跳、騰空、落地之后,實驗結果很明顯。
這個實驗讓學生了解到:想要把立定跳遠跳得更好,必須要掌握其中的技巧,把跳躍和技巧結合在一起,利用自身和周圍的一切力量和因素,讓自己跳得更遠。
三、用力擺蹬,注意角度
掌握好跳前的準備技巧之后,就是學生奮起一跳的時刻了,而這一跳也是有技巧的。學生只需要把跳躍技巧多加練習,就會幫助他們在立定跳遠中跳得更遠。而這個跳躍技巧就是在跳的過程當中用力擺蹬,并且注意跳躍的角度。
在體育授課時,學生在掌握了之前的起跳技巧之后,覺得自己已經完全學會了立定跳遠,所以我就帶著所有的學生進行了一場立定跳遠的測試,成績還可以,但是我對學生說:“老師還有一個技巧,學會這個技巧之后,會讓你們的成績更好。”學生們都非常好奇這一技巧到底是什么?其實,立定跳遠不僅需要掌握前期準備動作的技巧,同樣在跳躍過程當中也是需要技巧的。在跳躍時,我們需要調動身體和肢體,手和腳同時配合,用力的擺蹬,而在跳躍前,我們就應該在自己心中定好跳躍目標,在跳躍過程中注意角度,這樣才能讓我們跳得更好,再一次提高自己的跳遠成績。
立定跳遠時,學生需要掌握每個步驟的技巧,無論是起跳前還是起跳后,都要不落一個動作的完成,這才算真正的掌握了立定跳遠的技巧,標準的完成了立定跳遠項目。
總之,立定跳遠這個項目是初中學生在中考測試中的必考項目,看似簡單的一跳,其中包含了許多的技巧和細節,這就需要學生認真的學習,掌握技巧,并且在學會的基礎上多加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按照要領練習,提升自己在立定跳遠練習的有效性,才能讓自己真正的學會立定跳遠。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國際學校)